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讲解学习.ppt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讲解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讲解学习.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编上编中国中国(zhn u)古代诗古代诗歌发展史歌发展史第一页,共35页。上编内容提要:上编内容提要: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诗歌中国诗歌(shg)发展的三大源头发展的三大源头诗经、楚辞、汉乐府诗经、楚辞、汉乐府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诗歌中国诗歌(shg)内容和体制的拓展内容和体制的拓展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shg)第三章第三章 唐音与宋调唐音与宋调中国诗歌中国诗歌(shg)发展发展的高峰的高峰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诗歌中国诗歌(shg)发展的衰变期发展的衰变期元元明清明清第二页,共35页。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诗歌发展中国诗歌发展(fzhn)(fzhn)的三的三大源头大源头诗经诗经(sh j
2、n)、楚辞、楚辞、汉乐府汉乐府上编:中国古代上编:中国古代(gdi)诗歌诗歌发展史发展史第三页,共35页。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中国诗歌发展的远源一、中国诗歌发展的远源上古歌谣上古歌谣二、中国诗歌史的发韧及现实主义创作二、中国诗歌史的发韧及现实主义创作(chungzu)源头源头诗经诗经三、中国诗歌史的浪漫主义源头三、中国诗歌史的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楚辞四、中国诗歌发展的民间文学渊源四、中国诗歌发展的民间文学渊源汉汉乐府乐府第四页,共35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中国(zhn u)(zhn u)诗歌发展的远源诗歌发展的远源上古歌谣上古歌谣 什么是诗什么是诗?辞海的辞海的“诗歌诗歌(shg)”(shg)
3、”条:条:“它要求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一般分行排列。般分行排列。”尚书尚书虞书虞书舜典:舜典:“诗言志,歌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礼记乐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器从之。”第五页,共35页。“言志言志(yn zh)论论”和和“缘情论缘情论”v言志论言志论v汉代诗大序
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汉代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多故嗟叹之了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多故嗟叹之了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v缘情论缘情论 v晋晋 陆机文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诗缘情而绮靡”的命题,的命题,v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wn xn dio ln)明诗:明诗:“诗者,持人性情。诗者,持人性情。”v钟嵘诗晶:钟嵘诗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至于吟咏性情,亦何贵乎
5、用事里至于吟咏性情,亦何贵乎用事里”v南宋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诗者,吟咏性情也。”v金人刘祁: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金人刘祁: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予观后世诗人之诗,皆穷极辞藻,牵引学问,诚美矣,非诗也。予观后世诗人之诗,皆穷极辞藻,牵引学问,诚美矣,然读之不能动人,则亦何贵哉然读之不能动人,则亦何贵哉?故尝与亡友。王飞伯:唐以前诗在故尝与亡友。王飞伯: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归潜志卷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归潜志卷十主)十主)第六页,共35页。一、
6、上古一、上古(shngg)劳动歌谣劳动歌谣 原始原始(yunsh)的诗歌起源于生产活动,与劳动的节奏相配合,的诗歌起源于生产活动,与劳动的节奏相配合,与音乐飞舞蹈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与音乐飞舞蹈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日八阕:一日“载民载民”,二日,二日“玄鸟玄鸟”,三日,三日“遂草木遂草木”,四日,四日“奋五谷奋五谷”,五日,五日“敬天常敬天常”,六日,六日“建帝功建帝功”,七日,七日“依地依地德德”,八日,八日“总禽兽之极总禽兽之极”。吴越春秋载弹歌:断竹吴越春秋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7、,逐肉,续竹。飞土,逐肉。归妹上六: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女承筐,无实;士圭士圭 羊,无血。羊,无血。易经易经(y jn)屯屯卦卦六二的爻辞六二的爻辞“:屯如,邅如。屯如,邅如。乘马,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匪寇,婚媾。明夷初九: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第七页,共35页。二、原始二、原始(yunsh)祭歌与咒语祭歌与咒语祭歌和咒语是原始祭歌和咒语是原始(yunsh)歌谣的歌谣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组成部分。尚书尚书尧典:尧典:“夔曰:夔曰:於於!予击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石拊石,百兽率舞。孙家寨扮兽舞蹈孙家寨扮兽舞蹈(wdo)
8、纹纹彩陶盆彩陶盆第八页,共35页。v礼记礼记郊特牲录郊特牲录“蜡辞蜡辞”:“土及其宅土及其宅!水归水归其壑其壑!昆虫勿作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草木归其泽!”v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北经:“神北行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先除水道,决通沟渎沟渎!”v特征:特征:v突出的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突出的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诗歌是通过歌与舞而表现出来的,其时,的综合性。诗歌是通过歌与舞而表现出来的,其时,诗歌还没有独立诗歌还没有独立(dl)存在的条件。存在的条件。v集体的口头的创作。集体的口头的创作。第九页,共35页。第二节、中国第二节、中国(zhn u)诗歌史
9、的发韧及诗歌史的发韧及现实主义创作源头现实主义创作源头诗经诗经一、诗经的内容特色、成本过程一、诗经的内容特色、成本过程1 1、诗经的内容特色、诗经的内容特色 三百零五篇分为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风”、“雅雅”、“颂颂”三大三大类。类。“风风”是地方乐调。诗经中有周南、召南、是地方乐调。诗经中有周南、召南、邶、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邶、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也就是十五个不同地桧、曹、豳十五国风,也就是十五个不同地方的乐调。方的乐调。“雅雅”分为分为“大雅大雅”、“小雅小雅”,其作品产生,其作品产生于西周王畿地区。于西周王畿地区。“雅雅”是正的意思。周人
10、是正的意思。周人把王畿地区的音乐把王畿地区的音乐(ynyu)(ynyu)视为雅乐、正声,视为雅乐、正声,即典范的音乐即典范的音乐(ynyu)(ynyu)。“大雅大雅”中的大部中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西周初年。分作品产生于西周初年。“颂颂分为分为“商颂商颂”、“周颂周颂”、“鲁颂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颂诗原本是带有,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颂诗原本是带有扮演、舞蹈的祭歌与舞歌。扮演、舞蹈的祭歌与舞歌。第十页,共35页。v诗经在内容表现和思想倾向方面,也具有自己鲜诗经在内容表现和思想倾向方面,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明的特色。v诗经中的作品除少数几篇外,其他都是以现实生诗经中的作品除少数几篇外,其
11、他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活为题材,“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争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争”,其抒情写,其抒情写志都是从日常生活、日常经验中生发出采,表现着鲜志都是从日常生活、日常经验中生发出采,表现着鲜明的现实性特征。明的现实性特征。v在表现现实生活内容的时候,诗经也显示了它显在表现现实生活内容的时候,诗经也显示了它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诗人以严肃的创作态度表现着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诗人以严肃的创作态度表现着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体验与强烈关怀。雅与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体验与强烈关怀。雅与国风中的那些直面现实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国风中的那些直面现实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的诗篇,尤其失
12、当和道德败坏的诗篇,尤其(yuq)反映出诗人们反映出诗人们积极地面对现实,关心国家命运,注重民生疾苦的严积极地面对现实,关心国家命运,注重民生疾苦的严肃创作态度。肃创作态度。v诗经在内容表现与思想倾向上的这些显著特色,诗经在内容表现与思想倾向上的这些显著特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史。它被当作一种标准,不断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史。它被当作一种标准,不断纠正着后来诗歌创作中情感浅浮,流于游戏或唯美主义正着后来诗歌创作中情感浅浮,流于游戏或唯美主义的创作倾向,使诗歌发挥出它的社会功能。的创作倾向,使诗歌发挥出它的社会功能。第十一页,共35页。2、成本(chngbn)过程v诗经的作者基本不可考。就作品本
13、身看,它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诗经的作者基本不可考。就作品本身看,它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产生的地域也十分广阔,它包括了今陕歌谣,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产生的地域也十分广阔,它包括了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西、甘肃、山西、山东(shn dn)、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省的、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地区。全部或一部分地区。v关于它的集中,除掉王朝乐官、贵族自己的创作以及公卿、列士进献关于它的集中,除掉王朝乐官、贵族自己的创作以及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外,一般都认为,其他的民间歌谣是通过采集而来。采诗是周的乐歌外,一般都认为,其他的民间歌谣是通过采集而来。采诗是周王朝
14、派专门的官员到各地去采集的。王朝派专门的官员到各地去采集的。v诗经的编定诗经的编定v经孔子删汰编选而后形成这部诗歌总集。经孔子删汰编选而后形成这部诗歌总集。v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v论语:孔子自道论语:孔子自道“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v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诗的选定、整理、编辑应该是周王朝的乐官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诗的选定、整理、编辑应该是周王朝的乐官(也也是音乐专家是音乐专家)太师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
15、右所为。太师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所为。第十二页,共35页。v诗经也遭到了秦火的焚毁,但由于诗经也遭到了秦火的焚毁,但由于(yuy)(yuy)它一直为士人所熟悉、记诵,所以到它一直为士人所熟悉、记诵,所以到了汉代又得到了流传。了汉代又得到了流传。v汉初传授诗经共有四家,也是四个学派:汉初传授诗经共有四家,也是四个学派:v齐人辕固所传的称为齐人辕固所传的称为“齐诗齐诗”,v鲁人申培所传的称为鲁人申培所传的称为“鲁诗鲁诗”,v燕人韩婴所传的称燕人韩婴所传的称“韩诗韩诗”,v鲁人毛亨所传的称鲁人毛亨所传的称“毛诗毛诗”。第十三页,共35页。二、诗经的艺术特色二、诗经的艺术特色(ts)及其在中及其在中国
16、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一)诗经的艺术特色(一)诗经的艺术特色1 1、诗经的抒情特色、诗经的抒情特色诗经给中国文学奠定的是以抒情传统为主的诗经给中国文学奠定的是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它是后来的中国诗史一直以抒情诗发展方向,它是后来的中国诗史一直以抒情诗为主流的开端。为主流的开端。诗经大多是歌唱瞬间感受的抒情诗,在情感诗经大多是歌唱瞬间感受的抒情诗,在情感(qnggn)(qnggn)表现上,尽管浑朴自然,真挚动人,表现上,尽管浑朴自然,真挚动人,但基本上是平和的、克制的。但基本上是平和的、克制的。诗经的抒情,绝少表现张扬个性的强烈的愤诗经的抒情,绝少表现张扬个性的强烈的愤怒和
17、强烈的欢乐,绝少喷涌而出、一泄无余的怒和强烈的欢乐,绝少喷涌而出、一泄无余的情感情感(qnggn)(qnggn)宣泄,常见的是由于克制,由宣泄,常见的是由于克制,由于避免个人与社会冲突而生发出的那种忧伤之于避免个人与社会冲突而生发出的那种忧伤之情,在其表达上,多是委婉曲折,情致隽永的。情,在其表达上,多是委婉曲折,情致隽永的。诗经奠定了情感诗经奠定了情感(qnggn)(qnggn)抒发,特别是男抒发,特别是男女爱情的表现在中国诗史中的位置。女爱情的表现在中国诗史中的位置。第十四页,共35页。2 2、语言、语言(yyn)(yyn)形式与表现手法形式与表现手法诗经在形式上的成就和特点,为中国诗歌在
18、形式上的诗经在形式上的成就和特点,为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奠定了基础。就章法就章法(zhngf)上说,诗经大量采用的是回环复沓上说,诗经大量采用的是回环复沓的形式。的形式。在一首诗的几章里,只将少数的词进行更换,使全诗一唱在一首诗的几章里,只将少数的词进行更换,使全诗一唱三叹,反复歌咏,借此来达到情感抒发的不断深化,具三叹,反复歌咏,借此来达到情感抒发的不断深化,具有其感人的力量,同时,也便于记诵、传播。这一形式,有其感人的力量,同时,也便于记诵、传播。这一形式,更多地体现了民歌特色。更多地体现了民歌特色。诗经的句式基本是整齐的四言,其中也有少数的二至诗经的句式基本是整齐的四言
19、,其中也有少数的二至八言。八言。唐代成伯药毛诗指说评:唐代成伯药毛诗指说评:“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三百篇造句大抵四言,而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则不病其短,时杂二、三、五、六、七、八言。意已明则不病其短,旨未畅则无嫌于长。短非蹇也,长非冗也。旨未畅则无嫌于长。短非蹇也,长非冗也。”第十五页,共35页。v在语言运用方面,诗经那种精深的表现力也达到了很高的在语言运用方面,诗经那种精深的表现力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深为后世所瞩目。成就,深为后世所瞩目。v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灼灼灼灼状桃之鲜,状桃之鲜,依依依依尽杨柳之尽杨柳之貌,貌,呆呆呆呆为日出之容,为日出之容,漉漉漉漉拟雨雪
20、之状,拟雨雪之状,喈喈喈喈逐逐黄鸟之声,黄鸟之声,哽哽哽哽学草虫之韵。学草虫之韵。皎日皎日”嘈星嘈星一言穷理;一言穷理;参差参差”沃若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经千载,将何易夺?”v诗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不只具有声韵上诗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不只具有声韵上的美感效果,而且也穷形尽相地表现出曲折幽隐的情感与清新的美感效果,而且也穷形尽相地表现出曲折幽隐的情感与清新美丽的自然。美丽的自然。v诗经还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都为后世诗诗经还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都为后世诗歌创作所继
21、承、发扬。歌创作所继承、发扬。v诗经的用韵是诗经的用韵是“矢口成韵矢口成韵”,自然和谐,但其中又有它的,自然和谐,但其中又有它的规律。规律。v清顾炎武日知录中指出过它的三种基本形式:清顾炎武日知录中指出过它的三种基本形式:v一种是首句押韵。如关雎首章一种是首句押韵。如关雎首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其中“鸠鸠”、“洲洲”、“逑逑”为韵脚,为韵脚,同属上古幽部韵。这种押韵方法同属上古幽部韵。这种押韵方法“凡汉以下凡汉以下(yxi)诗及唐人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用韵者源于此。律诗之首句用韵者源于此。”v第二种是次句押韵。如卷耳首章,第二种
22、是次句押韵。如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其中其中“筐筐”、“行行”为韵脚,同属上为韵脚,同属上古阳部韵。古阳部韵。“凡汉以下凡汉以下(yxi)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不用韵者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不用韵者源于此。源于此。”v第三种是句句押韵,第三种是句句押韵,“凡汉以下凡汉以下(yxi)诗若魏文帝燕歌行诗若魏文帝燕歌行之类源于此。之类源于此。”第十六页,共35页。v在艺术上的突出贡献,为后世诗歌的创,作带来深在艺术上的突出贡献,为后世诗歌的创,作带来深远影响的,还有诗经的远影响的,还有诗经的“赋赋”、“比比”、“兴兴”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23、。v“赋赋”的本质特征是铺张的本质特征是铺张(pzhng)直叙,是诗经直叙,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的主要表现方法。v诗经对诗经对“赋赋”的运用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局的运用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局部用赋体,二是全诗从头至尾用赋。部用赋体,二是全诗从头至尾用赋。v“比比”,朱熹解释为,朱熹解释为“以彼物比此物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喻之意。诗经中用“比比”的地方很多,而且灵的地方很多,而且灵活多变。活多变。v“兴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朱熹:法。朱熹:“兴兴”是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在诗经中
24、,它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在诗经中,它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以发端起韵。头,以发端起韵。第十七页,共35页。(二)诗经的地位(二)诗经的地位(dwi)与影响与影响v诗开创的现实主义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汉乐府民诗开创的现实主义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杜甫歌缘事而发,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别裁伪体亲风雅”,白居易,主张,白居易,主张“文章文章合为时尚著合为时尚著”,诗要,诗要“合为事而作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们都(与元九书)他们都写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宋以后写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宋以后(yhu),风雅更是诗歌创作,风雅更是诗歌创作的特征。的特征。v诗经的表
25、现手法,特别是比兴,愈传愈新、愈用愈妙。屈诗经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比兴,愈传愈新、愈用愈妙。屈原突破了日常时物作比的范围,引进了虚拟之物。李白原突破了日常时物作比的范围,引进了虚拟之物。李白“君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端豪迈,推陈出新。发端豪迈,推陈出新。v诗的四言体,也对后世影响深远,魏晋时流行四言,到唐诗的四言体,也对后世影响深远,魏晋时流行四言,到唐代王维、柳宗元也有不少四言诗。直到今天成语、日常用语有代王维、柳宗元也有不少四言诗。直到今天成语、日常用语有很多来自诗经的,很多来自诗经的,“逃之夭夭,雨雪霏霏,辗转反侧,七月流逃之夭夭,雨雪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诗歌 发展史 讲解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