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保健灸课件.ppt
《第二十七章保健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七章保健灸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七章保健灸第1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旧传有人年老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则是用艾灸防病治病,延缓衰老。夷坚志载:“有步卒王起,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后被捉,临刑前告刑官曰:“每夏秋之交,即烁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第2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日本云锦随笔载:”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永代桥建成之时,邀请当时最年长的万兵卫踏桥过河,有人问其长生之术,他回答道,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足三里,始终不渝,仅此而已,其人本174岁,其妻173岁,其子153,其孙105岁。“第
2、3页,此课件共35页哦 第一节 概述一、定义 保健灸法,古称“逆灸”,针灸聚英中提到“无病而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也”,就是于无病之时在某些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上施灸,用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一种灸法。“逆灸”一词最早见于范汪方,文中记载用艾灸预防霍乱,可以“终无死忧”。第4页,此课件共35页哦二源流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记载了艾灸疗法的起源。到了唐代,已经出现了“灸师”这个专业技术职称。第5页,此课件共35页哦 明代的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记载:一论中风,但未中风时,一两日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
3、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论述了中风先兆及早用艾灸进行预防。第6页,此课件共35页哦三 理论基础 吴亦鼎神灸经纶曾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保健灸主要是通过温热效应及药物作用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脏腑功能,培补后天以滋养先天,补益精髓以助脾胃运化,阴阳调,气血行,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延缓衰老的目的。第7页,此课件共35页哦四、现在研究艾的药性分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影响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第8
4、页,此课件共35页哦保健灸的操作规范一、保健灸的制备二、保健灸的种类第9页,此课件共35页哦一、保健灸的制备(一)艾的性状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以蕲艾为上品,农历4-5月叶盛花未开时采摘。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第10页,此课件共35页哦(二)艾绒的采制本草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捡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碎,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揉烂如棉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本草衍义:干捣筛去青滓,取白,入石硫磺,为硫黄艾,疚家用。第11页,此课件共35页哦根据临床的需要,常分为三种规格,小炷如麦粒大,中炷如半截枣核大,大炷
5、如半截橄榄大。一般临床常用中型艾炷,炷高1cm,炷底直径约0.8cm,可燃烧3-5min。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为艾炷。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第12页,此课件共35页哦二、保健灸的种类(一)艾炷灸 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第13页,此课件共35页哦1、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救的方法,成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1)非化脓灸:又称无瘢痕灸,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更换
6、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为度。因其不留瘢痕,易为患者接受。本法适用于虚寒轻证。第14页,此课件共35页哦(2)化脓灸:又称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操作方法:体位的选择和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故要特别注意体位的选取,要求体位平正、舒适。艾炷的安放和点火: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除单纯采用细艾绒外,也可在艾绒中加入一些芳香性经末,如丁香、肉桂等,有利
7、于热力的渗透。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后,用线香将之点燃。每灸完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复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壮。敷贴药膏: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穴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日换贴一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第15页,此课件共35页哦2、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因其衬隔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第16页,此课件共35页哦(1)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
8、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或在姜片下衬一些纸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本法简便易行,一般不会引起烫伤,临床应用较广。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痹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第17页,此课件共35页哦(2)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故应注意防护。大蒜味辛,性温。有解毒,健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十七 保健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