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版课件第一章1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完美版课件第一章1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美版课件第一章1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的影响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第一节细菌食源性疾病包括中毒性和细菌性。食用含有大量致病菌或毒素的食物而引食用含有大量致病菌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起的疾病称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还可分为感染型食源性疾病和毒素型食源性疾病。食用含有大量病原菌的食物引起消化道感染为特征的疾病称为感染型食源性疾病;食用由于细菌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的食物所造成的疾病称为毒素型食源性疾病。常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细菌常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细菌1)沙门氏菌)沙门氏菌2)布氏杆菌)布氏杆菌3)耶尔森氏菌)耶尔森氏菌4)志贺氏菌)志贺氏菌5)大肠杆菌
2、)大肠杆菌6)弧菌)弧菌7)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8)李斯特菌)李斯特菌9)肉毒梭菌)肉毒梭菌1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1)产气夹膜梭菌)产气夹膜梭菌12)空肠、结肠弯曲杆菌)空肠、结肠弯曲杆菌一、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美国、日本、澳洲美国美国日本日本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报告病例报告病例/10万人万人1、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兼性厌氧,无荚膜,周身鞭毛能运动,偶然有无鞭毛的变种。沙门氏菌生长适宜温度为37,但在18-20时也能繁殖。对热的抵抗力很弱,在60经20-30min即可被杀死。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生存l-2个月,在水、牛乳及肉类中能生存几周到几个
3、月。常见的有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鸭沙门氏菌。2、沙门氏菌性疾病和临床表现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由于活菌和内毒素协同作用而致。感染型的症状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废绝)。如果细菌已产生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体温升高、痉挛等。一般病程为3-7d,死亡率约为0.5。3、沙门氏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常传播沙门氏菌的食品载体(途径):肉类、鱼类、蛋类和乳类,其中以肉类占多数。肉中的来源主要为两个:生前感染 宰后污染 4、案例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氏菌性食源性疾病爆发是1953年于瑞典由吃猪肉所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爆发,中毒7717人,死90人。我国于1959
4、年南宁市因吃鸡肉而发生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病爆发(为最大),发病1061人。1972年青海省同仁县因吃牛肉引起的圣保罗沙门氏菌爆发,发病104人。2003年5月16日海南省海口市双岛学园55名师生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引发沙门氏菌病。在美国现在每年报告的沙门氏菌病有40000例,但实际发病率至少是报告的20倍以上5、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生食等不良习惯。(2)切断传播途径。(3)加强对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的卫生检疫。(4)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5)发展快速可靠的病原菌溯源技术。二、致病型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人畜肠道中的常见菌,它的大多数血清型是人类和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茵群。但
5、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把他们称为致病型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4类: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其中EHEC的危害最大。1、生物学特性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不产生芽孢,有周生鞭毛,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但在15-45均可生长。最适pH7.4-7.6,但在pH4.3-9.5时皆可生长,繁殖速度快,在适宜条件下其世代时间仅17-19min。在土壤和水中可存活数月,对氯气敏感,在含氯气0.5lmg/L的水中很快死亡。2、大肠杆菌食物
6、中毒机制和临床表现致病机制:一为菌株表面的纤毛使菌株在宿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粘附,从而在小肠内生长繁殖。二是菌株能产生肠毒素,使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分泌功能亢进,引起腹泻。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1)急性胃肠炎型:潜伏期一般为10-24小时,最短4小时,最长48小时,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粪便呈水样,伴有粘液,但无脓血,体温在38-40摄氏度之间,多数患者有剧烈的腹绞痛与呕吐,若脱水严重时,可发生衰竭。(2)急性菌痢型: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有些患者呕吐,大便呈黄色水样,伴有粘液、粘液、脓血,血细胞增多脓血,血细胞增多,一般持续7-10天
7、,愈后良好。3、来源和传播途径人和动物都可能带菌,健康成人和儿童的带菌率为2-8%,腹泻病人为20%左右,生畜的带菌率一般为10%,土壤、水源等被粪便污染后也带有该菌。其在室温下可生存数周,在土壤和水中可达数月,可通过手、食物、生活用品进行传播,也可经环境介质(空气、水)传播。4、案例1996年在日本发生大规模流行EHEC(E.ColiO157:H7),食物中毒者9451人,死亡12人,是由一所小学午餐中的受污染的白萝卜引起的,以后通过粪便感染,交叉感染。5、预防措施把好口岸检疫与食品检验关;避免饮用生水、少吃生菜等,对肉类、乳类和蛋制品食前应煮透,吃水果要洗净去皮;动物粪便、垃圾等应及时清理
8、并妥善处理,注意灭蝇、灭鼠、确保环境卫生;定期检疫监测,及时淘汰阳性畜群。三、金黄色葡萄球菌1、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适宜生长温度为35-37,但在0-47都可以生长。为兼性厌氧菌,耐盐性较强,在含7.5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电子显微镜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葡萄球菌肠毒素可作用于动物双侧迷走神经的分支和脊髓而引起呕吐,还可使肠粘膜分泌较多水分,水分吸收量减少,产生腹泻,还可造成胃粘膜表面损伤。症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潜伏期短,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温正常或略有低烧,可能会引起脱水、肌肉
9、痉挛、虚脱等,短期即可恢复健康,愈后一般良好。3、来源与传播途径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源一般来自患有化脓性炎症病人或带菌者。(2)奶牛的乳房炎也由该菌引起,如处理不当,就会使病菌扩散,污染其他食品。四、副溶血性弧菌1、生物学特性副溶血性弧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兼性厌氧,菌体偏端有单生鞭毛。其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条件是:37,pH值8.0-8.5,食盐浓度2.53%。食盐浓度低于0.50.7则不能生长。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内lmin即可死亡。此菌不耐热,50、20min或65、5min或80、lmin即可被杀死,但它可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副溶血性弧菌在副溶血性弧菌在TCBS琼脂琼脂 2、临
10、床表现耐热性溶血毒素除有溶血作用外,还有细胞毒性、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等作用。使人的肠粘膜溃烂、红血球破碎、溶解。给大鼠注入25g,经lmin即可致死。3、来源和传播途径副溶血性弧菌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我国华东地区沿岸海水的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57.466.5,海产鱼虾的平均带菌率为45.648.7,夏季可高达90以上。还常污染盐渍食品。还常污染盐渍食品。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不生吃虾、蟹、鱼或经盐腌制的蟹不生吃虾、蟹、鱼或经盐腌制的蟹;鱼、虾、蟹、贝烧熟鱼、虾、蟹、贝烧熟,煮透,煮透,100并持续并持续30分。分。烹调用具严格生熟分开烹调用具严格生熟分开;海产品低温储存;海产品低温储存;凉拌食物(如
11、海蜇)冲洗后置食醋中浸泡凉拌食物(如海蜇)冲洗后置食醋中浸泡10分钟分钟或在沸水中飘烫数分钟。或在沸水中飘烫数分钟。五、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肉毒梭菌是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细菌,其芽孢卵圆形,位于菌体的次极端或中央,芽孢大于菌体的横径,所以生芽孢的细菌呈现梭状。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左右。为专性厌氧菌。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基质中生长良好。其繁殖体对热的抵抗力与其他不产生芽孢的细菌相似,易于杀灭。但其芽孢耐热,一般煮沸需经l6h,或121高压蒸汽,经410min才能杀死。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叫肉毒毒素。就目前已知的毒素中,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的一种,对人的致死量为10-9mg/kg体重。其
12、毒性比氰化钾高一万倍。头孢类:40mg/kg肉毒毒素有8个型:即A、B、C1、C2、D、E、F、G。肉毒毒素对热的抵抗力较低,80、20min或100、5min,即可破坏其毒性。致病机制肉毒梭菌中毒属于毒素型食物中毒。肉毒毒素能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快的在进食污染毒素的食物24h内出现中毒症状,也有两三天后才发生的,这主要与进食毒素的量有关。中毒初期是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全身无力,头晕,视力模糊,瞳孔放大,吞咽困难,言语障碍,最后因呼吸困难,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死亡率可达3050,该菌引起中毒在食物中毒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症状较重,死亡率较高。病程能耐过10d者,一般可
13、以存活,但恢复较慢。中毒症状中毒症状六、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炭疽病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利氏杆菌病炭疽病炭疽病的病原菌为炭疽芽孢杆菌症状分为三种类型:皮肤炭疽:恶性水肿、坏死肠炭疽:急性肠胃炎肺炭疽:支气管炎、肺炎、脑膜炎义乌的烂脚村,那是因为日本侵略者投下炭疽引起的,他们主要的症状是皮肤溃烂。永远也好不了,直到死亡,尸体腐烂分解,炭疽杆菌还活着。那里的老人们有的嘴烂了,牙全都烂没了,喝了半辈子的流食。实例:恐怖分子利用炭疽病原制造恐慌01年美国在短期内相继出现多起炭疽病案例,其中佛州某一报社两位员工在收到可疑邮件(情书)后吸入性感染此病,其中一人死亡。多位医学专家都认为这一事件确实极不寻常。同时
14、自然发生两起炭疽病的机会,是十亿分之一。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的传染性疾病。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卵圆形和球杆状。菌体无离时多呈球状、卵圆形和球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荚膜。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 1、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一般13周,平均两周。周,平均两周。发热发热,多汗多汗,乏乏力,力,剖检剖检肝、脾肿大。2 2、疼痛:、疼痛:呈游走型关节和肌肉疼痛。多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美 课件 第一章 生物 污染 食品 安全性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