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必修.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必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必修.ppt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考点一第1页/共66页知识整合第2页/共66页【定义】l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l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核心思想】【目标】l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第3页/共66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代际公平、区际公平人类与环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富人与穷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方法技巧第4页/共66页解
2、题探究第6页/共66页(2013江苏地理)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题组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7页/共66页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解析答案第8页/共66页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解析答案解析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加强生存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结合
3、图及四个选项可知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CD第10页/共66页3.(2014天津文综)右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题组二可持续发展观念解析答案第11页/共66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考点二第13页/共66页知识整合第14页/共66页控制人口规模1n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
4、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n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第15页/共66页转变发展模式2传统经济n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n生产与消费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n影响: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第16页/共66页资源传统生产产品废弃物第17页/共66页资源工业产品废弃物第18页/共66页转变发展模式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n生产与消费方式: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n影响: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第19页/共66页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减少对环境破坏降低原料成本降低污染处理成本产品A产品B下游产业第20页/共66页传统
5、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第21页/共66页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n土地资源: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n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n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n海洋资源: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污染治理第22页/共66页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4n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
6、环境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n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23页/共66页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n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n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
7、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4页/共66页解题探究第25页/共66页(2013福建文综)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第26页/共66页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解析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处于亚热带地区。据此判断该农业模式最适宜的地区。解析答案D第27页/共66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8、()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A.B.C.D.解析该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具有重要作用。B解析答案第28页/共66页方法技巧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
9、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第29页/共66页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科学防御自然灾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基本 内涵 协调 关系 主要 途径 湘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763708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