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生物学15.ppt
《结构生物学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生物学15.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结构生物学15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免疫系统的分子识别l免疫系统一览l抗体的结构与抗原的识别l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结构与抗原的识别lT细胞受体(TCR)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一览l免疫性免疫性 是肌体识别和排除外来抗原物质的功能n抗原:抗原:是一类能够诱导肌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细胞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蛋白质是主要的抗原,糖类、脂类、核酸是半抗原。l肌体的免疫性分两种类型n先天性免疫:先天具备,非特异性,不需要外来
2、抗原的识别n适应性(获得性)免疫:高度特异性,多样性,具有记忆的功能,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的抗原l先天性免疫的组成n解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n生理屏障:温度、pH、体液或组织中的杀菌物质n吞噬细胞屏障: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n发炎屏障: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可以控制损伤l适应性免疫的类型n体液免疫: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中最重要的角色是B淋巴细胞(B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和分化,其细胞膜上有表达的抗体分子,抗体分子和特定抗原的相互作用引起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表达分泌型的抗体,分泌的抗体结合抗原,使抗原被中和并促进抗原的清除。n细胞免疫:细胞毒性细胞介导
3、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细胞毒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中的关键角色是T淋巴细胞(T细胞)。T细胞在骨髓中发生,但迁移到胸腺中成熟。T细胞膜上有表达的抗原结合受体,称为T细胞受体(TCR)。TCR并不直接识别抗原,而是通过称为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分子识别抗原。MHC分子位于细胞膜上,有两种类型:I型(在所有有核细胞中表达)和II型(只在抗原递呈细胞APC中表达)。当T细胞遇到结合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上的抗原时,便进行增殖和分化。有两种T细胞亚群:T辅助细胞(TH)和T细胞毒性细胞(TC)。当TH通过MHC分子与抗原相互作用时,TH细胞被活化从而分泌一系列细胞
4、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对于激活B细胞、TC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起重要作用。在细胞因子的影响下,并且在与MHC-抗原复合物结合后,TC细胞增殖并分化成有细胞毒性的T淋巴细胞(CTL),这种细胞具有消灭变异细胞如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l免疫应答过程的几个特点n抗原识别的关键分子是抗体、抗原识别的关键分子是抗体、TCR、和、和MHC分子分子n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依赖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依赖于TH细胞的激活。细胞的激活。TH细胞的激活发生在TCR识别APC(可能是B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物时,激活导致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以及TC细胞分化成CTL
5、细胞,此外还诱导其他不属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nB细胞和细胞和T细胞的专一性在接触抗原之前就决定了。细胞的专一性在接触抗原之前就决定了。这意味着对所有存在的每一种抗原,都有一种对应的抗体和一种T细胞受体TCR,当抗原结合到与它相应的TCR上时(通过MHC分子),导致对这种抗原专一的细胞群的增殖和分化,这一过程称为克隆选克隆选择择。n免疫记忆是淋巴细胞克隆选择的结果免疫记忆是淋巴细胞克隆选择的结果。在克隆选择过程中,一种类型的细胞分化成记忆细胞,这些记忆细胞比一般的淋巴细胞存活时间更长,当第二次接触抗原时,在初次应答初次应答中产生的记忆细胞与抗原发生作用,产生更快、
6、更强烈的应答反应,称为再次应答再次应答。这就是免疫作用的原理。l免疫系统的组成n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增殖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l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以及腔上囊(禽类)l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n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l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l抗原递呈细胞(APC):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l其它免疫细胞:各种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等n免疫分子:l免疫细胞膜分子: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7、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促分裂素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免疫球蛋白FC受体和补体受体等。l可溶性分子:免疫球蛋白分子、补体分子、及各种细胞因子免疫系统的分子识别l免疫系统一览l抗体的结构与抗原的识别l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结构与抗原的识别lT细胞受体(TCR)的结构与功能抗体的结构l抗体和免疫球蛋白(Ig)n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球蛋白n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n抗体是生物学和功能上的名称,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和化学本质上的概念n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l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结构n免疫球蛋白有5种类型:IgG,Ig
8、M,IgA,IgD,IgEn所有Ig的基本单位都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25kD,有两种类型:l或k)和两条相同的重链(H链,50kD,有5种不同类型:g,m,a,d,e)组成,由这样4条肽链和几对二硫键连接形成的一个基本单位,称为Ig单体。lIg单体的结构nIg的每条链都可以划分成几个结构域,轻链2个,重链4个。每个结构域包含110个氨基酸残基n序列比较表明:N末端结构域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可变区变区(V);C末端结构域序列变化较小,相对稳定,称为恒定区恒定区(C)。6个结构域记为:VL、VH、CL、CH1、CH2、CH3。n在V区内序列变化不是恒定的,在特殊的区域变化很大,而其他区域则同
9、源性很高。变化很大的这些区域称为超变区超变区。超变区是Ig与特异性抗原的决定族相结合的位置,因而又称互补决定区互补决定区(CDR1 CDR3)。不同Ig之间这些区域的大小和序列都不同。n铰链区铰链区:在Ig重链CH1和CH2之间有一段较长的肽链,称为铰链区(hinge region)。铰链区内的肽链易于弯曲,有相当的柔性,是酶解的敏感部位。nIg分子酶解碎片分子酶解碎片抗体的多样性是怎样获得的?l对于几乎任何抗原,免疫系统都能产生一个抗体,其结合位点的多样性几乎不受限制,这一点是如何达到的呢?l两种假说n体细胞重组假说:相对少的基因片段重组产生可变区。n体细胞突变假说:B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很高
10、的突变率。l这两种机制对抗体的多样性都有贡献Ig可变区是由不同基因片段重组连接而成l重链V区是由3个基因片段组成:V,D,和 J。l轻链V区是由2个基因片段组成:V 和 Jl基因片断数目及其组合:n重链:1000VH,10DH,6JH,60,000个VDJ组合;n轻链:150VK,5JK,750个VJ组合n由于接头处连接方式的不够明确,导致更大的多样性,组合数可增大10倍:(60,000 x10)x(750 x10)=4.5x109lCDR1和CDR2是由V基因片段内部编码的lCDR3来自于V-J或V-D-J的接头处,对于轻链还加上 J 的N末端部分,对于重链还加上 D 和 J 的N末端部分轻
11、链基因的形成和表达重链基因的形成和表达体细胞突变是抗体多样性的又一个来源l在基因片断连接过程中可以插入或删除一些核苷酸lIg基因的突变率比其他基因高1百万倍,这些突变是在B细胞中特殊的酶的促使下发生的l突变多数发生在CDR区l在二次或三次免疫后,突变更加频繁完整Ig的晶体结构l由于铰链区的柔性通常会阻碍结晶,所以完整Ig的晶体结构相对较少l铰链区的柔性对于抗原的识别是必要的IgG分子有一定的自由度l铰链区是柔性的l可变结构域与不变结构域之间的区域,称为开关肽。由于开关肽构象的柔性,可变结构域和不变结构域的取向可以不同。取向由肘角(两个局部二重轴之间的夹角,127 227)定义。Ig片段的晶体结
12、构lIg是糖蛋白,聚糖链连接在重链的C区V区和C区都具有希腊钥匙b桶折叠lV区和C区结构域没有序列相似性,但折叠模式却很相似lC区结构域有7条b折叠链,其中4条形成一个b片层,另外3条形成第二个b片层,b片层之间由二硫键连接在一起,整个结构是一个希腊钥匙b桶,b链之间的环区很短。lV区结构域很相似但是有9条b链,两条额外的b链处于第3和第4条链之间,包含了CDR2。位于b桶一侧的b链之间的环区更长,包含了超变区(CDRs)。超变区位于V区结构域的环上l轻链和重链的V区结构域的结构非常相似。l在重链和轻链的共6个CDRs中,5个CDR的构象变化很有限(因为它们也需要与b片层框架相互作用),但是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生物学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