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氮营养》PPT课件.ppt





《《植物氮营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氮营养》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缺氮缺氮第二章第二章 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 本章重点内容:本章重点内容:q 氮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与对植物生长发氮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与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育有何影响;q 主要氮肥种类的性质和合理施用技术。主要氮肥种类的性质和合理施用技术。q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途径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途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的氮素营养第二节第二节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第三节第三节 氮肥的有效施用氮肥的有效施用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的氮素营养氮的含量与分布氮的含量与分布氮的营养作用氮的营养作用植物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缺氮及
2、过量的症状与危害植物缺氮及过量的症状与危害含量含量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0.3%-5%,而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而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种类:大豆种类:大豆玉米玉米小麦小麦水稻水稻器官:叶片器官:叶片子粒子粒茎秆茎秆苞叶苞叶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相同。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形态和分布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形态和分布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的氮素营养作作 物物器器 官官含氮含氮(N,%)水水 稻稻籽籽 粒粒1.3-1.8茎茎 秆
3、秆0.5-0.9小小 麦麦籽籽 粒粒2.0-2.5茎茎 秆秆0.4-0.6棉棉 花花种种 子子2.8-3.5纤纤 维维0.28-0.33茎茎 秆秆1.2-1.8油油 菜菜种种 子子4.0-4.5茎茎 秆秆0.8-1.2豆料作物豆料作物籽籽 粒粒4.0-6.5茎茎 秆秆0.8-1.4 若干农作物体内的含氮量若干农作物体内的含氮量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形态和分布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形态和分布形态:形态:无机态氮无机态氮低分子量有机态氮低分子量有机态氮高分子量有机态氮高分子量有机态氮(氨基酸,酰胺,胺)(氨基酸,酰胺,胺)(蛋白质,核酸)(蛋白质,核酸)分布:分布:由于由于氮
4、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强,其氮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强,其分布是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动分布是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动。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间间约有约有70%70%的氮可从较老的的氮可从较老的组织和叶片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嫩器官中组织和叶片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嫩器官中被再利用;被再利用;成熟期成熟期,茎叶和其它器官中的蛋白质,茎叶和其它器官中的蛋白质则水解为氨基酸、酰胺,转移到种子、果则水解为氨基酸、酰胺,转移到种子、果实、块根、块茎中,重新合成蛋白质。实、块根、块茎中,重新合成蛋白质。注意注意: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的影响。通常和施
5、氮时期的影响。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生殖器官则变动小,但生生殖器官则变动小,但生长后期施用氮肥,则表现长后期施用氮肥,则表现为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为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上升。显上升。二、氮的营养功能二、氮的营养功能蛋白质的组分蛋白质的组分核酸和核蛋白的组分核酸和核蛋白的组分叶绿素的组分叶绿素的组分酶的组分酶的组分维生素的组分维生素的组分生物碱的组分生物碱的组分植物激素的组分植物激素的组分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供氮对马铃薯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供氮对马铃薯伤流液中细
6、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细胞分裂素含量(细胞分裂素含量(mol)连续供氮连续供氮 连续不供氮连续不供氮天天0 196 1963 420 266 561 17氮氮对对植植物物生生命命活活动动以以及及作作物物产产量量和和品品质质均均有有极极其其重重要的作用。要的作用。合合理理施施用用氮氮肥肥是是获获得得作作物物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高产优质的有效措施。生产与实践生产与实践三、植物氮的吸收与同化三、植物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吸收氮的形态植物吸收氮的形态NONO3 3-N-N 的吸收与同化的吸收与同化NHNH4 4-N-N 的吸收与同化的吸收与同化CO(NHCO(NH2 2)2 2-N-N 吸收与同化吸收与同化
7、NO NO3 3-N-N和和 NH NH4 4+-N-N营养作用的比较营养作用的比较(一)(一)植物吸收氮素的形态植物吸收氮素的形态主要是主要是NHNH4 4+、NONO3 3-,少量可溶性有机含氮小分子化合物,少量可溶性有机含氮小分子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尿素,等。如:氨基酸、酰胺、尿素,等。生产实践中生产实践中 在在旱旱地地农农田田中中,硝硝态态氮氮是是作作物物的的主主要要氮氮源源。由由于于土土壤壤中中的的铵铵态态氮氮通通过过硝硝化化作作用用可可转转变变为为硝硝态态氮氮。所所以以,作作物物吸吸收收的的硝硝态态氮氮多于铵态氮。多于铵态氮。(二)NHNH4 4-N-N 的吸收与同化的吸收与
8、同化NHNH4 4-N-N 的吸收的吸收NHNH4 4-N-N 的同化的同化1 1、NH NH4 4+-N-N的吸收的吸收NH4+的的吸吸收收与与H+的的释释放放存存在在着着相相当当严严格格的等摩尔关系的等摩尔关系(et al,1978)。水稻幼苗对水稻幼苗对NH4+的吸收与的吸收与H+释放的关系释放的关系NH4+的吸收的吸收 H+的释放的释放(mol/L)(mol/L)158158184184174174145145149149183183166166145145质膜上质膜上NH4+脱质子作用的示意图脱质子作用的示意图外界溶液外界溶液NH3质质膜膜细胞质细胞质NH4+H+1.NHNH4 4-
9、N-N 的吸收的吸收方式:主动或被动方式:主动或被动pHpH:下降:下降酮戊二酸酮戊二酸氨氨谷氨酸谷氨酸各各种种新新的的氨氨基基酸酸酮酸酮酸酰胺酰胺氨氨还原性胺化作用还原性胺化作用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2.NHNH4 4-N-N 的同化的同化同化过程同化过程谷氨酸谷氨酸 NH3 ATP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 ADP Pi 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谷氨酰胺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2e-2H+2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 谷氨酸谷氨酸+-含氧酸含氧酸 -氨基酸氨基酸+-酮戊二酸酮戊二酸 转氨酶转氨酶-氨基酸氨基酸 二肽二肽 多肽或蛋白质多肽或蛋白质 2.NHNH4 4-N-N 的同化
10、的同化2.NHNH4 4-N-N 的同化的同化部位:部位:根系根系受体:受体:呼吸作用产生的呼吸作用产生的a-a-酮戊二酸酮戊二酸产物:产物:氨基酸(谷氨酸),在转氨氨基酸(谷氨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转氨基,形成新的氨基酶的作用下转氨基,形成新的氨基酸(蛋白质)。酸(蛋白质)。过多的过多的NHNH3 3,可形成酰胺(谷氨酰胺,可形成酰胺(谷氨酰胺,天门冬酰胺),天门冬酰胺),NH NH3 3避免毒害避免毒害(三)NONO3 3-N-N 的吸收与同化的吸收与同化NONO3 3-N-N的吸收的吸收NONO3 3-N-N的同化的同化1.1.NONO3 3-N-N的吸收的吸收主动过程,根际主动过程,根
11、际pHpH上升,上升,NONO3 3-N-N受环境影响大受环境影响大介介质质pH显显著著影影响响植植物物对对NONO3 3-N-N的的吸吸收收。pH值升高,值升高,NONO3 3-N-N的吸收减少;的吸收减少;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硝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硝酸盐还原成还原成亚亚硝酸盐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还原成氨氨。2、NO3-N的同化的同化NO2_NO3_NH31 1)NONO3 3-N-N还原为还原为NONO2 2-N-N部位:部位:细胞质细胞质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Ni
12、trate ReductaseNitrate Reductase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FAD),细胞细胞色素和钼为辅酶,色素和钼为辅酶,由由NADPANADPA(或(或NADH)NADH)作为电子供体作为电子供体耗能和质子耗能和质子ATPATP和和H H+产生产生OH-OH-排出,排出,pHpH上升。上升。2 2)NONO2 2-N-N 还原为还原为NHNH3 3-N-N部位:部位:叶绿素叶绿素(叶绿体)(叶绿体)亚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 :依赖于光照,依赖于光照,产生产生OH-OH-排出,排出,pHpH上升上升。NR硝酸还原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氮营养 植物 营养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