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第九章-意志.pptx
《《心理学教程》第九章-意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程》第九章-意志.ppt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教程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1 意志概述02 意志行动03 小学儿童的意志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意志概述02 意志行动03 小学儿童的意志4 第一节 意志概述1.1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人在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往往总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先在头脑中确定行为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来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困难,力求达到目的。这个过程集中体现了人的能动性,而意志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5 第一节 意志概述1.2 意志品质自觉性1 1果断性2 2自制性3 3坚韧性4 4
2、意志品质是指构成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6 第一节 意志概述1.2 意志品质(一)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是否对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主动以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觉性是意志的首要品质,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都是缺乏对事物自觉、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的表现。7 第一节 意志概述1.2 意志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二)果断性8 第一节 意志概述1.2
3、 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自制性的表现。(三)自制性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和怯懦的共同特点是不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自己,自我约束力差,这也是意志薄弱的表现。9 第一节 意志概述1.2 意志品质(四)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就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表面上不同,实质上都是对待困难的错误态度,是消极的意志品质。10 第一节 意志概述1
4、.3 意志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人的任何目的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影响。没有人的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活动过程深入和持久。11 第一节 意志概述1.3 意志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二)意志与情绪、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的时候,这种情绪和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作用的时候,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控制情绪,丰富和升华情感。人可以通过意志调
5、节和控制情绪,意志坚强的人往往能够主动采取有效方法战胜不良情绪,并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使意志行动顺利进行。同时,坚强的意志往往有利于丰富和升华情感。12 第一节 意志概述1.3 意志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三)意志与个性的关系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等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在培养意志力的时候,在培养意志力的时候,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价值观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的培养和兴趣爱好等的培养。意志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强的意志有利于高品质的个性倾向性的形成,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从而形成健康而有魅力的个性。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
6、意志品质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品质是教育的重要任务。13 第一节 意志概述1.3 意志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四)意志与成就行为的关系一般来说,成就的高低与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意志坚强的人自觉性较强,并能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直至达到目的,因此往往取得较好的成就;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往往难以取得好的成就。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意志概述02 意志行动03 小学儿童的意志15 第二节 意志行动2.1 意志行动的特征(一)具有自觉目的性意志行动的自觉性首先表现在行动前要先确定目的,并意识到行动的目的,能预见其行动的结果。意志行动的自觉性还表现在自觉地按照目的去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
7、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没有困难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人在活动中为了克服困难,就必须动员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情绪与体力,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这就是意志的表现。(三)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行动主要以随意动作为基础,若没有随意动作,意志行动就不可能产生,其目的也不可能实现。16 第二节 意志行动2.2 意志行动的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冲突双避冲突:双避冲突又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负面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双避冲突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种是犹豫不决或优柔寡断,第二种是逃避或拒绝选择。双避冲突的解决,既要依赖对所处情境的分析,也
8、要依赖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2 2)(1 1)双趋冲突:双趋冲突又称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解决这类冲突的方法是放弃一个目标,选择另一个目标;或者同时放弃这两个目标。17 第二节 意志行动2.2 意志行动的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1动机冲突(3)趋避冲突趋避冲突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动机而引起的心理冲突。趋避冲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个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好而趋之、恶而避之。(4)多重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又称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多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教程 心理学 教程 第九 意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