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安泰课件金融危机理论.ppt





《上海交大安泰课件金融危机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大安泰课件金融危机理论.ppt(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交大安泰课件金融危机理论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节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界定金融危机的界定一、金融危机的定义一、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金融危机:Raymond Goldsmith认为,是“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的、短暂的、超周期的恶化,这些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资产(股票、房地产)价格、厂商的偿债能力以及破产金融机构的数量等”。但是没有将外汇短缺包括在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之中。2金融危机的形式: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发生在新
2、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危机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财政危机,即政府突然丧失延续外债和吸引外国贷款的能力;二是汇兑危机,指市场参与者突然将需求从本币资产转向外币资产,在钉住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可能会耗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三是银行危机,指商业银行突然丧失其3延续金融工具的能力或遭存款的突然挤提,因导致流动性下降而可能最终破产”。萨克斯进而指出,现实中金融危机往往将此三种特征混合在一起。以致对政府公债、外汇市场和银行资本市场的冲击或预期同时发生。4金金融融危危机机的的主主要要原原因因:克鲁格曼认为,如果政府推行与固定汇率制不相符合的政策,如过度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造成经济基础的恶化,并达到
3、与固定汇率制度无法协调的程度,货币危机就会发生。具体地说就是,赤字政策和信贷过度扩张导致该国国际储备损失,这种损失最终会引发投机商对该国货币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快将耗尽该国的外汇储备,5并迫使当局放弃原来的固定汇率,这就引发货币危机。因此,财政收支失衡、国内信贷迅速扩张、国际储备逐渐且持续下降、中央银行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和信贷的支持等都被看作货币危机的前兆。6金融危机的类型金融危机的类型(一一)按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划分按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划分 1、国内金融危机。2、区域金融危机。3、世界性金融危机,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二二)按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划分按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划分 1、货币市场危机
4、,又称货币危机。2、资本市场危机。7 3、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4、综合金融危机。(三)按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划分(三)按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划分 1、系统性金融危机。2、非系统性金融危机。8第二节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6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总是与经济危机相伴相生。60年代以后,金融危机一度完全脱离经济运行而单独发生。这是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结果,特别是在金融国际化的今天,金融资产极度膨胀,这就导致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运行的背离,这就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表现。9 明斯基指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易于引发经济与金融的动荡和危机。而金融市场的动荡则是由金融资产的置换引
5、起的。只要金融资产置换的影响大到足够的程度,就可能改变经济部门的盈利机会,从而造成一些领域的表面繁荣,甚至产生经济泡沫。银行信贷的注入,增加经济泡沫,致使投机色彩更浓,人们很可能失去投资理性,从而使得资金,包括企业和银行10信贷的资金配置与人们对市场及其前景的判断一致。如果这种判断是理性的,资金配置能符合经济运行的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热度的上升,人们的理性下降。在经济环境,投资方向和盈利状况与资金配置结构不相一致时,计划投资就可能得不到回报,借贷债务链就可能中断。在过度投机阶段,人们对未来的担心逐渐增强,一旦银行信贷滞后,这种担11心就会发展成普遍的恐慌,引发整个市场的崩溃。12市场经济中的三
6、种融资:市场经济中的三种融资:谨慎融资指融资者资产现金的流入量大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出量;冒险融资指融资者筹得的资产现金收入量,在短期中少于利息支出量,但融资者的总收入量大于利息支出量,而且长期中,其资产的预期收益大于利息支出,这就使融资者经常借新债还旧债。“庞资”融资(Ponzi Finance)则不仅是近期现13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而且,远期收入也难以补偿债务利息支出。正是经济中的这种融资行为和债务结构,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14市场置换的影响:市场置换的影响:在经济上升的过程中,谨慎融资逐渐置换成冒险融资,冒险融资逐渐置换为“庞资”融资。第一步置换是投资者的自主选择,第二步置换则多为投
7、资者的无奈。它产生于投资者对自身财务状况恶化的担心和有关当局对泡沫将引起通货膨胀的忧虑。在某些经济主体倒闭的时候,市场忧虑将会变成全面的恐慌,局部破产倒闭也就演变成了全局性金融危机。15 由于投资高潮和低谷的交替出现,信贷资金的规模与结构也相应变化,债权债务关系的不稳定几乎不可避免。16第三节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模型金融危机的模型一、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一、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克鲁格曼建立了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就是由货币投机性冲击造成的“标准危机模型”。其基本思想是,政府推行与固定汇率制要求不一致的政策,如赤字财政和信用扩张,就导致国际储备的损失,最终将引发投机商对该国货币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快17
8、耗尽该国国际储备,并迫使其放弃固定汇率,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所以,财政收支失衡、外汇储备下降、中央银行对问题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等,都被看作是货币危机的前兆。假设中央银行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则金融危机模型可以通过对国内货币市场上,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行为的分析展开。国内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可以表达为:18 m-p=-(i)0 (12.1)m与p分别为国内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对数形式。i为本币利率,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该式亦表明货币供给为交易性需求与投机性需求所消化。国内货币供给M由国内信贷d及中央银行外汇储备r决定,因为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加以增发本币的方式实现。此三者取对数后,可简化为一次方程m
9、d+r 假定国内外资产可以完全替代,则可得出以下方程式。19 p=p*+s (12.2)i=i*+s*(12.3)p*与i*分别为国外价格和国外利率水平,假定它们为外生变量,s为外币的本币价格,s*为升水率或贴水率。在固定汇率制下,s=s,s*=0,i=i*将(12.2)、(12.3)代入(12.1),得:d+r-p*-s=-(i*)(12.4)即 d+r=p*+s(i*)因为外国物价和外国货币需求弹性不本国货币当局所决定,对于实行固定汇20率制的小国来说,货币当局只能调节本国货币供给(d+r)来维持汇率(s),其主要方式是改变国内货币供给的结构。如果中央银行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为实现其它宏观经
10、济目标,而扩大信贷规模,就必须同时抛出外汇储备,以吸收过多的货币供给,于是,国内信贷以线性速度(d)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必以同样速度相应递减,只要信贷扩张不止,外汇储备就一定会耗尽。21 投机商冲击该国货币,它们就抛出本币,买入外币,政府相应抛出外汇,以稳定本币汇率,结果导致r0,政府就无力再维护固定汇率,它只能选择放弃固定汇率,让本币贬值,并重新设定钉住的汇率目标区。投机商的冲击取得了成功。投机商冲击货币选择在经济基本面出问题的时候,因为,他们认为,市场上存在着一个与实际经济运行相适应的22“影子汇率”。该汇率发生在外汇市场出清,也就是投机商攻击货币之后,政府抛完他的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如果影子
11、汇率与政府确定的汇率一致,投机商无利可图,他们就不会冲击货币,如果发生了这两者的背离,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投机商就会利用这两者的差额,冲击货币,赚取利润。他们冲击货币的可能和方式可用以下公式和图像来表示。23 如果影子汇率用s”表示,它随经济的基本面(以信贷d为例)的恶化而上升,与国内信贷有着以下的线性关系:dss 因为r0,i*、p*为常数,为了简便起见,设i*、p*0,经整理后,该等式为:s+d (12-5)公式(12-5)表明,外币的影子汇率与本币信贷规模d成同方向变动,d值扩大,外币汇率上升。24 如图12-1所示,s向右上方倾斜。s是条水平线,表明政府规定的外币汇率,始终保持不变。A
12、是d=dA时,影子汇率s”与固定汇率s相交。在ddA时,s”s 时,外币影子汇率低于官定汇率。看起来投机商可以按影子汇率买入,再卖给央行,从中赚取差价。实际上,投机商知道外币要升值,他们就借入本币,买入外汇,待外汇升值之后,再归还本币,从中牟取利益。这就决定了它25们在影子汇率还没有超过官定汇率时就大量买入,到A点时,该国的外汇储备就耗尽了。在A点的右边,ddA,s”s,投机商按固定汇率从政府手中买入外汇,再按影子汇率卖出,官定汇率低于影子汇率的幅度越深,冲击货币的可能也就越大。2627 克鲁格曼模型为分析和研究货币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一个框架,一些学者沿着克氏模型的思路对货币危机进行了
13、进一步研究,在补充克氏模型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模型。其中有佩纳蒂和彭纳奇模型(1988)1,他们修改了克氏模型中,居民持有的国内资产与国外资产比例不变的假定,分析在这种比例可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为了避免货币危机造成的损失,就会追求资28产组合的最优化,千方百计地套汇,实现资产保值,这样就会加快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流失。克莱森斯模型(1991)研究不确定性情况下货币危机的爆发,他们的结论是,不确定性愈大,储备耗尽的速度就愈快,因为在不确定情况下,国内信用突然增加导致影子汇率超过当前平价的可能性增大。还有的模型认为,投机性冲击往往发29生在货币贬值和贸易状况恶化之后,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既
14、会扩大对贸易品的需求,导致贸易状况恶化;也会扩大对非贸易品的需求,导致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价值下降。也有的认为,如果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当局希望维持的储备水平等因素,当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国内利率会相应上升。30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在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中,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相机决策。以调整国内信贷政策为例,在未发生投机性冲击时,国内信贷增长率为0,存在着与信贷增长率相适应的影子汇率曲线。如果发生投机性冲击,政府可以提高利率,带动本币汇率上升,就是外币汇率下降,这就形成一条新的、向右移动的影子汇率曲线。31 在这两条影子汇率曲线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以下四种情况(如图12
15、.2):(1)在ddA时,不会发生货币冲击,因为在未冲击货币时,影子汇率在S0上,发生冲击后,政府调整政策,影子汇率下降至S1,两者都低于固定汇率s。冲击的目的是在本币没有贬值之前买入,赚本币升值的差价,政府提前然货币贬值,投机商无利可得了,所以不发起冲击。32 (2)在ddA时,也不会发生货币冲击,因为货币性冲击会使影子汇率从A点下降到C点。冲击前,投机商无论怎样操作都得失相等;冲击后,A点影子汇率将低于固定汇率,所以投机商不会进行货币冲击。(3)在dAddB时,冲击的发生取决于政府宣布货币贬值的幅度,以及投机商联合行动造成汇率贬值的程度,投机商可能发生冲击。33 (4)在ddB时,货币冲击
16、能增加投机商的利益,固定汇率就要遭受冲击。3435三、对两代金融危机模型的评价三、对两代金融危机模型的评价 第一代模型认为,政府事先确定宏观经济政策,且不轻易做出调整,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所以在基本经济面恶化时,政府为保住的其他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第二代模型认为,政府不是事先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是随市场形势变化相应作出调整,这将影响经济主体的预期,经济主体行为变化反过来造成这36些经济变量的变化,这种相互影响可能会形成多重,而不是单一的均衡。固定汇率制只有与其他政策协调,才能有效稳定运作。第一代模型以小国为对象,假设条件太多,与现实的背离较大。将扩张性财政、货币
17、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假设当局坚持固定汇率不变。它的最大缺陷在于,假设当局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只能机械地坚持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预算赤字37,并通过出售外汇储备支持汇率平价,直至储备耗尽。第一代模型贡献在于开始了简单而又具有启发性的研究,为第二代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代模型针对第一代模型的局限展开研究,也较好地修正第一代模型的局限。但是,第二代模型也有自己的不足,它以政府的最优化行为分析重点,有些轻视私人部门的行为。因为,投机商与38管理当局在同一个舞台上博弈、交互作用,他们象管理当局一样,非常重视固定汇率的作用。所以,没有将私人部门的重要性提高得与管理当局一样,这势必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第
18、一代模型与第二代模型的共同的局限是以有关国家的经常账户为主要分析对象,忽视资本账户的影响和作用,而金融市场全球化表明,投机性冲击越来越通过资本账户来实现。在资本流动39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市场预期或投资情绪的小有变化,都会引起国际资本突然、迅速的逆向流动,投机性冲击发生得比以前更快、更严重、也更难以预测。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日益降低投资者搜集信息的热情,强化人们的从众心理,并将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成了预期的基础。这些变量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影响日渐突出,两代模型却没有对之展开必要的探讨,这不能不是它们的主要局限。40第四节第四节 自我实现的金融危机模型自我实现的金融危机模型 奥博斯特菲尔德在1996年提出
19、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模型。这个模型假定政府经济政策不是事先确定的,而随经济变化而调整,这种调整将影响经济主体的预期。经济主体的预期和行为又反作用于经济变量,并使经济政策相应作出调整。这样循环往复的作用,正是货币危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原因。41 在自我实现的模型中,政府决定是否放弃固定汇率制,不仅要考虑外汇储备状况,而且要考虑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可能代价,并根据损失最小原则进行决策。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本币汇率贬值,可以促进出口,增加总需求,并在短期内减少失业。在长期中会导致通货膨胀,但也有利于降低政府内债负担。坚持固定汇率制,政府只能放弃降低内债负担的好处,承受固定汇率制的机42会成本。放弃固定汇率制
20、,实行汇率贬值,政府就要承担“信誉成本”,因为,政府违背了不让汇率贬值的承诺,进而使得它其他各项政策的可信度也相应下降。同时,市场预期汇率将贬值,名义利率、名义工资以及其他商品价格都会相应提高,进而引发通胀率和失业率的上升,不利于实际经济增长,政府偿债压力也可能上升。根据这种分析,奥博斯特菲尔德43提出一个简单的政府损失函数:Ha(e-s)+b2+R(s)(12-7)s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固定汇率;e为政府为过去偏好,而没有选择的汇率,即影子汇率;a(e-s)为常数,表示政府坚持固定汇率而放弃的利益,即坚持固定汇率的机会成本。为预期汇率贬值率,它等于预期汇率sE与固定汇率s之差,即sE-s;b表
21、示居民预期汇率贬值而发生的成本;R(s)代表信誉成本,如果政府保持汇率不变,R(s)就为零,表示政府没有信誉损失;如果政府降低汇率,R(s)为常数,44表示政府有信誉损失。45问题:为何实行固定汇率的成本要求各种变量的平方?46 根据上述等式,政府要按低成本决策,如果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就将选择偏好的汇率e。而一旦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a(es)=0短期内市场预期汇率就不再波动,sE-s=0 政府放弃固定汇率的成本就是信誉成本R(s);反之,如果政府坚持固定汇率s,R(s)=0,政府没有信誉损失,所47以R(s)是实行浮动汇率的成本,而a(e-s)+b2 是坚持固定汇率的政府加公众的成本。政府决
22、定是否放弃固定汇率时,要比较a(es)+b2和R(s)的大小。如果市场预期政府坚持固定汇率制,即sEs,R(s)=0,那么,只要 a(e-s)+b2R(s)(12-8)即坚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小于政府不讲信誉,即浮动汇率的损失,政府将坚持48固定汇率,而不会有浮动汇率,所以浮动汇率成本不会超过固定汇率;同时也不会有 R(s)a(e-s)2 因为浮动汇率损失不仅是政府的,而且一定有其他社会成员的,所以浮动汇率的取值范围为a(e-s)2R(s)(a+b)(e-s)2 如果公众预期固定汇率,即sE-s=0,只有政府损失,而没有公众损失。固定汇率损失小于浮动汇率,政府实行固定汇率。49 如果公众预期浮动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交大 安泰 课件 金融危机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