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肝胆疾病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的生物化学检验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姜旭淦姜旭淦1第一节第一节肝胆的结构及功能概述肝胆的结构及功能概述一、一、肝脏的结构与血液供应特点肝脏的结构与血液供应特点二、肝脏的主要功能二、肝脏的主要功能(一)物质代谢功能(一)物质代谢功能(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三)分泌与排泄功能(三)分泌与排泄功能2一、一、肝脏的结构与血液供应特点肝脏的结构与血液供应特点有丰富的血管网,接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有丰富的血管网,接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有肝静脉和胆道系统出肝。有肝静脉和胆道系统出肝。细胞表面
2、大量的微绒毛,增大了与血窦的接触面,有利细胞表面大量的微绒毛,增大了与血窦的接触面,有利于物质的转运。于物质的转运。细胞内含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亚细细胞内含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亚细胞结构,是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胞结构,是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众多的酶系是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与加工的物质条件。众多的酶系是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与加工的物质条件。3二、肝脏的主要功能二、肝脏的主要功能(一)(一)物质代谢功能物质代谢功能 分分类类肝肝脏脏正常物正常物质质代代谢谢功能功能糖代糖代谢谢糖原合成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原分解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脂脂类类代代谢谢 促促进进脂脂类
3、类的消化与吸收。的消化与吸收。合成甘油三合成甘油三酯酯、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甘油三甘油三酯酯、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的代、磷脂、胆固醇及脂蛋白的代谢场谢场所所 产产生生酮酮体体蛋白蛋白质质代代谢谢合成与分泌血合成与分泌血浆浆蛋白蛋白质质(除(除-球蛋白)。球蛋白)。清除血清除血浆浆蛋白(除清蛋白)。蛋白(除清蛋白)。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尿素合成尿素激素代激素代谢谢在肝在肝脏脏中中灭灭活活维维生素代生素代谢谢 维维生素生素A,E,K和和B12的主要的主要储储存存场场所所 维维生素生素K参与肝参与肝细细胞内凝血
4、胞内凝血酶酶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将将维维生素生素D转转化化为为25-羟维羟维生素生素D4(二)(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肝脏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对非营养物质进行改造,可增肝脏通过生物转化作用对非营养物质进行改造,可增加其溶解度,降低毒性,有利于排出体外。生物转化作加其溶解度,降低毒性,有利于排出体外。生物转化作用具有解毒与致毒双重性。用具有解毒与致毒双重性。(三)分泌与排泄功能(三)分泌与排泄功能胆汁胆汁5胆胆汁汁胆汁胆汁肝细胞分泌的一种液体,通过胆管系统进肝细胞分泌的一种液体,通过胆管系统进入十二指肠。入十二指肠。肝胆汁:肝胆汁:从肝脏初分泌的胆汁。从肝脏初分
5、泌的胆汁。胆囊胆汁:胆囊胆汁:肝胆汁进入胆囊后,胆囊壁吸收肝胆肝胆汁进入胆囊后,胆囊壁吸收肝胆汁中的水、盐及其它一些成分,同时也分泌粘液渗汁中的水、盐及其它一些成分,同时也分泌粘液渗入胆汁,使胆汁浓缩。入胆汁,使胆汁浓缩。胆汁的成分胆汁的成分胆汁酸盐、胆汁酸盐、胆色素胆色素 酶类酶类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磷酸酶脂肪酶、磷脂酶、淀粉酶、磷酸酶6 正常人胆汁的性状和组成百分比正常人胆汁的性状和组成百分比肝胆汁肝胆汁胆囊胆汁胆囊胆汁比重比重固体成分固体成分341420无机盐无机盐粘蛋白粘蛋白0.10.914胆汁酸盐胆汁酸盐0.221.510胆色素胆色素总酯类总酯类胆固醇胆固醇磷脂磷脂7三、肝功能异
6、常与物质代谢三、肝功能异常与物质代谢v蛋白质代谢变化蛋白质代谢变化v糖代谢的变化糖代谢的变化v脂类代谢变化脂类代谢变化8合成与分泌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以上的血浆蛋白质转化和分解氨基酸转化和分解氨基酸合成尿素合成尿素(一)蛋白质代谢变化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包括:9v急性肝损害时,血浆急性肝损害时,血浆总蛋白与清蛋白总蛋白与清蛋白浓度浓度变化不大,而半衰期短的蛋白质下降明显,变化不大,而半衰期短的蛋白质下降明显,如前清蛋白如前清蛋白。v慢性肝病时慢性肝病时,清蛋白与球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A/G)的)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比值降低,甚至倒置。1
7、、血浆总蛋白与清蛋白102、前清蛋白(Prealbumin)M=55.0KD,t1/2=1.9d,是甲状腺素结合蛋白,转运,是甲状腺素结合蛋白,转运1520%T4,同时协助转运视黄醇结合蛋白(,同时协助转运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临床意义:临床意义:v早期肝损伤的灵敏指标早期肝损伤的灵敏指标v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肺癌时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肺癌时降低v可作营养学指标(与可作营养学指标(与Rbp、Trf、Alb同时检测)同时检测)11v急性时反应蛋白:急性时反应蛋白:CER、AAT等在慢性炎症等在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变化性疾病中的变化v凝血因子:凝血因子:肝损害时,凝血因子肝损害时,凝血因子II、
8、VII、IX、X等生成减少,血液凝固性降低,患者呈现出等生成减少,血液凝固性降低,患者呈现出血倾向血倾向3、其他蛋白的变化12轻度肝脏损害很少出现糖平衡紊乱轻度肝脏损害很少出现糖平衡紊乱 严重肝损害时,血糖难以维持正常水平,严重肝损害时,血糖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空腹易出现低血糖,进食后易出现血糖升空腹易出现低血糖,进食后易出现血糖升高并可持续较长时间高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二)糖代谢的变化13(三)脂类代谢变化严重肝损害时严重肝损害时HDL、LCAT与与LPL合成减少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酯含量减少血浆胆固醇酯含量减少慢性肝内外胆汁淤积者可出现异常的脂蛋白慢性肝内外胆汁淤积者可出现异常的脂蛋白-X(L
9、ipoprotein-X,LP-X)酒精性肝损伤时酒精性肝损伤时apoA-I的表达增加,的表达增加,HDL特特别是别是HDL3可能升高可能升高14第二节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与黄疸胆红素代谢与黄疸v胆色素(胆色素(bilepigment)胆红素(胆红素(bilirubin)胆绿素(胆绿素(bilverdin)胆素原(胆素原(bilinogen)胆素(胆素(bilin)v胆红素代谢是胆色素代谢的中心。胆红素代谢是胆色素代谢的中心。v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器官。15一、胆红素的来源一、胆红素的来源v1衰衰老老红红细细胞胞破破坏坏,释释放放出出的的血血红红蛋蛋白白,分解生成,
10、占分解生成,占7080。v2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占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占1020。v3骨髓无效造血产生的血红素。骨髓无效造血产生的血红素。16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的生成部位部位: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参加反应的酶参加反应的酶:加单氧酶、:加单氧酶、NADPH、NADPH-细胞色素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胆绿素还原酶还原酶、胆绿素还原酶17二、胆红素代谢二、胆红素代谢18(一)胆红素分子的空间构象(一)胆红素分子的空间构象19(二)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二)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1.血浆清蛋白是胆红素的主要运输载体血浆清蛋白是胆红素的主要运输载体v清清蛋蛋
11、白白分分子子上上有有二二类类胆胆红红素素结结合合位位点点高高亲亲和和力力位位点点和和低低亲亲和和力力位位点点。高高亲亲和和力力位位点点可可结结合合2025mg胆胆红红素素/dl血血液液。血血浆浆胆胆红红素素浓浓度度大大大大超超过过25mgdl时时,低低亲和力位点才发挥作用。亲和力位点才发挥作用。v生理意义:改变了胆红素的脂溶性,加强了血液对胆红生理意义:改变了胆红素的脂溶性,加强了血液对胆红素的运输能力;限制了胆红素自由穿透各种生物膜,进素的运输能力;限制了胆红素自由穿透各种生物膜,进入细胞,避免了胆红素对组织细胞的毒害作用。入细胞,避免了胆红素对组织细胞的毒害作用。202.影响胆红素影响胆红
12、素-清蛋白结合的因素清蛋白结合的因素v(1)某某些些阴阴离离子子与与胆胆红红素素竞竞争争清清蛋蛋白白的结合位点。的结合位点。v(2)药药物物磺磺胺胺药药、抗抗生生素素、水水杨杨酸酸等等,可将胆红素从复合物中置换出来。可将胆红素从复合物中置换出来。21(三)胆红素在肝脏中的转变(三)胆红素在肝脏中的转变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运v当当胆胆红红素素清清蛋蛋白白复复合合体体运运至至肝肝窦窦时时,胆胆红红素素与与肝肝细细胞胞膜膜上上受受体体结结合合,清清蛋蛋白白从从复复合合体体上上脱脱离离,胆胆红红素素被被转转移移至至肝肝细细胞胞膜膜内内表表面面,与与胞胞液液中中Y蛋蛋白
13、白和和Z蛋蛋白白结合,转运至内质网。结合,转运至内质网。vY蛋蛋白白:碱碱性性蛋蛋白白,分分子子量量4446kD,为为配配基基结结合合蛋蛋白白(ligadin)。新新生生儿儿出出生生7周周后后,才才达达到到与与成成人人相相近近的的水水平平。临临床床常常见见新新生生儿儿溶溶血血性性黄黄疸疸。苯苯巴巴比比妥妥可诱导可诱导Y蛋白的合成,用此药治疗新生儿黄疸蛋白的合成,用此药治疗新生儿黄疸。vZ蛋白:酸性蛋白质,分子量蛋白:酸性蛋白质,分子量1214kD。Z蛋白对长蛋白对长链脂肪酸的亲和力极大,又称脂肪酸结合蛋白。链脂肪酸的亲和力极大,又称脂肪酸结合蛋白。222.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作用肝细胞对胆红素
14、的转化作用23(四)胆色素的排泄(四)胆色素的排泄及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及胆素原的肠肝循环1.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结结合合胆胆红红素素随随胆胆汁汁排排出出后后,进进入入十十二二指指肠肠,在在肠肠道道细细菌菌的的作作用用下下,先先脱脱去去葡葡萄萄糖糖醛醛酸酸,再再逐逐步步被被还还原原成成无色无色的的胆素原族化合物胆素原族化合物中胆素原中胆素原(mesobilirubinogen)粪胆素原粪胆素原(stercobilinogen)尿胆素原尿胆素原(urobilinogen))242.2.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v约约8090的的胆胆素素原原随随粪粪便便排排出出,与与空空气
15、气接接触触后后,氧化为胆素(氧化为胆素(L尿胆素、尿胆素、D尿胆素、粪胆素)。尿胆素、粪胆素)。v1020胆胆素素原原,被被肠肠道道粘粘膜膜重重吸吸收收,经经门门静静脉脉进进入入肝肝脏脏,其其中中大大部部分分由由肝肝细细胞胞摄摄取取后后,再再随随胆胆汁汁分分泌泌入入胆胆道道排排入入肠肠腔腔“胆胆素素原原的的肠肠肝肝循循环环”(entero-hepaticbilinogencycle)。少少部部分分随随血液进入体循环,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血液进入体循环,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25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胆素原的肠肝循环(bilinogenenterohepaticcirculation)26三、黄疸及
16、其类型三、黄疸及其类型(一)黄疸定义(一)黄疸定义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因素均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高胆红因素均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胆红素是金黄色色素,当血清中浓度高胆红素是金黄色色素,当血清中浓度高时,则可扩散入组织,组织被染黄,称为黄时,则可扩散入组织,组织被染黄,称为黄疸(疸(jaundice)。)。27黄疸的发生机制 v胆红素形成过多胆红素形成过多v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17、下降v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28(二)黄疸的类型(二)黄疸的类型v根据肉眼可否见到黄染现象:显性黄疸和隐性根据肉眼可否见到黄染现象:显性黄疸和隐性黄疸。黄疸。v根据发病原因: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根据发病原因: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疸。v根据病变部位: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根据病变部位: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v根据血中升高的胆红素的类型:高未结合胆红根据血中升高的胆红素的类型:高未结合胆红素性黄疸及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素性黄疸及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29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代谢特点 v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总胆红素升高,血中
18、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仅为总胆红素的结合胆红素仅为总胆红素的20%。v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过,故尿中无胆未结合胆红素不能由肾小球滤过,故尿中无胆红素排出。红素排出。v肝最大限度地处理和排泄胆红素,因而肠道中肝最大限度地处理和排泄胆红素,因而肠道中形成的胆素原增多,粪便排出的胆素原也增多,形成的胆素原增多,粪便排出的胆素原也增多,粪便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加深。v尿中排出的胆素原也相应增加,胆红素阴性。尿中排出的胆素原也相应增加,胆红素阴性。302.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代谢特点 v血中两种胆红素含量都增高。总胆红素升高,结血中两种胆红素含量都增
19、高。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35%以上。以上。v结合胆红素可由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可由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红素。v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减少,粪便颜色变浅。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减少,粪便颜色变浅。v尿中胆素原含量变化不定。一方面是从肠吸收的尿中胆素原含量变化不定。一方面是从肠吸收的胆素原不能有效地随胆汁排出,使血中胆素原增胆素原不能有效地随胆汁排出,使血中胆素原增加,尿中胆素原增加;另一方面是肝实质性损伤加,尿中胆素原增加;另一方面是肝实质性损伤及炎症、肿胀等造成肝、胆管阻塞,结合胆红素及炎症、肿胀等造成肝、胆管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尿
20、中胆素原减少。不能排入肠道,尿中胆素原减少。313.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代谢特点 v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50%以上。以上。v结合胆红素能被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能被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红素。v胆红素不易或不能随胆汁排入肠道,因而肠腔胆胆红素不易或不能随胆汁排入肠道,因而肠腔胆素原很少或缺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素原很少或缺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v尿中排出的胆素原也相应变少,胆红素阳性。尿中排出的胆素原也相应变少,胆红素阳性。32(三)三种类型黄疸
21、的实验室鉴别诊断(三)三种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类类型型血血液液尿尿液液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胆红素胆素原胆素原正正常常有有无或极微无或极微阴性阴性阳性阳性棕黄色棕黄色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高度增加高度增加正常或微增正常或微增阴性阴性显著增加显著增加加深加深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增加增加增加增加阳性阳性不定不定变浅变浅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不变或微增不变或微增高度增加高度增加强阳性强阳性减少或消失减少或消失变浅或陶土色变浅或陶土色粪便颜色粪便颜色33项项目目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血清蛋白电泳图谱Alb减少,减少,球蛋白球蛋白球蛋
22、白明显球蛋白明显脂蛋白脂蛋白X多为阴性多为阴性明显明显血清酶学血清酶学ALT肝炎急性期肝炎急性期正常或增高正常或增高ALP正常或轻度增高正常或轻度增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LAP可增高可增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GT可增高可增高明显升高明显升高其他方面其他方面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延长,VitK不能纠正不能纠正延长,延长,VitK可以纠正可以纠正胆固醇胆固醇降低,尤其降低,尤其CHE明显降低明显降低增高增高CA/CDCA11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34四、黄疸的生物化学检验四、黄疸的生物化学检验总胆红素:总胆红素:19.0mol/L。结合胆
23、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10.2mol/L。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1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2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协助鉴别黄疸类型3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预后35-胆红素(胆红素(d d)v在血液循环中结合胆红素和清蛋白形成的。在血液循环中结合胆红素和清蛋白形成的。v清蛋白藉缓慢的非酶作用置换了原葡萄糖醛酸酯。清蛋白藉缓慢的非酶作用置换了原葡萄糖醛酸酯。类似于糖化血红蛋白。类似于糖化血红蛋白。v在长期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血液内,才能被在长期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血液内,才能被检测出
24、来。检测出来。v在血液循环中的清除缓慢。半衰期和清蛋白一样,在血液循环中的清除缓慢。半衰期和清蛋白一样,2 23 3周。周。v因为因为-胆红素不存在氢键的影响,所以胆红素不存在氢键的影响,所以 胆红素完胆红素完全参与重氮直接胆红素反应。全参与重氮直接胆红素反应。与清蛋白共价结合胆红素与清蛋白共价结合胆红素Bd d36胆红素测定胆红素测定v临床主要方法:改良临床主要方法:改良JG法、胆红素氧化酶法、胆红素氧化酶法、钒酸氧化法。法、钒酸氧化法。v目前我国推荐的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胆红素目前我国推荐的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方法是改良的主要方法是改良Jendrassile和和Grof方法方法(改
25、良(改良JG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37(一)改良(一)改良J-GJ-G(Jendrassik and GrofJendrassik and Grof)法)法(重氮试剂法)(重氮试剂法)v原理原理: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双吡咯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须用双吡咯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须用加速剂加速剂咖啡因咖啡因-苯甲酸苯甲酸钠破坏其分子内氢键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也产生偶氮钠破坏其分子内氢键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也产生偶氮双吡咯胆红素。双吡咯胆红素。重氮反应时,反应后加入碱性酒石酸钠使紫色偶氮胆红重氮反应时,反应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胆 疾病 生物化学 检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