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考点讲练(新版)教科版(共5页).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考点讲练(新版)教科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考点讲练(新版)教科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第九章 第三节 连通器考点1.连通器原理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A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较大B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C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较小D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练习1.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 B船闸 C拦河大坝 D下水道U形管例2.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
2、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练习2.甲、乙两个水池深度不同,两池之间有一倾斜的涵洞将其连通,两池水平,如图所示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洞A端比B端高,涵洞中的水由A端流向B端B涵洞B端液体压强大于A端液体压强,涵洞中的水从B端流向A端C涵洞B端液体压强等于A端液体压强,涵洞中的水不流动D涵洞B端液体压强大于A端液体压强,涵洞中的水不流动例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
3、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A. B. C. D.h练习3.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A低于B管中的水面 B高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例4.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有阀门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关于管内液面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管内液面与容器内液面不相平B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C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D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练习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
4、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例5.如图所示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c液体,且c=1/2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A. B. C. D.L练习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下册 9.3 连通器 考点 新版 教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