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道感染(1)说课讲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儿泌尿道感染(1)说课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泌尿道感染(1)说课讲解.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儿泌尿道感染(1)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1、易感因素、易感因素 (1)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被压扁、扭曲,发生尿潴留而易感染;女孩尿道短,尿道口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男孩包皮较长、包茎,易于积垢而上行性感染。(2)小儿泌尿系统畸形多见,如后尿道瓣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各种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水、肾囊肿等,常造成尿潴留有利于细菌生长。(3)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泌尿道感染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膀胱输尿管返流可为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所致。婴儿的发病数较高,随年龄增长而渐缓解。另外排尿功能障碍如神经性膀胱、不稳定膀胱和非神经性膀胱也易致泌尿道感
2、染 (4)其他如泌尿道器械检查、留置导尿管、不及时更换尿布、蛲虫症、机体防御能力低下如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分泌型IgA缺乏等均易致泌尿道感染。2、致病原:、致病原:多数细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占首次感染的80%。其次为克雷白杆菌、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阳性菌较少见,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见于全身败血症。3、感染途径:、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是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途径;血源性感染通常可为全身败血症的一部分,主要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慢性菌血症患儿,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脑室-心房分流等也可致血源性感染。泌尿系邻近组织
3、感染和肾周脓肿,阑尾脓肿和盆腔炎症等可直接蔓延引起泌尿道感 染。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急性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 病程多在病程多在6 6个月以内个月以内。(1)新生儿:多由血行感染引起。以全身症状为主,轻重不一。可为无症状型细菌尿,或呈严重的败血症表现,表现为发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拒奶、腹泻、黄疸、嗜睡和惊厥等。(2)婴幼儿: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儿有尿路刺激症状,还可引起顽固性尿布皮炎。(3)年长儿:表现与成人相似,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全身症状轻。上尿路感染多有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发
4、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有时也伴有尿路刺 激症状。2、慢性尿路感染、慢性尿路感染 病程多在病程多在病程多在病程多在6 6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个月以上。个月以上。轻者无明显症状,可间断出现发热、脓尿或发热、脓尿或菌尿菌尿,反复发作者有贫血、乏力、腰痛、生长发育迟缓,重者肾实质损害,出现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或白细胞成堆、白细胞管型有诊断意义。但也可正常,尤其对于新生儿。(2)尿涂片找细菌 取一滴混匀新鲜尿置玻片上烘干,革兰氏染色,每油镜视野1个,有诊断意义(3)尿细菌培养 清洁中段尿清洁中段尿,菌落计数超过1010
5、万万/ml/ml可确诊,菌落计数在可确诊,菌落计数在110110万万/ml/ml,男性有诊断意义,女性为可疑。少于少于1 1万万/ml/ml或多种杂菌生或多种杂菌生长时,则尿液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长时,则尿液污染的可能性较大。(4)影像学检查 反复感染或迁延不愈者应进行,以观察有无泌尿系畸形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常有:B B超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加断层摄片、排泄性膀超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加断层摄片、排泄性膀胱造影、肾核素造影、胱造影、肾核素造影、CTCT扫描扫描等。个案护理个案护理【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姓名:周豫双姓名:周豫双 住院号:住院号:201610820201610820 性别:女性别:女 年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泌尿 感染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