《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344考研大纲精华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344考研大纲精华整理.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风景园林学基本定义及理论框架结构定义: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园林学的性质范围 园林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发展,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大。对园林的研究是从记叙园林景物开始的,随后发展到从艺术方面探讨造园理论和手法,或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逐步形成传统园林学科。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出现了公园。先是开放王公贵族的宫苑供公众使用;后来研究和建设为公众服务的各种类型的公园、绿地等。 随着人对自然依存关系的再认识和环境科学、城市生态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步理解到人类不仅
2、需要维护居住环境、城市的良好景观和生态平衡。而且一切活动都应该避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园林学的研究范围随之扩展大到探讨区域的以至国土的景观规划问题层次2.东西方国家风景园林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世界园林的三大系统发源地中国、西亚、希腊,相应形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西亚园林和欧洲园林。一、 园林学在中国的发展 1公园前11世纪,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西周的灵囿。囿:中国古代利用天然山水林木进行加工、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 2 秦汉时期“建筑宫苑”面积大,方圆数百里。保留了囿的狩猎游乐内容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群,宫中有苑、苑中有宫。 3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产生社会
3、动乱,士大夫为避世事纷扰而寄情山水,造园思想追求自然情致大量涌现出私家园林,从利用自然环境到模拟自然环境。筑山造洞和植物栽培的技术有较大的发展 4 唐宋时期“写意山水园”产生山水诗、山水画臻于成熟。从单纯模拟自然到在较小的境域内体现出山水的主要特点,追求诗情画意。有些文学作品提到了造园理论和布局手法,王维辋川集,宋代开始有了详细评论名园的专文,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5明清时期明代已有专业的园林匠师。 【明】计成园冶,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传统园林艺术和园林工程的专著,主旨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虽有人做,宛自天开” 【明末】文震亨长物志 【明末清初】李渔闲情偶寄又名一家言明清时期
4、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到顶峰的时代,中国园林的基本类型都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并在总体布局、组织空间、建筑风格上各具特色。北京是皇家园林的集中地,规模宏大;江南是私家园林的集中地,秀丽淡雅;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了岭南园林,轻盈畅朗。 6鸦片战争后,1868年英国殖民者在上海租界建外滩公园,西方造园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园林观产生很大冲击。 7建国以来,园林学的研究范围,从传统园林学扩大到城市绿化领域,又进一步扩大到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开发和设计领域。 8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造园专业,1956年后,该专业调整至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二
5、、园林学在西方的发展1.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祭祀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规划,有规则式水池和整齐栽植的树木。西亚的亚述有猎园,后来演变为游乐的林园。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口上的水池为中心,后来被阿拉伯人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2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柱廊园,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和亚述园林的布局特点,发展成山庄园林。3. 中世纪,欧洲修道院中建有庭园,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有药圃、果园、菜圃、鱼池和供游憩的场地等4.文艺复兴时期(十五十八世纪)意大利别墅园(台地园),布局以别墅为主体,利用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布置灌木并修剪成图案型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理水手法
6、(流泉、喷泉、瀑布等)外围是长有茂密树木的林园。5.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著作论造园艺术。17世纪下半叶,勒诺特尔提出“强迫自然接受均匀的法则”主持设计了凡尔赛宫,平地上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规整对称,宏伟华丽。6.18世纪英国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恢复传统自然草地和树丛的布局手法,产生了自然风景园。申斯通在造园艺术断想中首次使用“landscape gardening”的概念。自然风景园的提倡者:布里齐曼、肯特、布朗718世纪中叶,钱伯斯主张引入中国的园林建筑小品,18世纪末英雷普顿认为自然风景园不应该任其自然,而要加工。1841年美唐宁写成风景造园理论与实践概要一书。8
7、. 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最先开放贵族私园,随后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效仿。1858年美奥姆斯特德主持建设纽约中央公园(助手沃克斯),创造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和landscape architect”的概念。9.1901年,美国哈佛大学创立风景园林系3、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与形象特点 背这个:“亭廊台榭亭,堂轩馆楼阁,斋室桥舫塔”1亭: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无论山岭水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等;按照屋顶形式则有攒尖亭、歇山亭;按位置可分为:桥、路、井、廊亭等。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
8、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2廊: 有覆盖的通道称为廊。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狭长而通畅能促人产生某种期待和寻求的情绪,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目的;弯曲而通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此外,廊柱还可以起到框景的作用。3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有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宴请之用、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4厅: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员精华,众景汇聚之地。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从厅北望是全园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
9、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多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开设门窗。5榭:常在水边、溪畔建造,借以成景。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6阁:是私家园林中较高的建筑,共有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通透,可以四面观景。7舫:在水边或水中的船型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为二层楼房,供登高眺望。由于舫不能动,所以又称为不系舟。舫在水里,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
10、有荡漾于水中的感觉。4.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体系与职业领域研究内容 :从园林学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与环境规划三个层次。 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 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其中包括指导公园、街道绿化等绿化建设。 大地景观与环境规划:它是当前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11、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步骤包括:自然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保护或开发的原则、政策的制定;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学科体系:园林学是包涵游憩空间营造、生态保护和艺术创作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大致横跨于生物学、工程学和艺术学三大学科之间。具体包括 A园林科学:景观生态、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树木与土壤等 B园林营造: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同传统园林学 C园林经营:圆领养护、园林管理、园林产业、景观保护等职业领域:园林景观设计,进入设计公司、设计院等园林工程施工,进入园林工程公司或园林局单位园林植物研
12、究,进入科研机构或院校5.园林艺术风格流派与风景园林地方特色具有某种风格特征的一系列园林作品和代表人物,通常就会形成流派1日式风格的园林庭院面积虽小,但相当别致,将写意的造景手法发展到极致。枯山水庭园在粗砂上铺设石径,沿枯山水意向的河岸散置山石,并配置石灯笼和枝条优美的小树。景观小品石灯笼、洗手钵植物配置将樱花、黑松、槭树等修建成别具一格的观赏树。2.欧式园林意大利台地园 依山势而建,在建筑前延中轴线开辟层层台地,分别配以平台、水池、雕塑等。中轴线两侧栽植高大的常绿植物如黄杨、杉树等,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法国勒诺特式园林 平地上按中轴线对称的规则布局,规模宏大,整体壮观。按图案来布置刺绣花坛
13、,形成与宏伟建筑相匹配的整体构图效果。水景以静水景观为主,通过倒影反射效果使其魅力倍增。英国自然式风景园 自然树丛和草地,讲究借景、园林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并注重花卉的应用,表现出花园或某种花卉为主题的专类园,如玫瑰园、百合园。建筑服从自然环境,不占支配地位。各种不同类型的园林风格结合自身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形成地方特色。1上海 “海派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巧妙借鉴东西方园林的风格和特长,加以融合贯通,其整体感强、气势大,注重地方特色、季相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极力倡导生态园林。在规划设计上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形式构图 以现代西方园林形式为主,多元化园林形式 地形创作 上海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
14、,地形起伏不大,创作地形时,低者为河,高者为山丘,山不在高,贵在分割空间高低有致;水不在深,应当追求动静结合,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 树种配置 亚热带季风气候,以阔叶林为主,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体现季相变化。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宜当地环境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建筑小品 造型轻巧,形式现代,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及光声电新技术 空间利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停车场、购物商场、轨道交通。地上覆土建造大型园林 特色绿化 垂直绿化,高架桥路两侧的悬挂绿化;道路栏杆绿化,实施破墙透绿2广州植物造景四季花朝 终年常绿、高大挺拔、繁华如云的亚热带植物所表现的南国情调园林建筑轻盈畅朗 平面上自由活泼、曲折变化;
15、立面上简洁通透、高低错落;色彩上清新明快、淡雅别致;装修上工艺精湛、诗情画意。注重水景自然布局 大多数公园以水面作为全园景点的布局中心园中园景观荟萃 园中园是一些主要的景点建筑用院落式布局,形成相对独立的景区,当中穿插若干庭园,大园中套小园,小园又景色不同,情趣各异,全园景观得以丰富灰塑与水泥塑造景 传统园林多采用英石、锦川石等叠山立石,现代改用水泥塑山,其优点是造价低、自重轻,造型自由度大。6.城市化与园林化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基本概念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产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园林化:通过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途径,提高城市的
16、生态化水平,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相互关系 城市化是园林化的物质基础,园林化是城市化的必然发展。中国社会小康时代的生活型城市,建设目标定位于“适宜创业与居住”,要努力营造高效、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并为向生态城市过度预留必要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城市园林化就成为这一阶段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关键是在于营造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具体操作可以落实到四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和自然空间系统,为城市生态平衡提供基本的保障。建立清洁生产的物流系统,尽量减少对自然的迫害,减轻自然生态恢复的压力。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建立生态产业规划、评估和监督系统。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
17、基本内容和意义定义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基本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需要反映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中绿地的分布状况、数量指标、绿地性质和各类绿地间的有机联系,而且还要体现在市域大环境下的绿化体系。就其深度而言应当具有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兼有的内容要求。具体而言,包括绿地结构、绿地分类、绿地布局、指标体系、绿化配置、绿地景观和近期建设等规划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作为一个系统的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多层次的,具体规划层次和内容如下
18、: 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化和细化,该规划不仅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还涉及详细规划层面的绿地统筹。意义 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地面积不仅总量适宜,而且布局合理,能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的绿地系统,那么这个城市绿地系统 1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维护城市生态平衡2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3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8.城市绿地分类内容与公园绿地规划基本要点分类:(细致考点,详细内容看规划书) 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
19、作用的绿地,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G11综合公园 G12社区公园 G13专类公园 G14带状公园 G15街旁绿地(绿化大于65%)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用地,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参与除个别公司股建设用地平衡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G41居住绿地 G42公共设施绿地 G43工业绿地 G44仓储绿地 G45对外交通绿地 G46道路绿地 G47市政设施绿地 G48特殊绿地公园规划要点1.测算公园绿地的合理发展规模,并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平衡。2.
20、测定公园绿地的选址。A必要性原则 B可能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3.公园绿地分类规划。 市级综合性公园、区级公园及居住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小游园)等。4.公园绿地详规导则。公园绿地选址、确定性质与规模及出入口方位、绿化指标控制、艺术风格与景观特色、近期确定建设的重点公园的绿地规划设计意向等。结合历史遗迹与滨水地区建设公园绿地和游览空间,日益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与基本程序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1 城市概况与城市绿地现在分析2 规划依据于期限、规划区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与指标3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与结构4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5 城市绿化树种规
21、划6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7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8 城市绿地分期建设规划9 规划实施措施10附录与说明材料规划编制程序一、基础资料收集 二、规划文件编制 三、规划成果审批一:1.自然条件资料 地形图 气象资料 土壤资料2.社会条件资料 城市历史、名胜古迹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财政收入及产业产值状况 城市建设现状与规划资料、用地与人口规模。3.市域绿地资料 现有各类城市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植被及建设状况 市域范围内生产绿地和防护的情况 市域范围内生态景观绿地的情况 市域范围内现有河湖水系的情况 原有绿地系统规划及其真实情况4.市区绿地资料 城市规划区内现有城市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现状 城市规划
22、区内适于绿化而不宜建筑的用地位置及面积 现有各类公园绿地的状况 现有苗圃、花圃、草圃、药圃的状况 城市环境质量与环保情况5植被物种资料 当地自然植被物种调查资料 城市规划区内古树名木 现有城市绿化应用植物 附近地区绿化应用植物 主要植物病虫害情况 引种驯化及当地园林科研进展。6.绿化管理资料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机构 从业人员状况 维护与管理情况二:1.规划文本 2.规划图件(比例尺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应图基本一致并标明风玫瑰) 3.规划说明书 4.规划附件 三:规划成果应由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经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批后颁布实施,并纳入城市整体规划。评审原则:1.城市绿地空间
23、布局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协调 2.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合理、布局科学 3.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要“生态优先” 4.注意绿化建设的分区与高效 5.强调保护和培养当地生物资源 6.依法规划与方法创新相结合 7.发扬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8.利用生态绿地系统的循环再生功能10.城市绿化常用树种生态习性与栽培特点 植物靠平时积累,考设计的同学应付考试可以选择常绿、落叶乔木各10种,灌木15种、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球根花卉、水生湿生花卉各几种(看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记住哪科、哪属,阳性还是喜阴,耐水涝还是耐干旱、观赏特点、主要识别特征等。命题老师考的简单会让你写你所在地区的植物(如北京华北地区、武汉华中
24、地区、成都西南地区、杭州华东地区、广州华南地区等),考的难的话,会直接让你写华南地区的植物。因为华南农业大学嘛考植物的同学这个算是小儿科了,在这里不多码字了。11.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及主要量化指标书上有个表,不过这里我推荐大家找数字规律来记。南北是指,城市位置在秦岭淮河线北or南 绿地率 % 绿化覆盖率 % 人均公共绿地 50万以下 南 35 40 9人口城市 北 34 38 8.550万 南 33 38 8100万 北 31 36 7.5 100万以上 南 31 36 7.5 北 29 34 7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4%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9%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以上2.城市
25、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3.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动的园林绿地4改造旧居住区绿化面积不应少于总用地面积的25%5.全是生产绿地总面积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到80%以上。6.全民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城市道路绿地率的规划指标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12.园林景观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工作要点这个园林设计-唐学
26、山 这本书上有我也不码字了。1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把握的原则1.明确的功能要求居住区的公共景观环境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儿童、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节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2.生态的设计原则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的全过程。生态性原则是根据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
27、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此外高效利用水资源,收集住区雨水作为景观用水也是生态设计的一种方法,既节能、又环保。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技术、工艺也要倡导使用,体现“设计引领生活”的思想,为创建两型社会贡献力量。3.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首先要在物理层次上,应当提供必要的设施便利,如残疾人坡道、休息设施。其次要在精神层面上体现人文关怀,如创造老人喜爱聚集的环境,让他们相互交流、娱乐、互
28、助,不感到孤独,促进邻里和谐等。4.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形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宜居、宜赏的特色居住区。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尊重传统文化,提炼传统元素。5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整体设计)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价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标准。一个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
29、过度。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一般来说,公共空间(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感动且色彩艳丽,强调有太阳的照射,体现“人看人”的乐趣。隐秘空间(入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以及必要的视线遮蔽等。14.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形式与实践要点一、规则式1.左右对称 对植:对植是将两株相同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做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在园林构图中作为配景,起陪衬和烘托主景的作用。列植:将乔木、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地种植,形成整齐、单一、气势大的景观。多用于行道树、
30、绿篱、防护林带、整形式园林的透视线、果园,有利于通风采光,便于机械化管理。三角形种植:有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形式。2.辐射对称 中心式 环形 多角形 多遍形二、自然式1孤植:选择开阔空旷地点,如大片草坪、花坛中心、道路交叉点、道路拐弯处、缓坡、湖池岸边等,突出树木的个体美。2 丛植:由二株至十多株的树木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形成整体树冠线的配置方式。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丛植主要让人欣赏组合美、整体美,不用过多考虑各单株的形状色彩。3 群植:有十多株至百株树木配置成小面积的人工群落,可以由单一树种亦可以由多个树种组成。可以做背景也可以做主景,多设置
31、于大草坪、林中空地、水中岛屿等处、群植不必一一挑选,而是使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整体,表现出群体美。4 林植:配置成更大面积的人工林,应用于工矿厂区的防护林带、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特别注意群落的生态生态关系和养护管理的要求。5 散点植: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几近均匀的的散布种植方式。有时也可以作为双株或三株从左至右,以一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强调点与点之间的动态呼应,及表现个体美又充满韵律美。三、混合式在一定单元面积上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配置方式,如在近建筑处采取规则式,远离建筑处采取自然式配置;地势平坦处为规则式,地形复杂处为自然式;草坪周围采用规则式的绿篱或树带,草
32、坪内部配置自然式树丛或散点树木。Ps:郁密度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密林;0.7-1.0 疏林:0.4-0.715.中国园林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与特点我国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几百年来各种名贵树木源源不断传入西方世界,对于世界园林建设和植物育种工作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复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水汽、热量条件不同。植物分布呈现沿海湿润地区种类多,内陆干旱地区种类少,南方温暖地区多,北方寒冷地区少。1.树木资源最丰富全球高等植物约35万种,观赏植物约3万种,常用者约6000种。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观赏植物约1万2万种,我国是多种名贵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桂花、梅花、牡丹、菊花、百合、山
33、茶、芍药、月季、玫瑰、玉兰、杜鹃和珙桐都是我国原产。2.特有科、属、种众多,且多具观赏价值我国特有植物科有银杏科、水青树科、杜仲科、昆栏树科、珙桐科等;特有的木本植物属有金钱松属、银杉属、水松属、水杉属、青檀属、梧桐属、腊梅属等。我国特有种种类更是丰富,不胜枚举。3.种质资源丰富现当今世界的现代月季、山茶花、杜鹃花,虽然品种上百逾千,但大多数都有我国植物的血缘。我国的月季花、山茶花杜鹃花在育种工作中已经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贡献。以月季为例,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已有优良名种40余个,18世纪末穿入欧洲,与当地蔷薇属反复杂交,育出了现代月季的鼻祖,风靡当时的欧洲。现代月季已有1.6万个以上品种。4.
34、观赏植物的自然种质资源破坏严重我国野生植物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但许多观赏植物资源破坏严重,一些物种濒临严重威胁,如桂花,曾广布长江以南,由于绿化、城市建设需要,大量野生桂花林遭人挖采。现仅零星存在于偏远山区。17.我国园林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1周代,灵囿中的灵台、灵沼已有明确的凿低筑高,改造地形的意图。2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人工凿山,目的是为了治理水患兴修水利。3秦汉的山水宫苑,发展成为大规模挖湖堆山的土方工程,并形成“一池三山”的传统,内在文化内涵。5宋徽宗赵佶建寿山艮岳,广集江南名石,以“花石纲”为旗号,通过运河运至汴京,有一套完整的相石、采石、运石和安石的技艺。假山工艺成为一门专门技艺,艮
35、岳的营建是由图纸到现实,现有规划设计、后有施工建设,造园工程达到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6明清造园更加成熟:以颐和园为例,结合城市水系和蓄供水功能,将原来与万寿山不相称的小水面扩展成山水相映的昆明湖,虽水位高于园外,却因施工水平高而很少渗漏;还开辟后溪绕万寿山北,功能上形成另一泄洪口,景观上也实现了山因水活、水因山而转之效果。私家园林的“花街铺地”用材低廉,结构稳定,样式多彩丰富。7理论著作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宋】李诫营造法式【明】计成园冶【明】文震亨长物志 【清】李渔一家言 【清】沈复浮生六记18.中外现代园林中常用的铺装材料如何(不要问我这个题目什么意思,我也觉得很奇怪)花岗石园路 水泥面
36、砖园路 小青砖园路 鹅卵石园路 彩色混凝土压膜园路 木铺地园路 植草砖园路 透水砖园路等19.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应注意哪些环节1选址 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城市生态公园在选址上要求更多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种类型,在网络结构中生态公园基本上属于“点”或“面”的性质,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补偿、改善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生态系统的情况,也取决于它在整个生态网络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绿地类型的相互关系。城市中有许多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关键地点(如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或者景观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生态脆弱的铭感地点、生态濒临恶化的地点),这些关键地点的生态环境对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
37、或改善具有战略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成为城市生态公园选址优先考虑的地点。城市生态公园的布局应在城市生态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给予充分考虑,并把城市生态关键地点作为重要考虑对象。2规模与功能 传统城市公园的规模与功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依据经验预先确定的。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景观的生态功能取决于尺度和分布格局,在不同尺度等级上景观生态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公园的生态功能与规模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的确立不能照搬一般城市公园的经验数据。城市生态公园设计需要正视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景观生态学研究得出满足某些特定生态目标的尺度,从而城市生态公园可以以此为基础,明确在给
38、定规模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态设计目标,或者为达到某些生态设计目标所必须的最小规模。3功能拟定 城市生态公园的功能分为两个层面:为城市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功能即生态功能;为使用者一人所提供的功能即使用功能。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活动对景观生态是一种干扰。4 观格局模式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往往是指空间格局,即缀块和其它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在小尺度上,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单元可以简化为以下几类: 或模拟可自然演替的生境,没有或极少人的活动的核心缀块; 然环境为主,容某些特定活动的缓冲缀块; 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容纳各种适宜活动的活动缀块 供人、物流和动植物流动的廊道。 城市
39、生态公园景观格局就是要研究这几类基本景观单元在空间上应该如何分布与配置才能最有利于其生态效益的实现。在具体设计中还应考虑地形变化、空间聚集性、干扰历史和其它生态学过程及其影响。景观格局模式为设计者提供概念性的空间形象分析,在此基础上,一些与生态过程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可以引入进来,从而使生态公园的“生态性”与空间格局的关系能够量化比较和权衡,为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条件。20.风景名胜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要点风景名胜区保护应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实施“综合保护,有限开发”的原则,亦即生态平衡的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首先是其“
40、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多种功能。2 综合协调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统筹考虑各种发展需求,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资源资源利用的目的。3 突出自然原则: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维护景观的地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4 环境承载力原则:承载力原则意味着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当使用强度超过某一阀值或临界值时,资源环境将失去其持续利用的可能。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要在其允许
41、的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之内,这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5 分区管理原则: 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规划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6 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遭到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一个很唱的自然恢复阶段。所以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期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Ps:在保护培育规划中,分类保护是常见的规划和管理方法。它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出相应类别的保护区。生态保护区 自然景观保护区 史迹保护区 风景恢复区 风景游览区 发展控制区旅游资源开发游赏项目组织应包括项目筛选,游赏方式、时间和空间安排,场地和游人活动等内容,并遵循以下原则:1. 应与景观特色协调,与规划目标一致;2. 权衡风景资源环境的承受力,保持永续利用;3. 符合当地用地条件、经济状况及设施水平;4. 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第 - 25 -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