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血小板网织血沉红细胞参数检7版教学文稿.ppt





《白细胞血小板网织血沉红细胞参数检7版教学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血小板网织血沉红细胞参数检7版教学文稿.ppt(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细胞血小板网织血沉红细胞参数检7版1、白细胞增多指:白细胞增多指:WBC10109/L2、白细胞减少指:白细胞减少指:WBC4109/L3、白细胞绝对值计算:白细胞绝对值计算:绝对值绝对值=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的百分分类计数的百分数数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0.01-0.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0.500.70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0.200.40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0.000.01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0.030.080 中性粒细胞中
2、性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临床意义属于同义语。属于同义语。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指指N0.7见于:见于:生理性生理性 消化时、妊娠、胎儿及新生儿、剧烈地消化时、妊娠、胎儿及新生儿、剧烈地运动等。运动等。2、病理性:、病理性:A、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感染或炎症 化脓性球菌化脓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
3、B、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等。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等。C、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内,白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D、急性中毒、急性中毒 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等,急性化学药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等,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中毒等。物中毒,如安眠药中毒等。E、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1、概念、概念白细胞白细胞4 109/L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某些感染:)某些感染:
4、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伤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伤寒)。(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3)慢性理、化损伤。)慢性理、化损伤。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等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等,X线的长期接触。线的长期接触。(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等。(5)单核)单核-吞噬细胞如脾功能亢进等。吞噬细胞如脾功能亢进等。3、核象变化、核象变化(1)核象左移)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超过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超过5%称为称为核左移。核左移。核左移分度核左移分度:杆状核粒细胞杆状
5、核粒细胞轻度核左移轻度核左移0.06中度核左移中度核左移0.10少数晚幼粒细胞少数晚幼粒细胞重度核左移重度核左移0.25晚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最常见于最常见于:1、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2、核象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核象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3、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容易见到核象左移。、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容易见到核象左移。举例:举例:核象左移对病情的严重程
6、度和机体的反应核象左移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的反应能力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力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价值。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轻度核左移,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高,轻度核左移,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抵抗力较强。2、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 高,中度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高,中度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感染。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或白细胞数并不增高甚至减少,但有增高,或白细胞数并不增高甚至减少,但有显著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
7、,表示病情极为严显著核左移及中毒性改变,表示病情极为严重。重。(2)核象右移)核象右移: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叶核者为主,若为主,若5叶以上者超过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则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意义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的意义 在炎症的恢复期,一过性地出现核象右在炎症的恢复期,一过性地出现核象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不预后不良。右移的变化,则表不预后不良。四、白细胞形态检查四、白细胞形态检查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形态异
8、常:(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毒颗粒中毒颗粒 空泡变性空泡变性 细胞大小不均细胞大小不均 核变性核变性 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等。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等。中毒颗粒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中毒颗粒。中毒颗粒。(2)其它异常白细胞:)其它异常白细胞:棒状小体(棒状小体(Auer body)主要鉴别三型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主要鉴别三型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胞浆中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胞浆中可见,
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细胞胞浆中不可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稚细胞胞浆中不见。见。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eosinophil,E参考值参考值(0.05-0.5)绝对值绝对值0.5109/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2)寄生虫病寄生虫病(3)某些传染病某些传染病:猩红热:猩红热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副伤寒初期等。伤寒、副伤寒初期等。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B参考值参考值(0-0.01)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增多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
10、髓纤维化、溶血等。溶血等。2减少减少:无意义:无意义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lymphocyte,L 参考值参考值 0.200.4 0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见于:见于:.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 婴幼儿期血象特点婴幼儿期血象特点:出生时出生时N N约占约占0.65,L L约占约占0.35,随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N N相应下降相应下降,L L上升上升,出生后出生后4 46天两者比例相等天两者比例相等,形成第一形成第一次交叉次交叉,随后随后L L约占约占0.65,0.65,N N约占约占0.350.35,至,至4 46岁岁两者又相等形成
11、第二次交叉,两者又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6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感染性疾病。2)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3)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 肉瘤肉瘤。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见于:见于:(1)X线照射等。线照射等。(2)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abnormal lymphocyte)Downey根据细胞形态学
12、特点将其分为三型根据细胞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三型 型(泡沫型)型(泡沫型)型(不规则型)型(不规则型)型(幼稚型)型(幼稚型)参考值参考值 小于小于0.0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病毒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高达症可高达0.1以上或更高。以上或更高。2、药物过敏。、药物过敏。3、输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输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monocyte,M参考值参考值 0.03-0.08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正常儿童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正常儿童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高,平均为均为9%。2周内婴儿可达周内婴儿可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沉 红细胞 参数 教学 文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