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小学教育目标与内容.ppt





《四章小学教育目标与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章小学教育目标与内容.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章小学教育目标与内容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第一节第一节 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目标v小学教育目标概述小学教育目标概述v小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小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v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一、小学教育目标概述一、小学教育目标概述v小学教育目标的含义小学教育目标的含义v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v小学教育目标的功能小学教育目标的功能小学教育目标的含义小学教育目标的含义l小学教育目标指的是,小学教育应达到的预期学
2、习小学教育目标指的是,小学教育应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结果。l小学教育目标可具体表现为小学教育目标可具体表现为“官方官方”、“学校学校”、“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家长”和和“学者学者”的小学的小学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小学教育目标的特点l全面性全面性 小学教育目标旨在对每一位小学生进行小学教育目标旨在对每一位小学生进行“养身育心养身育心”,以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即面向以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l个体性个体性 小学教育以促进小学生的自身完善和发展为目标,既内小学教育以
3、促进小学生的自身完善和发展为目标,既内蕴着个人本位的教育目标,也涵盖了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蕴着个人本位的教育目标,也涵盖了社会本位的教育目标。即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即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促进学生个体发展。l升学性升学性 小学教育需要满足小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的基本需要,小学教育需要满足小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的基本需要,让每一位小学生为升入初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即为升入初中让每一位小学生为升入初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即为升入初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导向功能导向功能 小学教育目标为小学教育规定了特定的目标,并依小学教育目标为小学教育规
4、定了特定的目标,并依此来引导小学教育向这一目标发展此来引导小学教育向这一目标发展。激励功能激励功能 小学教育目标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小学教育目标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动机,激发师生的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学动机,激发师生的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造性。标准功能标准功能 标准功能是指小学教育目标是开展小学教育活动和标准功能是指小学教育目标是开展小学教育活动和评价小学教育状况等的基本标准。评价小学教育状况等的基本标准。二、小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二、小学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的v教育目的是关
5、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教育目的是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一般而言,教育目的比较宏观、概设想或规定。一般而言,教育目的比较宏观、概括、抽象,通常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对教育产生括、抽象,通常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对教育产生作用。作用。v“教育目的观教育目的观”存在存在“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和和“社会本社会本位论位论”以及以及“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和“科学主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义教育目的观”的论证。的论证。v教育目的具有与时俱进性教育目的具有与时俱进性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v所所谓谓教教育育方方针针,是是国国家家在在一一定定时时期期根根据据国国
6、情情,借借鉴鉴国国际际教教育育发发展展的的经经验验,适适应应社社会会政政治治、经经济济和和科科技技发发展展及及受受教教育育者者发发展展的的需需要要,提提出出的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或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或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v教育方针规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方针规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v教育方针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方针中包含着教育目的,发挥着教育教育方针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方针中包含着教育目的,发挥着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双重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二者通用,融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双重作用。而且,在更多的情况
7、下,二者通用,融为一体。但是,严格说来,二者是为一体。但是,严格说来,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201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2010201020102010年)提出:年)提出:全面贯彻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v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
8、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具体质量规格。v当教育目的指向特定的学校或特定的教育阶段时,当教育目的指向特定的学校或特定的教育阶段时,它就得到了具体化,就变成了目标。它就得到了具体化,就变成了目标。v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演进不断变化。培养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演进不断变化。小学培养目标v国家层面的阐述v学校层面的阐述v教师层面的阐述v学者层面的阐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v课程目标主要用来描述一门课程和规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用来描述一门课程和规定一门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主要涉及特定科目、学科或学习领预期学习结果,主要涉及特定科目、学科或
9、学习领域在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域在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v点击此处下载全部课程标准v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3.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4.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5.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6.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7.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9.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1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1.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12.义务教育初中
10、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14.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15.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16.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17.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18.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19.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v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表现为学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表现为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育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年教学目标、学期教育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三、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三、小学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v全
11、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整合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整合v理想目标对现实困境的超越理想目标对现实困境的超越v从外在目标到内在理念的转化从外在目标到内在理念的转化(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整合(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整合v对全面发展的常见误解对全面发展的常见误解v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v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对全面发展的常见误解对全面发展的常见误解 人的全面发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人的全面发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而且还会阻碍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而且还会阻碍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v全面
12、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v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动力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动力v如何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 为什为什么?么?(二)理想目标对现实困境的超越(二)理想目标对现实困境的超越v目前存在着迎合现实的惯性思维目前存在着迎合现实的惯性思维v从从“迎合迎合”现实到现实到“超越超越”现实现实从从“迎合迎合”现实到现实到“超越超越”现实现实 如何超越现实?如何超越现实?形成超越的理性认识:深入分析形成超越的理性认识:深入分析“考试考试”、“应试应试”与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关系。的关系。生成超越的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方法是合理的、生成超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目标 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