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ppt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1.心脏电生理学基础 正常心肌膜电位 动作电位主要参与电流 2.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自律性升高 后除极 折返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3.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 降低自律性 减少后除极 消除折返 4.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钠通道阻滞药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3.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钙通道阻滞药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2.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3.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4.快速型心律
2、失常的药物选用。熟悉:1.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2.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了解:1.正常心肌电生理;2.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沈阳最好的妇科医院http:/ 正常心肌电生理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一、正常心肌膜电位一、正常心肌膜电位0相:相:Na+内流。内流。1相:相:K+外流。外流。2相:相:Ca2+内流,内流,K+外外 流,少量的流,少量的Na+内流。内流。3相:相:K+外流。外流。4相:在相:在Na+-K+-ATP酶作用下,酶作用下,离子的转运恢复静息态的离离子的转运恢复静息态的离 子状态。子状态。第一节 正常心肌电生理 二、膜反应性 0相上升最大速率与膜电位水平
3、之间的关系。三、有效不应期 自除极开始到发生可扩布的兴奋心脏正常电活动 and normal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heart 普肯耶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的主要参与电流 The time course of the currents in the action potential of His-Purkinje cells Currents underlying depolarization in SA nodal cells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的参与电流 缓慢型 阿托品或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 快速
4、型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的分类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心律失常的形成 1.心肌自律性增高:4相自动除极速率加快 阈电位下移 最大舒张电位上升 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 发生在2、3相中,与钙内流增多有关。迟后除极 发生在4相,胞内钙多,诱发短暂的钠内流。沈阳最好的妇科医院http:/ forms of abnormal activity,early and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s心肌细胞的早后除极和迟后除极 3.折返形成(折返形成(re-entry)传导障碍:局部有病变可使某分支传导纤维有效不应期缩短或传导减慢也可形成折返 折返形成机制(Uni
5、directional block and reentry)Atrioventricular reentry in the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预激综合征中房室折返环路的形成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1.降低自律性 抑制4相主动除极 促进4相钾外流,增大最大舒张期电 位,使其远离阈电位。降低自律性的方式 Four ways to reduce the rate of spontaneous discharge in automatic tissuesAtrioventricular reentry in the
6、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预激综合征中房室折返环路的形成 2.改变膜的反应性及传导性消除折返 增加膜反应性,取消单向阻滞 减弱膜反应性,变为双向阻滞 3.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 使ERP/APD之比值增大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可延长ERP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可缩短ERP和APD 二、药物分类 分为四类:类钠通道阻滞药 a 适度阻滞钠通道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b 轻度阻滞钠通道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c 明显阻滞钠通道 普罗帕酮 类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胺碘酮 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一、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a 类中度阻断钠内流,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