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作用机制以及耐药机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抗生素作用机制以及耐药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作用机制以及耐药机制.ppt(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抗生素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第一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抗菌药物的发展简史抗菌药物的发展简史1877年年 Pasteur 和和Joubert1928年年 Fleming 发现青霉素发现青霉素1939年年 Florey和和Chain制备青霉素制备青霉素1941年青霉素治疗成功年青霉素治疗成功抗生素化疗的新纪元抗生素化疗的新纪元1935年年Domagk 第一个磺胺药进入临床试验,第一个磺胺药进入临床试验,开始现代微生物的药物治疗时代开始现代微生物的药物治疗时代第二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部位作用部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内酰胺类:如内酰胺类:如青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碳青霉烯类、单环碳青霉烯类、单环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酶内酰胺酶抑制剂、万古霉素、杆菌肽、磷霉素、异烟肼抑制剂、万古霉素、杆菌肽、磷霉素、异烟肼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多粘菌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咪唑类: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咪唑类:如酮康唑、氟康唑等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氟胞嘧
3、啶、甲硝唑、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氟胞嘧啶、甲硝唑、替硝唑类替硝唑类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利福平利福平、阿糖胞苷、新生霉素、阿糖胞苷、新生霉素、抗病毒药抗病毒药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乙胺丁醇第四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细菌的耐药性第五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概念概念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性。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表示。临床常以药
4、物的治疗浓度小于最小抑菌浓度为敏感,反之临床常以药物的治疗浓度小于最小抑菌浓度为敏感,反之为耐药。为耐药。第六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种类第七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与种属有关,主要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与种属有关,主要是缺乏药物作用的靶位,如是缺乏药物作用的靶位,如 二性霉素二性霉素B可与真菌细胞膜的固可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类结合,改变其通透性,发挥抗真菌作用。细菌醇类结合,改变其通透性,发挥抗真菌作用。细菌 细胞膜则无固细胞膜则无固醇类,故对二性霉素醇类,故对二性霉素B具有固有耐药性。具有固有耐
5、药性。革兰阴性菌因有外膜,对作用于肽聚糖类的多种药物均不敏革兰阴性菌因有外膜,对作用于肽聚糖类的多种药物均不敏感。感。(一)固有耐药性:第八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由于由于DNA的改变使其获得耐的改变使其获得耐 药性药性 原因:原因: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如链霉素的靶位是如链霉素的靶位是30S亚基上的亚基上的p12蛋白,当染色体蛋白,当染色体上上str基因突变后,基因突变后,p12蛋白构型改变,药物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蛋白构型改变,药物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药性药性 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几乎所有致病菌均有几乎所有致病菌均有耐药性质粒,可通过耐药性质粒,可通过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生素 作用 机制 以及 耐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