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动机润滑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润滑系统.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8 8章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概概概概 述述述述8.18.1润滑系统的组成润滑系统的组成8.28.2曲轴箱通风装置曲轴箱通风装置8.38.38.1 8.1 概概 述述8.1.1 8.1.1 润滑系的功用润滑系的功用1.润滑:润滑油可使发动机内部运动零件表面之间的干 摩擦变为液体摩擦,减少零件表面的摩擦、磨 损和功率损失。2.冷却:润滑油经过摩擦表面,带走摩擦副产生的6 14的热量,维持零件正常的工作温度。3.清洗:润滑油冲洗零件表面,带走零件的磨损磨屑和 其他杂质。4.密封:利用润滑油的黏性,使其附在互相运动零件的 表面之间,以提高间隙密封效果。除此以外,润滑油
2、还有防止零件锈蚀的作用。8.1.2 8.1.2 润滑系的润滑方式润滑系的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到零件的摩擦面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的油膜,尽量将两摩擦零件完全隔开,实现可靠的润滑。2.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主要是曲轴和凸轮轴)旋转时飞溅起的或从连杆大头上专设的油孔喷出的油滴和油雾,对摩擦表面进行润滑的一种方式。3.定期润滑 对一些不太重要、分散的以及不易实施液体润滑的部位,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进行润滑。4.自润滑 近年来也有一些发动机采用了含有耐磨材料轴承(如尼龙、二硫化钼等)来代替加注润滑
3、脂的轴承,这种轴承在使用中不需加注润滑脂,故称为自润滑。8.1.3 8.1.3 润滑剂润滑剂润滑剂分润滑油(机油)和润滑脂(黄油)两种。1.润滑油 我国将汽油机润滑油分为6号、10号、15号和低凝(稠化)6D四种牌号,号数越低,润滑油的凝点越低,低凝(稠化)润滑油可以在30左右的严寒地区使用。柴油机润滑油的牌号有8号、11号、14号、11D和14D五种。同样,号数越低,凝点也越低。目前广泛使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黏度等级分类法对发动机润滑油进行分类。SAE黏度级别分为夏季用油和冬季用油两种(称单级机油)。冬季用油的号数后加W,号数越低黏度越小,适合的环境温度越低。如果冬季用油和夏季用
4、油的号数连在一起,则表示冬夏两用润滑油(多级机油)。2.润滑脂8.2 8.2 润滑系统的组成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壳、限压阀及旁通阀、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尺等组成。8.2.1 8.2.1 机油泵机油泵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机油压缩并输送到各摩擦表面。1.1.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有外齿轮式和内齿轮式两种。1)外齿轮式机油泵1机油泵体;2从动齿轮;3滤网;4泵盖;5限压阀;6主动齿轮;7驱动轴外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图外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图11进油腔;进油腔;22主动齿轮;主动齿轮;33出油腔;出油腔;44卸压槽;卸压槽;55从动齿轮;从动
5、齿轮;66机油泵体机油泵体 机油泵主动齿轮由凸轮轴驱动旋转,从动齿轮依图示方向转动,进油腔容积因齿轮向脱离啮合方向旋转而增大,腔内产生一定真空,机油便从进油口进入进油腔。齿轮旋转时,将机油带到出油腔,而出油腔的容积因齿轮进入啮合而减小,油压随即升高,机油便从出油腔被压送到发动机油道。2)内齿轮式机油泵1机油泵体;2主动外齿轮;3从动内齿轮 当主动外齿轮带动从动内齿轮旋转时,在齿轮脱离啮合的一端,进油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吸力,把机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吸入油泵。在齿轮进入啮合的一端,出油腔容积不断减小,油压升高,将机油压出油泵。1322.转子式机油泵 转子齿形齿廓的设计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