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提取》PPT课件.ppt





《《谷氨酸提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氨酸提取》PPT课件.ppt(2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谷氨酸提取谷氨酸提取6.1 概述 将谷氨酸产生菌在发酵液中积累的L-谷氨酸提取出来,再进一步中和、除铁、脱色并精制成谷氨酸单钠盐(俗称味精)的过程叫提炼。目前生产上可分为谷氨酸提取与精制二个阶段。由糖质原料转化为谷氨酸的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谷氨酸是发酵目的产物,它溶解在发酵液中,而在发酵液中还存在菌体、残糖、色素、胶体物质以及其它发酵副产物。从发酵液中将产物谷氨酸提取出来,必需了解谷氨酸和发酵液的性质特征,以利用谷氨酸和杂质之间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和工艺,除去杂质和分离提纯谷氨酸。通常应用谷氨酸的两性电解质性质,溶解度、分子大小、吸附剂作用以及谷氨酸
2、的成盐作用等,可以把谷氨酸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生产上选择谷氨酸提取工艺的原则如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用原材料价格低廉,来源丰富;提取收率高,产品纯度高;劳动强度小;设备简单,造价低。在提取过程中,还要注意尽量不造成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2 谷氨酸发酵液的性质谷氨酸发酵液的性质 6.2.1 谷氨酸的性质 6.2.1.1 谷氨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谷氨酸结晶为无色正四面体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密度为1.538(20),熔点为202203,在2mol/L HCl中的比旋光度为D20=+31.8(HCl浓度为10%)。谷氨酸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谷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和1个氨基,是一个既有酸性基
3、团又有碱性基团的两性电解质。谷氨酸晶体是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的。谷氨酸溶解于水后呈离子状态存在,其解离方式取决于溶液的pH,也就是说,谷氨酸在不同的pH溶液中,可以解离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一价阴离子及二价阴离子4种不同的离子状态,分别以GA、GA、GA、GA2表示。谷氨酸的两性性质和电离平衡随溶液pH的变化情况可用下式表示:在一定的pH溶液中,4种谷氨酸离子以一定比例存在。在pH2的酸性溶液中,谷氨酸主要以阳离子(GA)状态存在;随着溶液 pH的升高,谷氨酸的电离平衡发生转移,当溶液的pH等于谷氨酸的等电点时,谷氨酸主要以两性离子(GA)状态存在;在pH=7的中性溶液中,谷氨酸丰要以一价阴离子
4、(GA)状态存在;若溶液的pH继续升高,在pH=13的碱性溶液中时,谷氨酸以二价阴离子(GA2)状态存在。酸性酸性等电点等电点中性中性碱性碱性谷氨酸谷氨酸离子离子存在存在形式形式COOHCOOHCHNHCHNH3 3+CHCH2 2CHCH2 2COOHCOOHCOOCOOCHNHCHNH3 3+CHCH2 2CHCH2 2COOHCOOHCOOCOOCHNHCHNH3 3+CHCH2 2CHCH2 2COOCOOCOOCOOCHNHCHNH2 2CHCH2 2CHCH2 2COOCOO表示符号表示符号GAGA+GAGA GAGAGAGA=表表6-1 6-1 溶液的酸碱性与谷氨酸离子状态的关系
5、溶液的酸碱性与谷氨酸离子状态的关系 谷氨酸的等电点是它呈电中性时所处的环境pH值,即谷氨酸解离成兼性离子时所处环境的pH值,习惯上常以pI代表。pI=(pK1+pK2 谷氨酸在等电点时,即时,正负电荷相等,总静电荷为零,形成偶极离子,此时,由于谷氨酸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并通过静电引力的作用,会结合成较大的聚合物而沉淀析出。因此在等电点时,谷氨酸的溶解度最小。工业生产中等电点法提取就是根据这一特性,将发酵液pH调,使谷氨酸处于过饱和状态而结晶析出。谷氨酸的溶解度 谷氨酸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对谷氨酸溶解度的影响如表6-2所示。表6-2 在等电点时不同温度条件下谷氨酸的溶解度 由表6-2可以看到
6、,随着温度的降低,谷氨酸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工业生产上采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时,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才能得到较高的提取收率。除了温度对谷氨酸的溶解度有影响外,溶液的pH对谷氨酸的溶解度影响也较大。在发酵液中,谷氨酸的溶解度随发酵液pH的变化情况如表6-3所示。表表6-3 206-3 20时不同时不同pHpH条件下谷氨酸的溶解度条件下谷氨酸的溶解度 在或情况下,谷氨酸的溶解度很高,但在等电点时,在或情况下,谷氨酸的溶解度很高,但在等电点时,谷氨酸的溶解度最小。谷氨酸的溶解度最小。谷氨酸的溶解度随pH的变化趋势:在等电点左边溶液偏酸时,溶解度变化较小,而在等电点右边溶液偏碱时,溶解度变化较大。
7、这主要是由于发酵液中还含有其它金属离子而使发酵液中谷氨酸的等电点的pH与纯谷氨酸溶液相比稍偏酸,所以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往往将发酵液的pH调节到。除了温度和溶液的pH对谷氨酸的溶解度有影响外,溶液中杂质也影响其溶解度。如谷氨酸发酵液中含有的残糖、其它氨基酸、菌体、胶体物质等,都将影响谷氨酸的溶解度。当发酵液中有其它氨基酸存在时,会导致谷氨酸的溶解度增加。这种现象在提取谷氨酸时严重影响谷氨酸的收率。另外,发酵液中碳水化合物水解物的存在,也会使谷氨酸的溶解度有所增加。6.2.1.2 谷氨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成盐反应 谷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酸性的羧基和1个碱性的氨基,是一个既有酸性基团又有碱性基团的两性电
8、解质,与酸或碱作用都可以生成盐。脱羧反应 在谷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谷氨酸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氨基丁酸。用瓦勃氏呼吸仪测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就可以计算谷氨酸的量,这是测定谷氨酸的方法之一。与茚三酮反应 谷氨酸和其它氨基酸一样,在时与水合茚三酮共热,生成紫蓝色产物,其颜色深浅与谷氨酸含量成正比。在没有其它氨基酸存在时,可利用这个反应来定量分析谷氨酸。生成焦谷氨酸 谷氨酸经长时间加热,脱水生成焦谷氨酸(L-吡咯烷酮酸)。焦谷氨酸谷氨酸 生成谷氨酸盐酸盐 谷氨酸在浓盐酸中会生成并析出谷氨酸盐酸盐。谷氨酸盐酸盐与碱作用生成谷氨酸。如果碱过量则生成谷氨酸一钠甚至生成谷氨酸二钠。与金属盐反应
9、在一定pH下,谷氨酸与金属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这个性质也被用于提取发酵液中的谷氨酸。6.2.2 谷氨酸发酵液的性质 谷氨酸发酵属于细菌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铵离子和磷酸盐等,因此发酵液较稀薄、不黏稠。发酵结束放罐时,发酵液中除了含有谷氨酸外,还有菌体和培养基的残留物以及其它代谢产物等。从外观上看,发酵结束时整个发酵液呈浅黄色浆状,表面浮有少许泡沫,发酵液温度一般为3436,pH为,近中性。发酵液中的主要成分和含量取决于发酵条件的控制和生产菌种的类型。发酵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以下几种:谷氨酸 发酵液中所含的谷氨酸均为L-型,一般以谷氨酸铵盐的形式存在,即C5H8O4NNH4。谷氨酸的
10、含量一般在1215%。无机盐 发酵液中含有的无机盐主要是K、Na、NH4、Mg2、Ca2、Fe2、Cl、SO42、PO43等,此外发酵液中还有残糖、色素等成分。其中NH4的含量占发酵液的0.6%0.8%,残糖的含量占发酵液的0.8%以下。菌体和培养基残留物 大量菌体、蛋白质等固形物质悬浮在发酵液中,其中湿菌体占发酵液的8%左右。此外,在发酵过程中用于消泡的合成消泡剂等也留在发酵液中。发酵副产物 发酵液中还有一些含量很少的发酵副产物存在,如有机酸类主要有乳酸、-酮戊二酸、琥珀酸等;氨基酸类有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酰胺等;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小于1%
11、。此外,发酵液中还含有核苷酸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以腺嘌呤和尿嘧啶较为常见。其中腺嘌呤在发酵液中占0.02%0.05%,而尿嘧啶占发酵液的0.01%0.03%。6.2.3 提取谷氨酸的方法 常用的提取谷氨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等电点法 利用谷氨酸是两性电解质的性质,将发酵液加硫酸调pH至谷氨酸的等电点,使谷氨酸沉淀析出。离子交换法 先将发酵液稀释至一定浓度,用盐酸或硫酸将发酵液调至一定的pH,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吸附谷氨酸,然后用洗脱剂将谷氨酸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浓缩和提纯谷氨酸的目的。金属盐法 利用谷氨酸与Zn2、Ca2等金属离子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谷氨酸金属盐而沉淀析出。离子交换膜电
12、渗析法 根据渗透膜对各种离子物质的选择透性不同而将谷氨酸分离,如电渗析和反渗透法。6.2.3 菌体分离方法 国内味精厂从发酵液中谷氨酸时,一般受设备条件限制,并不先分离菌体,而直接从含有菌体和蛋白质的发酵液及其浓缩液中提取谷氨酸。但菌体存在于发酵液中不利于谷氨酸的结晶分离。有条件的厂家如能将发酵液中菌体预先分离,就会降低发酵液的粘度和杂质含量,有利于谷氨酸发酵液的浓缩纯化和结晶分离,提高产品收率和纯度 由于谷氨酸产生菌菌体很小,其大小只有,比酵母和霉菌菌丝体小得多,因此分离比较困难。可用于菌体分离的方法如下:机械分离法 一般采用高速离心分离机分离菌体。如用国产的DP-400型和D-350型酵母
13、高速离心机,转速6500r/min,GF-150型高速管式离心机,转速1350015000r/min。但动力消耗太大。加热沉淀法 将发酵液加热至7080,静置使菌体和蛋白质凝固沉淀而除去。此法特别适用于感染杂菌、污染噬菌体的发酵液,经过加热既可杀死杂菌又可使大量杂质凝固沉淀,有利于提取;但缺点是消耗较多能源,另外发酵液中残糖与谷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造成产酸下降和色素上升。添加凝聚剂沉淀法 在发酵液中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使菌体凝聚一起,加助滤剂过滤除去,但聚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毒性。采用各种膜除去菌体 随着膜技术进步,国内已有厂家采用此技术分离菌体,但存在问题是投资大,另外分离得到的湿菌体
14、中含有大量谷氨酸,如何回收湿菌体中谷氨酸是一大难题。6.2.4 发酵液的综合利用 发酵废液中含有一些量较小,但价值较高的代谢副产物,主要有如下: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腺嘌呤。从菌体中用自溶法制取腺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和尿嘧啶核苷酸。菌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是动物良好的饲料。发酵废液中含有大量铵和磷钾等,是农业生产中很好的NPK肥料。发酵废液还可以来进行酵母发酵,制取单细胞蛋白,作饲料,又可减少环境污染。6.3.2 谷氨酸的溶解度 pH对谷氨酸溶解度的影响 谷氨酸的溶解度随pH改变而变化。谷氨酸在pH1附近或碱性情况下,溶解度很大,但是等电点和在30%以上的高浓度盐酸
15、条件下,溶解度便显著降低到最低点。工业生产中的等电点法、盐酸盐法提取谷氨酸,就是巧妙地利用这一特性。温度对谷氨酸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对谷氨酸溶解度影响较大,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这便是低温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能提高收率的依据。杂质对谷氨酸溶解度的影响 发酵液中含有残糖、其它氨基酸、菌体及胶体物质等杂质,这些杂质都会提高谷氨酸的溶解度。6.3.3 谷氨酸的结晶 在等电点操作时,随着加酸降pH,温度的降低,逐渐接近谷氨酸的等电点,溶液中的谷氨酸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量的溶质谷氨酸便会结晶析出。一般控制在介稳区时使溶液产生微细的晶核,再进行养晶、育晶即已产生的晶核为中心,陆续在晶核表面吸附周围的溶质分子,使
16、晶粒不断长大,通过对晶核形成与晶体成长的控制,可得到满意的谷氨酸结晶(-型结晶)。谷氨酸的晶型及其性质 谷氨酸结晶具有多晶型性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谷氨酸结晶,可分为-型结晶和-型结晶二种。-型谷氨酸结晶为正四面体,是等电点提取的一种理想结晶。这种结晶纯度高、颗粒大、易沉降,因此容易与母液分离。-型谷氨酸结晶为粉状或针状、鳞片状结晶,晶粒微细、纯度低、难沉降,结晶时常与发酵液中胶体物质粘结,悬浮在母液中或搅拌轴周围,不易沉淀分离,故称为轻质谷氨酸(轻质麸酸)。因此在操作中要控制结晶条件,避免-型结晶析出。影响谷氨酸结晶的主要因素 影响谷氨酸结晶的因素很多。发酵液的纯度和中和结晶操作条件是
17、影响谷氨酸结晶的主要因素。如发酵液中谷氨酸含量、温度、残糖、菌体以及是否染菌(尤其是否染噬菌体);中和时的加酸速率、搅拌、加晶种与否、晶种质量等,对谷氨酸的结晶及收率都有很大影响。谷氨酸含量对结晶晶型的影响 随着发酵液中谷氨酸含量的升高,等电点结晶时如控制不当,生成-型结晶的机会增多,这样会造成母液分离困难,谷氨酸结晶纯度下降,并影响收率。温度与降温速率对晶型的影响 结晶析出温度对晶型有很大影响,当结晶析出温度超过30时,-型结晶明显增加。因此,为了避免形成-型结晶,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时,必须先将发酵液的液温降到30以下,再进行晶体析出。中和时要控制液温缓慢下降,不能回升,这样形成的谷氨酸结
18、晶颗粒较大,否则降温过快或温度忽高忽低时,不仅晶核小而多,而且会引起-型结晶向-型结晶转换。中和结束育晶2h后,温度应尽可能降低,以减少谷氨酸的溶解。加酸速率与终点pH的控制 加酸的目的是调低发酵液的pH,最后使其达到谷氨酸的等电点。要缓慢加酸,pH缓慢下降,不能回升。使谷氨酸的溶解度逐渐降低,晶核一旦形成也不会太多。控制一定数量的晶核,经停酸育晶和养晶阶段,使其成长壮大,析出大颗粒的-型结晶。通常开始加酸中和到,这段过程加酸速率可稍快,至育出晶核后,加酸速率要缓慢,直到中和到等电点。等电点终点pH要准确,才能使谷氨酸的溶解度达到最低,一次收率才会提高。由于谷氨酸溶解度在等电点偏碱时比偏酸时增
19、加幅度大,为了防止目视和仪器测定的pH所造成的误差,pH应调在范围内,待停酸半小时搅拌均匀后,再取样测定,中和结束后23h内,再取样复测,如发现pH变化,需及时调整。谷氨酸发酵时,NH4+不能过高,pH不能偏低,以防止谷氨酸向谷氨酰胺转化。发酵液放罐时,有时pH是正常的,但搁置过久,尤其是气温高的季节,由于环境中酵母等杂菌的作用,pH会降低。当pH6左右时是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最适pH,酶活力增高,谷氨酰胺积累量就会增加,所以供提取的发酵液应尽量新鲜,不要放置时间过长。投晶种与育晶 投晶种 在正常的发酵液中,采用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当产酸在8%以上时,可以采用一次冷冻等电点法(04),在不加晶种情
20、况下,收率也可达85%以上。但从谷氨酸晶体生成的动力学角度上来看,添加晶种能防止突然产生过多的晶核而发生聚晶现象。投放晶种有二种方式,即在出现晶核前投入;或在出现少量晶核后投入。按结晶理论,溶液在变为饱和时,经历介稳区和不稳区二个区域。介稳区决定晶体的成长,不稳区决定晶核的形成,故投晶种时应控制在介稳区。利用调节pH与温度两个手段,使谷氨酸处于介稳区。一般投晶种量为发酵液的0.20.3%。育晶 谷氨酸发酵液在正常情况下,其放罐pH一般在之间。当发酵液泵入等电点罐后,其温度冷却到28左右,第一步就加酸调至育晶点。通常发酵产酸高,育晶点的pH也高。确定育晶点pH,要仔细观察晶核生成情况,当手触、目
21、视发现晶核时,这时的pH就可作为育晶点,停止加酸进行育晶,以利于必要的养晶过程,育晶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使谷氨酸晶核成长壮大,形成较大的结晶颗粒。搅拌的影响 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不断地翻动,使温度和pH保持均匀,以有利于晶体长大,避免晶簇的形成。但搅拌速率不能太快,液体翻动太激烈,对晶体长大不利,促使晶体细小。搅拌太慢,液体翻动过慢,温度和pH不均匀,造成局部pH过低,易形成细微的晶核甚至轻质谷氨酸。搅拌速率与设备的直径和搅拌叶大小有关,设备越大,搅拌器的转速也应适当降低,其转速以30 r/min左右为宜。菌体的影响 发酵液中菌体直接影响谷氨酸结晶。用等电点法沉淀谷氨酸结晶时,菌体也随之沉降于结
22、晶上层,不易与谷氨酸分离。菌体经分离后其收率可提高5%左右。谷氨酸发酵液中菌体数量和菌体大小由菌种和采用发酵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AS1542、B9系列菌种,发酵后菌体的数量少、菌体较大而相对密度又小,沉降速率很慢,易于与谷氨酸结晶分离。而AS1299、7338和T6-13系列菌种,发酵后菌体数量多、菌体较小而又重,沉降速率快,与谷氨酸结晶较难分离,影响提取收率,所以采用这类菌种发酵时,必须控制有关工艺条件,使其有利于提取,以获得较高收率。杂菌和噬菌体的影响 谷氨酸发酵一旦污染了噬菌体或杂菌后,发酵液色泽变得深灰、有异味,其产酸率和转化率都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受噬菌体侵入,寄主谷氨酸产生菌因
23、噬菌体发生溶菌作用,细胞核物质破坏,细胞壁破裂,菌体内含物渗出,发酵液中胶体物质大量增加,泡沫多、残糖高,等电点时极易形成-型结晶,杂质与胶体物质结合形成轻质谷氨酸,严重时成浆状。氨基酸和多肽类物质的影响 氨基酸对晶型的影响 谷氨酸结晶过程中,如有L-型的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存在时,能改变-型结晶长短轴比,促使转向-型结晶的形成。因此在谷氨酸结晶处于不良状态时,容易形成-结晶时,可以添加一些蛋白质水解液或含有其它氨基酸较高的离交后流分、结晶母液等,以促进-型结晶析出和提高得率。多肽对结晶的影响 谷氨酸结晶过程中添加少量多肽类物质,也有利于-型结晶析出。谷氨酰胺对
24、结晶的影响 发酵液中的谷氨酰胺对谷氨酸结晶影响很大。当谷氨酰胺含量大于0.25%时,就会影响谷氨酸-型结晶的形成,含量越高,转向-型结晶越多,所以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要控制谷氨酰胺形成。原辅材料对提取的影响 玉米浆 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质量不好会引起提取困难,如有些地区生产的玉米浆固形渣质多、色素深、胶体物质也多,对谷氨酸提取极为不利。淀粉质量 质差淀粉、霉变大米等因含杂质多、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可溶性蛋白质,经双酶法水解后的糖液,即影响发酵,也不利于等电点提取。糖蜜 有些废糖蜜无论直接作为碳源发酵或作为营养剂添加,如色素深、杂质多,谷氨酰胺含量高,它在发酵过程中虽然能向谷氨酸转化,但其较高残留量
25、,也会影响的谷氨酸结晶,特别要注意不要用放置时间长、浓度低和已酸败的转化糖蜜。其它影响因素 谷氨酸发酵时,由于泡沫大,消泡剂加量过多,当大于0.06%时不利于谷氨酸提取。发酵液中酮酸含量过高,当大于0.1%时,也会影响谷氨酸的提取。钙盐、镁盐等杂质存在,对谷氨酸结晶也有影响。当发酵液中钙离子含量达到时,也会影响谷氨酸结晶析出。所以以前采用双酶法制糖时,如用中温-淀粉酶时必须控制氯化钙添加量,不得超过工艺规定的要求。目前采用高温-淀粉酶液化时一般不必添加氯化钙,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6.3.4 等电点工艺的类型 国内谷氨酸发酵采用等电点提取工艺,归纳起来有带菌体直接常温等电点、带菌体冷冻低温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谷氨酸提取 谷氨酸 提取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