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学研究选题与文献回顾PPT课件.ppt
《最新心理学研究选题与文献回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心理学研究选题与文献回顾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研究选题与文献回顾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问题的意义“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爱因斯坦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1、个人的观察和深度思考举例: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是个自行车迷。研究美国自行车竞赛联合会的比赛记录时发现集体项目的成绩优于个人比赛成绩。(一个好奇、一个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人的行为动力渊源问题(当代社会促进论的原型)。“其他人的行为是一个刺激因素”。如果这个结论正确,不仅适用于自行车比赛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活动。(选
2、择问题)为了验证,设计了一项绕线实验。选择40个儿童,其中一部分自己单独绕线,另一部分在一起比赛绕线。(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一起比赛的孩子比单独的孩子绕线的速度要快的多。二、研究问题的来源2、社会生活现实 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社会事件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比如:对于生活在城市社区的人们来说,居住在单元楼房,安个防盗门,出门锁门,回家开门,邻里之间很少串门等等。当从认识和理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这一目的的出发,自己提出一些“为什么”的时候,就会从这些很熟悉、很普遍、很一般的现象中,抽出诸如“城市居民居住方式与邻里关系研究”、“城乡社区邻里关系比较研究”这样一些
3、值得探讨的社会问题来。二、研究问题的来源3、阅读文献 学术著作、教科书、专业杂志、学习笔记、谈话记录等。即使通过文献发现问题来源,也需要留心和思考。具体来说:阅读各种文献时,始终带着审视的、提问的、评论的眼光,不要过于“恭敬地”、“崇拜地”和盲目地接受文献上所说的一切。进行广泛的联想。二、研究问题的来源4、与他人交流老师、学术同行、学生二、研究问题的类型1、以前被研究过的问题或对象,随着时间的延伸,问题出现新的特征或状态。如信息技术对管理行为的影响2、以前被研究过的问题或对象,是属于另外的空间里的,在另外一个空间还成立吗如以往是美国的研究,在中国成立吗3、所关注的研究问题是以前从未被研究过的,
4、或是被“遗漏”的4、以前被研究过,但结论有错误,有必要重新研究5、直接研究“研究方法”第二节 选题的标准与技巧 选题时做好科学研究的前提,要选好题,首先要衡量一下研究的条件与实力;其次要考虑课题本身的价值、难度和生命力。n1、重要性n2、创造性n3、可行性n4、合适性选题的标准重要性 在众多可供选择的问题面前,评价一项心理学研究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等于问自己:该问题有没有用途?有什么用途?有多大用途?两方面:理论上:提高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过程、社会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应用上:促进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管理、提出社会政策。越有用途、用处越多、用处越大,就越是值得研究。选题的标准创造性 创造性(创
5、新性、独特性)(Creativity of Innovation):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每一项具体研究必须能够在某方面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 认识,提供新知识,而不能总在同一个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最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是那种全新的、前人没有做过的问题。即“填补空白”。但世上基本已经没有那种“尚未开垦的处女地”。选题的标准创造性 所以,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所谓创造性,是指:该问题在研究思路、研究的角度、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或几个方面,有自己独到、新颖的地方。比如:已有“大城
6、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研究”。“中小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研究”“大城市青年结婚仪式选择研究”“大城市青年择偶标准研究”选题的标准可行性 可行性(Feasibility):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造性的问题,越是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即可行性往往很差。主观限制:研究者自身方面的限制,如,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性别、年龄、语言、体力。比如:年轻的男性大学生-“离婚妇女的心理冲突与调适研究”选题的标准可行性 客观限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限制,如研究时间不够、经费不足、有关文献无法获得、有关对象单位不予配合和支持、
7、问题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问题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违背被研究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比如:“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研究”-公安局、监狱、看守所等。选题的标准合适性 合适性(Suitability):所选择的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个人特点:对该研究的兴趣;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与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比如:作为大学生研究者,“目前大学生的婚姻观”-“目前青年工人的婚姻观”。选题的技巧n一、研究的题目要小、问题要具体所选的问题要落到具体的子问题上,切忌大而泛的题目。“企业战略研究”“中国管理的出路问题研究”选题的技巧n二
8、、要让所选择的题目“落地”指要把所研究的问题落到可以考察的具体的单位或具体的人群上,或者落到可以实验的具体问题上。“消费者行为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某类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转化研究问题的转化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n为什么要使研究问题明确化?在实际选择一项研究问题时,对于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情况: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宽泛的、比较笼统的、比较模糊的问题领域。上一节谈到的问题,实际上还不是真正实施研究的问题。研究问题明确化:将最初的、粗略的、一般性的问题转变为焦点集中、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的含义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的含义:通过对研究问题
9、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比如:“我国社会中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农村青年的价值观研究”、“当前我国社会中的家庭问题研究”等是问题领域或主题,而不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的方法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主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研究”“家庭关系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原因研究”比如:“农村青年的价值观研究”(主题)。“某省青年农民的生育观研究”“家庭结构与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清楚
10、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注意的几点:1.问题陈述必须清楚明白,最好能用变量的语言,且采用提问的形式。如:“变量A与变量B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陈述必须至少包含两个变量。如:“看电影的频率与看电影的动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即问题必须产生不止一种回答。如:频率与动机,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第四节 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 文献回顾(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对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在研究报告中必须包含这一内容,可见其重要性。文献回顾对问题的选择有着密切联系文献回顾对问题的选择有着密切联系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心理学 研究 选题 文献 回顾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