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杜甫诗歌鉴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关杜甫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杜甫诗歌鉴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杜甫诗歌鉴赏 杜甫江汉【内容】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赏析】: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杜甫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
2、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 【赏析】: 曹霸是盛唐闻名画马大师,安史之乱后,潦倒漂泊。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杜甫和他在成都相识,非常怜悯他的遭受,写下这首丹青引。 诗起笔洗炼,苍凉。先说曹霸是魏武帝曹操之后,如今削籍,沦为寻常百姓。然后宕开一笔,颂扬曹霸祖先,曹操
3、称雄中原的业绩虽成往史;但其诗歌的艺术造诣超群,辞采奇妙,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开头四句,抑扬起伏,跌宕多姿,大气包举,统摄全篇。清诗人王士禛非常赞许,称为“工于发端”(渔洋诗话卷中)。 接着写曹霸在书画上的师承渊源,进取精神,刻苦看法和高尚情操。曹霸最初学东晋卫夫人的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只恨不能超过王羲之。他一生沉醉在绘画艺术之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诗人笔姿敏捷,“学书”二句只是陪笔,有意一放:“丹青”二句点题,才是正意所在,写得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开元”以下八句,转入主题,高度赞扬曹霸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开元年间,曹霸应诏去见
4、唐玄宗,有幸屡次登上南薰殿。凌烟阁上的功臣像,因年久褪色,曹霸奉命重绘。他以生花妙笔画得活灵活现。文臣头戴朝冠,武将腰插大竿长箭。褒国公段志玄、鄂国公尉迟敬德,毛发飞动,神采奕奕,仿佛呼之欲出,要奔赴沙场鏖战一番似的。曹霸的肖像画,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表现了超群的技艺。 诗人一层层写来,在这里,画人仍是衬笔,画马才是重点所在。“先帝”以下八句,诗人细腻地描写了画玉花骢的过程。 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有一天,玉花骢牵至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扬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绽开白绢当场写生。作画前曹霸先奇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挥而就。那画
5、马奇妙雄峻,好象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一段文字倾注了热情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之极。“玉花”以下八句,诗人进而形容画马的艺术魅力。 榻上放着画马玉花骢,乍一看,似和殿前真马两两相对,昂首矗立。诗人把画马与真马合写,实在高妙,不着一“肖”字,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画马的逼真传神,令人真假莫辨。玄宗看到画马神态轩昂,非常兴奋,含笑督促侍从,赶快赐金奖赏。掌管朝廷车马的官员和养马人都不胜感慨,怅然若失。杜甫以玄宗、太仆和圉人的不同反应渲染出曹霸画技的
6、高妙超群。随后又用他的弟子、也以画马出名的韩幹来作反衬。 诗人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以浓墨彩笔铺叙曹霸过去在宫廷作画的盛况;最终八句,又以苍凉的笔调描写曹霸如今流入民间的落泊境况。“将军善画盖有神”句,总收上文,点明曹霸画艺的精湛绝伦。他不轻易为人画像。可是,在战乱的动荡岁月里,一代画马宗师,流落飘泊,竟不得不靠卖画为生,甚至屡屡为寻常过路行人画像了。曹霸走投无路,遭到流俗的轻视,生活如此穷苦,世上没有比他更贫困的了。画家的辛酸境遇和杜甫的坎坷蹭蹬又何其相像!诗人内心不禁引起共鸣,感慨万分:自古负有盛名、成就杰出的艺术家,往往时运不济,困顿缠身,郁郁不得志!诗的结句,推开一层讲,以此宽解曹霸,同时
7、也聊以自慰,饱含对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愤慨。 这首诗在章法上错综绝妙,诗中宾主分明,对比剧烈。如学书与学画,画人与画马,真马与画马,凡马与“真龙”,画工与曹霸,韩幹与曹霸,从前之盛与今日之衰等等。前者为宾,是绿叶,后者为主,是红花。绿叶扶红花,烘托衬托,红花见得更为突出而显明。在诗情发展上,抑扬起伏,波澜层出。前四句写曹霸的身世,包含两层抑扬,摇曳多姿。“至尊含笑催赐金”句,将全诗推向高潮,一起后紧跟着一跌,与末段“途穷反遭俗眼白”,又形成尖锐的对比。诗的结构,一抑一扬地波浪式绽开,最终以抑的沉郁调子结束,显得错综改变而又多样统一。在结构上,前后呼应,首尾相连。诗的开头“于今为庶为清门”与结尾“
8、世上未有如公贫”,一脉贯穿,构成一种悲慨的主调与苍凉的气氛。中间三段,写曹霸画人画马的盛况,与首段“文采风流今尚存”句相照应。 杜甫以丹青引为题,热忱地为画家立传,以诗摹写画意,评画论画,诗画结合,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把深邃的现实主义画论和诗传体的特写融为一炉,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在中国唐代美术史和绘画指责史上也有肯定的相识价值。这在唐诗的发展上未尝不是一种新贡献。 杜甫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赏析】: 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
9、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每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经常是“独宿”。 首联倒装。按依次说,其次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诚如方东树所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奇,也令人叹服。七言
10、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而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妙!但尽管美妙,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她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困难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 “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很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很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
11、苒”者,战乱侵寻也。诗人时常想回到家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家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啊! “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却仍旧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视中天明月,怎能不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还是没法子回到洛阳啊! 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困难,怎能用两句诗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给读者留下了结合诗人的经验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尾联照应首联。作为幕府的参谋而感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杜甫 诗歌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