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的发现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资料教学教材.ppt





《电子的发现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资料教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的发现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资料教学教材.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的发现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资料 (5)1661年,玻意耳年,玻意耳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元素元素论论,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是元素元素,各种元素存在着不同的,各种元素存在着不同的原子。原子。(6)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7)1811年,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年,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指出分子可,指出分子可以由多个相同的原子组成。以由多个相同的原子组成。宏观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分子,分宏观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分子,分 子则由原子构子则由原子构成成,原子是构
2、成物质的不可分再分的最小颗粒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不可分再分的最小颗粒原子真的不可再分了吗?原子真的不可再分了吗?8 早在早在1858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利用低压气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1876 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后命名为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后命名为阴极阴极射线射线2、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阴极射线是什么呢?阴极射线是什么呢?阴极射线阴极射线 Cathode rayCathode rayJ.J J.J 汤姆孙汤姆孙J.J ThomsonJ.J Thomson1857 18
3、57 19401940英国英国赫兹赫兹 H.Rudolf Hertz H.Rudolf Hertz 1857 1857 18941894德国德国 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高速粒子流高速粒子流”PK重走科学探索路重走科学探索路 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物理学家J.J.J.J.汤姆孙汤姆孙自自18901890年起开始研究,年起开始研究,对阴极射线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实验验证实验验证1.当金属板当金属板D1、D2之间未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在之间未
4、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在屏上屏上P1点。施加电场点。施加电场E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屏上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屏上P2处。由此可以推断阴极射线带有什么性质的电荷?处。由此可以推断阴极射线带有什么性质的电荷?问题问题1:阴极射线带电吗?:阴极射线带电吗?带负电带负电 为使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在平行极板区域应采为使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在平行极板区域应采取什么措施?取什么措施?思考思考思考思考:在平行板区域加一磁场且磁场方向必须垂直纸面向外,在平行板区域加一磁场且磁场方向必须垂直纸面向外,当满足条件当满足条件 时,则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则:时,则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则:.B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
5、其质量之比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比荷比荷q/m,是,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的情况,可以得出组成阴极射线的微粒的比荷。力的情况,可以得出组成阴极射线的微粒的比荷。.B问题问题2:阴极射线中带电粒子的比荷?:阴极射线中带电粒子的比荷?(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模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模型VqEyYDLEdO萤萤幕幕 LD v0P2 阴极射线打在屏上的阴极射线打在屏上的P P2 2点,只要测出粒子打到屏点,只要测出粒子打到屏上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上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由图可知:)由图可知:(2)
6、、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模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模型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18971897年,汤姆孙得出年,汤姆孙得出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说明:说明: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是相同比荷的数值是相同的。这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的。这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质的共有成分。汤姆孙直接测到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证明它的大小汤姆孙直接测到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证明它的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根据它与氢离子的比荷推知,该粒子的与氢离子大
7、致相同,根据它与氢离子的比荷推知,该粒子的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后来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电子电子发现的意义: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电子发现的意义: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传统观念,使人们意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传统观念,使人们意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密立根密立根 (美国)Robert A.Millikan1868年1953年正离子的轰击正离子的轰击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阴极射线阴极射线光电流光电流射线射线电子电子金属受热金属受热热离子流热离子流阴极射线阴
8、极射线 Cathode rayCathode rayJ.J J.J 汤姆孙汤姆孙J.J ThomsonJ.J Thomson1857 1857 19401940英国英国赫兹赫兹 H.Rudolf Hertz H.Rudolf Hertz 1857 1857 18941894德国德国 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高速粒子流高速粒子流”我看到的是:我看到的是:我看到的是:我看到的是:它在电场中不偏转,因此不带电它在电场中不偏转,因此不带电它能穿透薄铝片它能穿透薄铝片 粒子是做不到的粒子是做不到的 但波可以但波可以!我用实验证明了我用实验
9、证明了我用实验证明了我用实验证明了:带负电,且电荷量与质子相同带负电,且电荷量与质子相同速度远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速度远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质量是最轻的原子质量是最轻的原子 1/2000 左右左右WIN带负电,且电荷量与质子相同带负电,且电荷量与质子相同 速度远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速度远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质量是最轻的原子质量是最轻的原子 1/2000 左右左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电子电子正电荷正电荷 汤姆孙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汤姆孙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象布丁中的葡萄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象布丁中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内。干那样镶嵌在内。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10、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枣糕模型”能够能够定性解释原子光谱定性解释原子光谱。“枣糕模型枣糕模型”以汤姆孙为首的英国剑桥学派,在原子物理学上所以汤姆孙为首的英国剑桥学派,在原子物理学上所取得的这些惊人成就,使欧洲大陆上的物理学家都拜倒取得的这些惊人成就,使欧洲大陆上的物理学家都拜倒在他们的脚下。他的学生卢瑟福也接受了汤姆孙的原子在他们的脚下。他的学生卢瑟福也接受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模型,1909年卢瑟福建议其学生兼助手盖革和马斯顿用年卢瑟福建议其学生兼助手盖革和马斯顿用粒子轰击金箔去粒子轰击金箔去验证验证汤姆孙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看,汤姆孙的模型是很成功成功的。解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发现 原子 结构 模型 资料 教学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