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ppt
《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ppt(1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学批评史唐宋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 隋唐五代文论的总特点隋隋唐唐宋宋元元时时期期,是是中中国国古古代代文文学学理理论批评继续发展的时期。论批评继续发展的时期。隋隋统统一一中中国国后后,继继承承了了齐齐梁梁文文学学的的遗风,时间很短,只是一个过渡。遗风,时间很短,只是一个过渡。扫除齐梁遗风扫除齐梁遗风 唐唐代代是是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封封建建社社会会中中最最为为繁繁荣荣昌昌盛盛的的时时代代。唐唐王王朝朝是是在在隋隋末末农农民民大大起起义义
2、和和彻彻底底摧摧毁毁六六朝朝门门阀阀世世族族统统治治的的基基础础上上建建立立起起来来的的(旧旧时时王王谢谢堂堂前前燕燕,飞飞入入寻寻常常百百姓姓家家)。特特别别是是唐唐太太宗宗李李世世民民的的“贞贞观观之之治治”,政政治治上上比比较较清清明明,经经济济上上发发展展很很快快。从从文文化化思思想想上上说说,初初盛盛唐唐的的基基本本特特点点是是要要扫扫除除齐齐梁梁遗遗风风,建建立立与与唐唐王王朝朝的的经经济济、政政治治发发展展相相适适应应的的新新的的文文化化思思想想,唐唐初初的的文文学学思思想想与与文文学学理理论论批批评评,正正是是这这种种新新文文化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梁文学
3、的功过:齐梁文学的功过:功功总总结结了了魏魏晋晋以以来来将将近近四四百百年年文文学学艺艺术术发发展展中中的的新新成成果果和和新新经经验验,初初步步形形成成了了近近体体诗诗的的格格式式和和雏雏形形,使使中中国国古古代代文文学学的的许许多多艺艺术术表表现现技技巧巧渐渐趋成熟。趋成熟。重重视视文文学学的的“缘缘情情”本本质质,讲讲究究艺艺术术形形式式的的华华丽丽,注注意意运运用用多多样样化化的的表现方法。表现方法。过过相相当当一一部部分分作作家家中中有有片片面面追追求求形形式式美美,而而不不注注意意内内容容充充实实的的缺缺点点。以以至至有有些些作品内容贫乏,情调低下,风格柔靡。作品内容贫乏,情调低下
4、,风格柔靡。艺艺术术上上偏偏重重辞辞藻藻、典典故故、声声律律等等具具体体技技巧巧,对对审审美美意意象象的的整整体体塑塑造造较较为为忽忽视。视。(刘刘勰勰和和钟钟嵘嵘提提倡倡“风风骨骨”或或“风风力力”,正正是是为为了了克克服服上上述述两两方方面面的的弊弊端端.)反齐梁文风中两种不同倾向反齐梁文风中两种不同倾向一一种种是是对对齐齐梁梁乃乃至至整整个个六六朝朝文文学学持持根本否定的态度;根本否定的态度;另另一一种种是是批批评评其其过过于于追追求求形形式式华华艳艳的的同同时时,充充分分肯肯定定其其成成就就与与积积极极影影响。响。诗歌革新运动和古文运动诗歌革新运动和古文运动隋唐五代文论选读隋唐五代文论
5、选读陈子昂陈子昂:(:(1 1)对齐梁文学的批评;)对齐梁文学的批评;(2 2)“兴寄兴寄”说;说;(3 3)“风骨风骨”说。说。皎然皎然:(:(1 1)“意意”与与“境境”的关系;的关系;(2 2)“取境取境”有易、难的两种情况;有易、难的两种情况;(3 3)言意关系问题;()言意关系问题;(4 4)诗歌的风)诗歌的风格问题;(格问题;(5 5)影响。)影响。韩愈韩愈:(:(1 1)“气盛言宜气盛言宜”说;(说;(2 2)“不平则鸣不平则鸣”论。论。白居易白居易:(:(1 1)“为时为时”、“为事为事”论;论;(2 2)讽谕;()讽谕;(3 3)白居易诗论之弊病。)白居易诗论之弊病。司空图司
6、空图:(:(1 1)“思与境偕思与境偕”说;(说;(2 2)韵味韵味”说;(说;(3 3)“四外四外”说;说;(4 4)诗论之影响。诗论之影响。一、陈子昂的文艺美学思想 陈子昂是一位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地位十分重陈子昂是一位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诗人,他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对唐代许多要的诗人,他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对唐代许多重要诗人都有深刻的影响。其诗文正是其文学思想重要诗人都有深刻的影响。其诗文正是其文学思想的具体实践。的具体实践。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陈子昂在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
7、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的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塑造的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说兴寄说”和和“风骨说风骨说”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经过陈子昂等人从理论到创作实展中的核心思想。经过陈子昂等人从理论到创作实践的努力,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多世纪齐梁文风的践的努力,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多世纪齐梁文风的余波影响,迎来了以余波影响,迎来了以“风骨风骨”、“气象气象”著称的盛著称的盛唐诗歌的创作热潮,并影响了后来的意兴论等等。唐诗歌的创作热潮,并影响了后来的意兴论等等。一、陈子昂的文艺美学思想 隋唐文坛开始还是沿袭了齐梁文风,李隋唐文坛开始
8、还是沿袭了齐梁文风,李谔、王通以及史学家的魏征等都对此展开批谔、王通以及史学家的魏征等都对此展开批评,只有陈子昂登上文坛后,才大力倡导革评,只有陈子昂登上文坛后,才大力倡导革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东方左史虬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修竹篇序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一个纲领性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文献。(1 1)对齐梁文学的批评;()对齐梁文学的批评;(2 2)“兴寄兴寄”说;说;(3 3)“风骨风骨”说。说。1 1对齐梁文风的批评对齐梁文风的批评 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
9、二是“汉魏风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缺少那种感染力量,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的风骨强劲的作品。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弊端,击中了要害。2 2“兴寄兴寄
10、”说说 他他说说:“观观齐齐梁梁间间诗诗,彩彩丽丽竞竞繁繁,而而兴兴寄寄都绝都绝”。兴兴,指指感感兴兴、意意兴兴,是是诗诗人人浮浮想想联联翩翩,形形象象思思维维十十分分活活跃跃时时的的一一种种状状态态,作作为为诗诗歌歌的的本本体体来来说说,兴兴是是指指其其审审美美意意象象对对人人所所产产生生的的感感发发作作用用。寄寄,指指寄寄托托,指指诗诗人人隐隐含含于于诗诗歌歌审审美美意意象象中中的的现现实实寓寓意意,也也就就是是诗诗歌歌中中流流露露的的思思想想感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所所以以,兴兴寄寄既既强强调调作作品品要要有有充充实实的的社社会会内内容,也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
11、容,也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陈陈子子昂昂的的兴兴寄寄说说是是说说诗诗歌歌要要有有充充实实的的内内容容,言言之之有有物物,寄寄怀怀深深远远,因因物物喻喻志志,托托物物寄寄情情。他他自自己己的的感感遇遇诗诗三三十十八八首首就就借借咏咏物物叙叙事事抒抒发发自自己己壮壮志志情情怀怀和和以以物物喻喻人人,托托物物喻喻志志,寄寄托托自自己己对对社社会会政政治治的的主主张张和和见见解解,是是他他对对自自己己的的“兴兴寄寄”主主张张的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3 3风骨说风骨说 他说:他说:“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文章道蔽,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宋莫传”。他赞
12、扬东方虬的他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咏孤桐篇是是“骨气端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刘勰刘勰“风骨风骨”:“风风”指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指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骨骨”指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指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但要合乎经意。但要合乎经意。钟嵘钟嵘“风力风力”: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风力”为主干,同时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均备,。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钟嵘憧憬的是具有慷概悲壮的怨才是最好的作品。钟嵘憧憬的是具有慷概悲壮的怨愤之情的愤之情的“建安风力建安风力”。3 3风
13、骨说风骨说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修竹篇序对齐对齐梁诗歌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登幽
14、州台歌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意义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意义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世纪齐梁余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世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风骨”、“气象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兴寄寄”、“风骨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器。二、皎然的文艺美学思想二、皎然的文艺美学思想皎然的诗歌理论,侧重探讨诗歌的艺术皎然的诗歌理论,侧重
15、探讨诗歌的艺术创造规律。而他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创造规律。而他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集中在的探讨,集中在“意境意境”的创造。的创造。“意境意境”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第一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第一重要的理论,是刘勰美学思想的深化。重要的理论,是刘勰美学思想的深化。二、皎然的文艺美学思想二、皎然的文艺美学思想 皎然的诗歌理论集中在他的诗论著作皎然的诗歌理论集中在他的诗论著作诗式诗式里。里。(1 1)“意意”与与“境境”的关系;的关系;(2 2)“取境取境”有易、难的两种情况;有易、难的两种情况;(3 3)言意关系问题;)言意关系问题;(4 4)诗歌的风格问题;)诗歌的风格问题;(5 5)影
16、响。)影响。1 1“意意”与与“境境”的关系的关系 关于诗歌创作中的关于诗歌创作中的“意意”与与“境境”的的关系问题,皎然认为,诗歌创作,是诗人关系问题,皎然认为,诗歌创作,是诗人的情意受外界触发而起,情意又要凭借境的情意受外界触发而起,情意又要凭借境象描绘来抒发。所谓象描绘来抒发。所谓“诗情缘境发诗情缘境发”。因。因此,此,“取境取境”就成了诗歌创作的品格高下,就成了诗歌创作的品格高下,风格类别的关键。他说:风格类别的关键。他说:“夫诗人之思初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这样重视这样重视“取境取
17、境”的诗论,皎然是第一人。的诗论,皎然是第一人。2 2“取境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有易、难两种情况 皎然论诗歌创作的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取境”有易、难两种情有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开通,就会开通,就会“佳句纵横佳句纵横”、“宛如神助宛如神助”,创作,创作顺畅,就是顺畅,就是“取境取境”之之“易易”的表现。有时的表现。有时“取取境境”艰难: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这是。这是“取境取境”之之“难难”的情况。前者,陆机的情况。前者,陆机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有人触及,这是符
18、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有人触及,这是符合创作合创作实情。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实情。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取取境境”时时“至难至险至难至险”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斧痕迹,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这才是文章章“高手高手”。3 3皎然的皎然的“两重义以上两重义以上”皎然注意到高意境的作品完成之后,皎然注意到高意境的作品完成之后,便有了超越表层文字和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便有了超
19、越表层文字和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乃至不尽的审美意味,提出了乃至不尽的审美意味,提出了“两重意以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上,皆文外之旨”的看法。那么,所谓的看法。那么,所谓“两重义以上两重义以上”,就是说好的诗歌作品具有,就是说好的诗歌作品具有文字表层意义之外的多重意义,无尽的情文字表层意义之外的多重意义,无尽的情致,这样的作品自然致,这样的作品自然“情在言外,旨冥句情在言外,旨冥句中中”,能激起读者多层次乃至无穷无尽的,能激起读者多层次乃至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景。审美情景。具有具有“意境意境”的作品的审美品格的作品的审美品格 皎然诗论关注到了这种具有意境的作品完成后皎然诗论关注到了这种具有意境的作品完
20、成后所具有的特殊审美品格,即在意、境契合的基础上,所具有的特殊审美品格,即在意、境契合的基础上,具有超出表层文字、形象的审美内涵,能激发读者具有超出表层文字、形象的审美内涵,能激发读者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思。(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思。(“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旨。”“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情在言外,旨冥句中。情在言外,旨冥句中。”)第一,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第一,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采奇于象外采奇于象外”)。)。第二,气势腾飞,具有动态之美(诗式第二,气势腾飞,具有动态之美(诗式明势)。明势)。第三,真率自然,天生化成,
21、无人为造作痕迹。第三,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4 4皎然对作品风格特点的概括皎然对作品风格特点的概括 皎然把作品分为十九类,分别以一个字来概括皎然把作品分为十九类,分别以一个字来概括其风格特点。他们分别是:其风格特点。他们分别是:“高高”(风韵朗畅)、(风韵朗畅)、“逸逸”(体格闲放)、(体格闲放)、“静静”、“远远”、“忠忠”(临危不变)、(临危不变)、“节节”(持操不改)、(持操不改)、“志志”(立(立性不改)、性不改)、“贞贞”(放词正直)、(放词正直)、“得得”(词温而(词温而正)、正)、“悲悲”、“怨怨”(词调凄切)、(词调凄切)、“闲闲”(情(情性疏野)、性疏野)、“达
22、达”(心迹旷诞)、(心迹旷诞)、“气气”(风情耿(风情耿介)、介)、“情情”(缘情不尽)、(缘情不尽)、“思思”(气多含蓄)、(气多含蓄)、“诫诫”(检束防闲)、(检束防闲)、“意意”(立意盘泊)、(立意盘泊)、“力力”(体裁劲健)。虽然标准不一,有的也不见得正(体裁劲健)。虽然标准不一,有的也不见得正确或准确,但在陆机、刘勰文体风格论基础上,又确或准确,但在陆机、刘勰文体风格论基础上,又向前探讨推进了一步。向前探讨推进了一步。5 5皎然诗论的影响皎然诗论的影响 皎然皎然“意意”与与“境境”理论影响了后理论影响了后代的诗歌意境说;其代的诗歌意境说;其“取境取境”易难论,易难论,言意关系论对后代
23、的构思论、追求言外言意关系论对后代的构思论、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旨的创作论都有影响。之意、文外之旨的创作论都有影响。三、韩愈的文艺美学思想三、韩愈的文艺美学思想 韩愈是中国古代伟大文学家之一,是韩愈是中国古代伟大文学家之一,是唐代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最有权威性的代唐代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最有权威性的代表人物。其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受到历代表人物。其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受到历代文人崇高评价。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说他:文人崇高评价。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潮州韩文公庙碑)并在)并在书吴道子书吴道子画后画后一文中说:一文中说:“诗至于
24、杜子美,文至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三、韩愈的文艺美学思想三、韩愈的文艺美学思想 韩愈是中唐的文坛领袖,不仅在诗歌和韩愈是中唐的文坛领袖,不仅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取得重要成就,而且在诗文创作散文创作上取得重要成就,而且在诗文创作理论上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特别是他在倡理论上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特别是他在倡导古文上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导古文上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韩愈的文学理论,应该掌握以的影响。学习韩愈的文学理论,应该掌握以下几点:下几点:(
25、1 1)写作以古文为主的散文;()写作以古文为主的散文;(2 2)“气气盛言宜盛言宜”说,提倡语言创新;(说,提倡语言创新;(3 3)“不平不平则鸣则鸣”论;(论;(4 4)追求雄健怪奇的诗歌风格;)追求雄健怪奇的诗歌风格;(5 5)影响。)影响。1 1韩愈的韩愈的“古文古文”理论理论 韩愈在散文上提倡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古文”。他的古。他的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因为他是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的散体文,因为他是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为号召的,故称为号召的,故称“古文古文”。他提倡古文,。他提倡古文,反对内容空洞无物、形式雕琢华丽的骈体反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批评 唐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