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ppt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五章所得税第十五章所得税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2)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3)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差异的确定;(4)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的确认;(5)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会计是从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资产负债表出发,通,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
2、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账面价值与按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会计的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会计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
3、。从资产负债角度考虑,资产的从资产负债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代表代表的是某项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的是某项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总额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总额,而其而其计税基础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就该项资产规定就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1.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2.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3.3.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4、,确定暂时性差异4.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5.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注意:注意: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则和配比原则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自应税经济利益中经济利益中抵扣抵扣的金额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未来使用或最终处
5、置时时,允许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成本-以前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一)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会计:会计: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税收:税收: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税收累计折旧税收累计折旧【例【例20-1】【例20-2
6、】【例题【例题1】大海公司】大海公司2006年年12月月31日取得的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大海公司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2008年年12月月31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10万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8年年12月月31日,日,该固定资产的计
7、税基础为(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万元。A64 B72 C8 D0【答案】【答案】A(二)无形资产(二)无形资产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其他除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按照税法规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定确定的计税成本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异。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除此之外,研究开发用途
8、前发生的支出,除此之外,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支出应予费用化计入损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支出应予费用化计入损益;益;税法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税法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另外,对另外,对于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税法中规定于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期损益的,在按
9、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加计扣除;形成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摊销。销。【例例20-3】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但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但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摊销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摊销【例【例20-4】(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会计: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税收:税收:成本成本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计入所有者权益税法:税法:成本成本【例例20-5】【例例20-6】(四)其他资产(四)其他资产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
11、定不同,企业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础之间存在差异。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期末公允价值会计:期末公允价值税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税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例例【20-7】2.其他各种其他各种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准备(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坏账准备除外)。坏账准备除外)。【例例20-8】【例例20-9】二、负债的计税基础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负债的计税
12、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可税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债(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预计负债【例例20-10】(二)预收账款(二)预收账款【例题【例题2】企业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企业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100万元万元(1)若预
13、收当期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若预收当期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账面价值会计:账面价值=100万元万元税收:计税基础税收:计税基础=100-0=100万元万元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产生暂时性差异。(2)若预收当期已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若预收当期已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账面价值会计:账面价值=100税收:计税基础税收:计税基础=100-100=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P391【例【例20-11】(三)应付职工薪酬(三)应付职工薪酬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应确认应付职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应确认应付职工
14、薪酬,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工薪酬,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其账面价值,即计税基础为零。额为其账面价值,即计税基础为零。【例例20-12】【例题【例题3】2007年年1月月1日,日,B公司为其公司为其100名中层以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人员从2007年年1月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自年,即可自2009年年12月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度获得现金,该增
15、值权应在2011年年12月月31日之前日之前行使完毕。行使完毕。B公司公司2007年年12月月31日计算确定的应日计算确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为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为100万元,假定按税法规定,万元,假定按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007年年12月月31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日,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万元。)万元。A100 B0 C50 D-100【答案】【答案】B(四)其他负债(四)其他负债如企业应交的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
16、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得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之间的差额,即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例【例20-13】三、三、特殊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税基础的确定除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取除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以外,对于某些特殊交易得的资产和负债以外,对于某些特殊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其计税基础的确定中产生的资产、负债,其计税基
17、础的确定应遵从税法规定,如应遵从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过程中取得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由于会计与税收法规对企业合并的划由于会计与税收法规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处理原则不同,某些情况下,分标准不同,处理原则不同,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四、暂时性差异四、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资产暂时性差异资产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
18、基础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负债暂时性差异负债暂时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 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即不能全部抵即不能全部抵扣,差额需纳税。扣,差额需纳税。2、负债账面价值计
19、税基础:即、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即未来期间可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负数,会调增未来纳税税前扣除的金额为负数,会调增未来纳税所得。所得。【例题【例题4】A公司公司2007年年12月月31日一台固定资日一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为2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年,净残值为0。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则账面价值计提折旧。则2010年年12月月31日应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纳
20、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万元。A8 B16 C6 D4【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2010年年12月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值=20-2053=8万元,计税基础万元,计税基础=10-1053=4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8-4=4万元。万元。(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可
21、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1、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2、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A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权益增加调整账面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权益增加调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 B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 C对固定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对固定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D对无形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对无形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小于
22、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小于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答案】【答案】D【解析】【解析】“选项选项D”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A预提产品保修费用预提产品保修费用 B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C在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所得在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税税率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补交所得税的处理。益法核算,对补交所得税的处理。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取得时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取得
23、时成本 【答案】【答案】ABD【解析】【解析】“选项选项C”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差异。如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如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会计:会计:管理
24、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收:税收:开始生产经营后开始生产经营后5年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年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例【例20-14】2按税法规定以后年度可弥补的亏损按税法规定以后年度可弥补的亏损【例【例20-15】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1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5、均应确认相关的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例题【例题3】某企业于】某企业于2006年年12月月31日购入某日购入某项机器设备,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项机器设备,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其取得成本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其取得成本为为100万元,使用年限为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年,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会计 实务 15 所得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