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布氏杆菌病临床学PPT课件.ppt
《最新布氏杆菌病临床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布氏杆菌病临床学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布氏杆菌病临床学布氏杆菌病临床学一 、概述v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布氏菌病,俗称波浪热、懒汉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点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易复发,易变成慢性。地方病 地方性传染病v致病因子:为化学因子、微量元素v传染性:不传染v地方性:非常明显v无有动物、媒介昆虫参与,仅限于人类致病因子:病原微生物 传染性:可传染地方性:有大多为人畜共患,可导致流行v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v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细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
2、重要物质。二、病原学 1、形态特征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小球杆菌,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绵羊副睾型。但仅前4型对人类致病,另2型对人的感染国内外均无报道。各型之间有交叉免疫。我国流行主要为羊种菌,致病力强,临床症状重,常引起爆发流行。2、抵抗力 在外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如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在皮毛中可存活34个月,在乳制品中也可存活数周至数月。但对光、热、及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照射1020分、湿热60度半小时左右、3%的漂白粉都可将其杀灭。三、流行病学特点v国内外疫情流行概况国内外疫情流行概况v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全世界 v 200多个国家
3、和地区中已有160v 多个存在人畜共患布鲁氏菌 v 病。我 国多见于内蒙、东北,v 西北等地 区,流行区在发病高 v 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v 状暴发流行。v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v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1、流行特征 本病为地方性传染病,多见于牧区,感染菌型为羊种菌,感染人群以牧民、兽医、屠宰工人、皮毛加工业的人群为多。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发,发病季节在24月份,男女之比为4:1。2、传染源 主要为病畜,以羊为主,牛猪次之,狗猫鹿马
4、少见,病人虽可成为传染源但极少发生。3.传播途径:v经皮肤粘膜感染:经皮肤粘膜感染:v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是主要的传播途经。在接羔、宰杀、剥皮、挤奶、皮毛加工等过程中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如圈舍、草场感染。经消化道感染经消化道感染喝生奶、喝生奶、吃生拌肉或半熟的肉;吃生拌肉或半熟的肉;饮用被病畜流产物、排泄物污染的水。饮用被病畜流产物、排泄物污染的水。经呼吸道、眼结膜感染(较少见)经呼吸道、眼结膜感染(较少见)吸入带有布鲁氏菌的飞沫、尘埃,如工作于吸入带有布鲁氏菌的飞沫、尘埃,如工作于皮毛加工业车间内,生产布鲁氏菌苗、冻干菌皮毛加工业车间内,生产布鲁氏菌苗、冻干菌种过程中,畜圈
5、内牲畜活动,尘埃飞扬。种过程中,畜圈内牲畜活动,尘埃飞扬。4、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但不稳固,再次感染几率为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具有高度的职业性为本病的特点。四、发 病 机 制v 布氏菌经皮肤黏膜入侵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生长繁殖进入血液菌血症释放内毒素毒血症临床症状 神经系统 炎 变态反应 肉芽肿 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进入肝、脾、骨髓、肾等器官繁殖形成新病灶不断释放内毒素波浪热 _v 本病的病理变化极为广泛,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都可能被侵犯。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都可发生病变,易形成慢性。五、临床表现v1、潜伏期 一般1-
6、3周,最短3天,少数患者最长可达1年以上。根据病程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慢性期又分为慢性期活动型及相对稳定型。2、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病程在3个月内为急性期,3-6个月为亚急性期。临床分期v急性期(起病三个月以内)有高热、明显症状和体征,并出现血清学强阳性反应。v亚急性期(起病三个月至一年)有低热和其他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反应和皮肤变态试验阳性。v慢性期(起病一年以上)体温正常,有症状和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和皮肤变态反应阳性。v残余期: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较为固定或因气候而变化,劳累过度而加重。但久病后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牛种型病例易表现为慢性,羊种型和猪种型病例病情较重,
7、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本病有逐渐轻化的趋势,可能与预防接种及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有关。临床症状:起病缓慢 发热:典型热型为波状热 多汗、全身乏力 关节疼痛:常呈游走性,累及大关节,可见红肿,不对称,剧痛。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腰痛、胸及坐骨神经痛。偶可见脑炎、脑膜炎等。v生殖系统症状:男性可发生睾丸炎,多为单侧,压痛明显。女性可有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可引起痛经、闭经及流产。v 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区疼痛、肉芽肿、硬化、脓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可自行消散。v患者大多起病缓慢,常有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肌肉痛疼、头晕头痛等类似重感冒的症状。时间持续约35天。但也有约1
8、0%27%的病人呈急骤起病,表现为寒战、高热、多汗、关节疼痛等。本病急性期的主要症状有:1.急性期 v发热 典型病例热型呈波浪状,体温逐日升高,达高峰后缓慢下降,热程约23周,间歇数日至2 周,又发热再起,如此反复数次。但据统计如此典型热型者仅占15%左右。v其他可表现为低热(约占42%)、不规则热(约占15%)。另外较少见的热型有弛张热、稽留热等。发热前多伴有畏寒或寒战。高热病人神志多清楚,部分病人还可下床活动,热退后反觉症状加重,抑郁寡欢,软弱无力。v波浪热:布氏杆菌侵入人体淋巴管局部淋巴结原发灶入血,出现菌血症、毒血症。v布病不易根治的原因:病原菌主要再细胞内繁殖,抗菌药物和抗体不易进入
9、。v多汗 为本病突出的症状,多与发热相伴,亦有部分病人处于间歇期时出现此症状。大汗多于夜间或凌晨热退时出现,汗味酸臭,浸湿衣裤,甚至影响睡眠。大多数病人感汗后体温下降,体弱无力,有虚脱感,尤其是大汗后。v乏力:几乎所有布病患者都有此症状。v关节痛 约76%的患者出现关节痛,也是患者最痛苦的症状。急性期与风湿热相类似,可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关节,呈游走性,受累者主要为髋、膝、肩、腕、肘等大关节。非对称性,局部可有红肿,偶有化脓。疼痛呈锥刺样、或钝痛,剧烈时患者辗转不安,服一般镇痛药不能奏效。v此外尚可见局限性肿胀如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等。在慢性期病变多局限,疼痛固定于某一关节。肌肉尤其是下肢肌
10、肉及臀部肌肉疼痛明显,重者呈痉挛性痛。v泌尿生殖系症状 男性患者常有睾丸炎(约20%-40%)、附睾炎,而出现睾丸肿痛,多为单侧。个别病人可有鞘膜积液、肾盂肾炎。女性病人可表现为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但人类流产者少。v其他 坐骨神经、腰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均可因神经根受累而引起疼痛。脑膜脑脊髓膜受累可引起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v其他还可见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如红斑、紫癜或斑丘疹,部分病人出现顽固性咳嗽,白色泡沫痰、鼻出血、便血等。1、皮疹:急性期患者可出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不长。还可见到出血疹、水疱疹、脓疱疹等。少数患者可有皮下出血性紫癜。2、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
11、淋巴结肿大。分局限性或多发性淋巴结炎。个别淋巴结化脓者可从脓液中分离到布鲁氏菌。主要体征主要体征v3、骨关节病变:骨关节损害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多见于慢性期。关节肿大,多数由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滑囊炎和腱鞘炎等病变引起。v4、肝脾肿大:国内资料显示:急性期肝肿大占21%;脾肿大占10%;慢性期肝脾肿大占4%;质较软,可出现黄疸。v5、软组织肿胀:各期均可见。如筋膜、腱膜、关节囊等部位,形成蜂窝组织炎或纤维组织炎。2.慢性期 v病程在6个月以上,一般多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直接表现为慢性。特别是牛型病例可无明显的急性期,或急性期症状轻微逐渐发展而来。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
12、不典型,表现多种多样。v慢性期活动型者,具有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亦可长期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类似神经官能症,也可表现为神经痛、关节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重要关节可强直变形。非特异性症状 类似神经官能症,如乏力、多汗、头痛、抑郁、烦躁、失眠、全身疼痛。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分离症状、转换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器质性损害 关节肌肉可持续性钝疼、强直、挛缩,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疼、脑膜刺激症,心肌炎、支气管炎、贫血、营养不良等表现v有些病人表现为多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如骨骼肌反复不定的疼痛,迁延不愈
13、;晚期发展为关节强直、肌腱萎缩、畸形甚或瘫痪;神经系统可为神经炎,神经根炎,脑脊髓膜炎;泌尿生殖系统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脉管炎,心内膜炎、心肌炎等;呼吸系统可有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v其他可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视网膜血栓性静脉炎,视神经炎,乳突炎及听神经损伤等。v慢性期相对稳定型者症状体征较固定。功能障碍仅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才加重。但病后体力弱,营养不良,贫血。复发较常见(6%10%),一般在3 个月内发生。采用抗生素治疗后复发率反见增高。v目前认为布氏杆菌为细胞内寄生,不易为抗生素杀灭或抗生素应用疗程不够。各种布氏杆菌中,牛型布氏杆菌感染易致慢性
14、化,羊型和猪型布氏杆菌感染病情较重。但近年来本病有逐渐轻型化趋势,可能与预防接种及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有关。七七 、诊断诊断v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有:v(1)流行病学资料主要依据职业和接触史。对本病的诊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是否到过流行地区及居住史,或与病畜接触史,进食过未严格消毒的乳制品或病畜肉、内脏。另外从事的职业也有参考意义。v(2)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发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v男性睾丸肿大疼痛,女性有卵巢炎及子宫内膜炎。另外常有腰骶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等痛。v(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查。v1)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可达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杆菌 临床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