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doc
《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 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度,产生于地方法制工作实践,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下文是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欢迎阅读!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明确行政执法职责、实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等规范、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的制度。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主体,是指本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
2、部门和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组织。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 第三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 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市、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依法指导和监督下级人民政府相应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由其上级部门领导,并受同级人民政府的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监察权。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
3、法制工作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实施本条例的具体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承担本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遵循职权法定、权责明确、公开公正、奖惩分明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所属部门提供保障行政执法的必要条件;行政执法经费应当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应当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二章 行政执法主体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核准和公告本级行政执法主体
4、及其职权、执法依据;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职权、执法依据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予以公告。 第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属于本单位在编在职人员; (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执法业务;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接受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并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后,方可上岗执法。 综合法律知识培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组织;专业知识培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本省行政执法证件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
5、条 行政执法主体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行政执法。 受委托实施行政执法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执法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执法;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主体实施委托执法的,应当报直接主管该行政执法主体的人民政府备案,对受委托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行政执法规范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其主要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及执法人员的职责,并根据本单位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配置,将法定职权分解到具体执法机
6、构和执法岗位。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履行法定职责,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行政不作为。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主体作出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行政执法决定前,应当告知行政执法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且给予其陈述申辩的机会;作出行政执法决定时,应当依法告知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权利、期限和途径。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亦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行政执法事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 (二)与行政执法事项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行政执法事项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 行政执法主
7、体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被申请回避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暂停参加与申请回避事项有关的行政执法工作,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法细化和量化本单位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的裁量标准,明确适用条件和决定程序,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将本单位法定的执法依据、职责、范围、标准、程序,以及委托执法事项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
8、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的相关文书、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立卷归档。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执法案卷的制作归档尚未有统一规定的,由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规范;未设省级行政执法部门的,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统一规范。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主体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报上一级行政机关备案。 较大数额罚款标准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主体之间应当相互协助;对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执法事项,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移送有管辖权
9、的机关或者组织。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执法主体之间对行政执法管辖有争议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协调决定。 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过程中产生争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协调,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处理。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和罚没物品处理制度,禁止下达罚款、收费指标。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0、,应当在发布前按照规定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载体上统一发布,未按规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 第四章 行政执法考核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对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实施评议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评议考核;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由上级部门负责对下级部门实施评议考核。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实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具体工作。 第二十六条 对行政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行政 执法 责任制 条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