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礼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礼记》.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4-121礼记礼记2一、“三礼”与礼记周礼、仪礼和礼记是三部汇集我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典籍,涉及我国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东汉郑玄曾经分别给这三书作注,故有“三礼”之名。在三礼之中,仪礼大约在汉代就被列为儒家经典。唐代开始加上了周礼和礼记,设三礼为经,列入“九经”。34周礼周礼共有六篇,本名为周官,相传为周公所作,后来因书名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主要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是根据儒家的理想治国方案加以增减汇编而成的。5天官冢宰记载了邦治之官六十三职,以管理官吏为专职,兼管宫廷事务。地官司徒记载了邦教之官七十八职,主管民政,地方组织、均土分
2、民、征赋等均由其掌管。春官宗伯记载了邦教之官六十九职,主管宗族,凡是与礼、乐、卜祀、文史等相关事务均由其掌管。六官2010-4-126夏官司马记载了邦治之官七十职,主管军事。秋官司寇记载了邦禁之官六十六职,主管刑罚,兼管盟约、外交等。冬官司空早已亡佚,西汉时以考工记补,称为冬官考工记。考工记主要记载了工官三十一种,主管营造。六官象征着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中国“以人法天”传统的思想。7仪礼仪礼,又称礼、礼经、士礼。仪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末春秋初,相传由孔子编定为十七篇。其所记载的礼仪内容依次为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
3、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是维系调谐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一整套礼仪制度,涉及人生婚丧嫁娶与贵族间社会交往或外交活动的礼仪,系统而完备。89礼记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等人之间的问答,阐述了儒家修身作人的准则。礼记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对儒家礼治文化的阐发和深化,是一部儒学杂编,其内容广博,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历法地理、道德规范、生活礼俗等方面,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先秦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10梁启超将礼记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通论礼仪及学术者,有礼运、乐记、大学、中庸、儒行等篇;专门解释仪礼者,有冠义、昏义、射义、
4、燕义、聘义等篇;阐述和考辨古代制度礼节者,有王制、曲礼、玉藻、月令、丧服大记等篇;杂记孔子及其弟子、时人的言行杂事者,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等;专记名言名句者,曲礼、少仪、儒行等。礼记的分类11西汉以来,学界就有两个礼记版本:一是戴德的大戴礼记,将刘向所收集的一百三十一篇综合简化,共得五十八篇;二是戴德之侄戴圣的小戴礼记,将大戴礼记删减,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共得四十九篇。大戴礼记到唐代只传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经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的出色注解,一直流传至今,即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礼记。礼记的版本12在宋代,理学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用作儒学的基础读物,朱
5、熹所作的四书章句集注便是宣扬理学思想的重要典籍。13二、二、礼记礼记选读选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大同篇 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老而无
6、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残障者及患疾病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男人都有正当的职业,女人都有好夫家。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
7、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把为自己者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是按照礼义)
8、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大同之世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小康之世 特色特色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 大道既隐,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天下为家 出现时代出现时代 五帝五帝 三王三王 政治政治 选贤与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信修睦 大人世及以为礼,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城郭沟池以为固 四、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四、大同之
9、世与小康之世大同之世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小康之世 人伦社会人伦社会 1.人不独亲其亲,不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独子其子2.老有所终,壮有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用,幼有所长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有所养 4.男有分,女有归男有分,女有归 1.各亲其亲,各子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子2.礼义以为纪,以正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以功为己 大同之世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小康之世 经济经济 货恶其弃于地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必为己 货力为己货力为己 大同之世大同之世 小康之世小康之世 从文化从文化功能上看功能上看 能提升人们的精神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安顿人们的境界,安顿人们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 迁就于现实,满足迁就于现实,满足人们现实的、世俗人们现实的、世俗的关怀的关怀 总结总结“大同大同”与与“小康小康”虽然在思想特征上虽然在思想特征上截然相反,但却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截然相反,但却在功能上互为补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