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案(共5页).doc





《元素周期律教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教案(共5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2节 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划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2、掌握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相关知识点回顾】287+171、原子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 层,最多的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 个)。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2、右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化学反应中这种 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学习过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2、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 2、表示方法:电子层(n)1234567对应符号 3、排布规律:按能量由 到 ,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第1层最多只能排_个电子 第2层最多排_个电子 除K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能有_个(K层最多有_个)练习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277+16293+142821229+1128+9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26+828+11287+17288+17 二、元素周期律填写教材P1415表格,然后思考
3、与交流如下问题:1、化合价的递变规律分析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在120号元素中,同一元素化合价有以下量的关系: 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负价= 。 金属元素无 价(除零价外,);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 元素; O、F无正价。2、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分析原子半径的数据变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半径逐渐 。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半径逐渐 。小结: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一般情况下(稀有气体除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则半径
4、, “层多径大” 如:Li Na K Rb Cs;I Br Cl F;Na Na+电子层数相同时,再看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越大,则半径 ,“序小径大” 如:Na Mg Al ; F O N C ;(Na+) r(F-) 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同种元素)时,再看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半径 ,如 Cl Cl- 【重要的规律方法】() 比较微粒半径大小:三看: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核外电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对于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 原子半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电子层数相同,每一层的电子书也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序
5、小径大” 如 O2- F- Na+ Mg2+ Al3+;S2-Cl-K+ Ca2+【练习】:3、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 )Ab+n+2 Bb+n2 Cbn2Dbn+2【思考:】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将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呢?电子层数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元素原子半径数据科学探究2:元表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3、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完成课本第15页“科学探究
6、”1和2中实验内容,并填写课本中表格。归纳结论1从以上实验得知,钠、镁、铝三种金属化学活泼性(金属性)顺序为 ,判断的依据是:Na、Mg、Al与水或酸反应越来越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NaOH Mg(OH)2 Al(OH)3,故金属性逐渐 。小结: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程度(越易置换出氢气,说明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性 )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金属性 的置换金属性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位置越靠前,说明金属性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对应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 )(2)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阅读课本第1
7、6页“科学探究”3中的内容表格,归纳结论2Si、P、S、Cl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 ;Si、P、S、Cl四种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它们的稳定性依次 ;Si、P、S、Cl的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大小为H2SiO3 H3PO4 H2SO4 HClO4,故非金属性逐渐 。小结: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与H2化合越容易,说明非金属性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 ) 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非金属性 的置换非金属性 的)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的强弱(对应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
8、越弱,非金属性 小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即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课堂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 变化;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变化;元素化合价呈现 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呈现 变化;4、元素周期律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 内容:元素的性质中要指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原子半径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练习4、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素周期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