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演示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哲学史演示教学.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道观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生和为人之道的观点。周代以前,认为人是上帝的奴仆。周公开始提出以德配天,他“制礼作乐”以规范人的社会关系。西周末年与春秋时期,兴起了重人事与祸福依人的思想。孔子很重视人道,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仁,他把仁与礼看作是统一的,认为礼体现仁。墨子也讲仁,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但孔子讲的仁是差等之爱;墨家则讲“爱无差等”。孟子宣扬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体系。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庄子宣扬老子的无为思想,追求所谓“逍遥”
2、的精神境界。荀子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古今观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历史观,探讨人类社会生活的起源与历史变迁的问题。春秋以前的历史观以天命史观为基本形式,认为天降生了下民,又授命君主来统治。孔子考察了夏、商、周三代之礼,肯定其间因袭与损益的关系。孟子认为历史是治乱转化的过程,并着重于肯定先王之道的普遍性。荀子主张“法后王”,也承认先王后王有一贯之道。儒家承认历史的相对变化,但比较强调古今之间的继承关系。墨家主张“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肯定学习历史经验的重要。老庄歌颂太古的原始社会,以为今不如昔。法家则强调古今之变。法家所讲古今的具体差异未必符合实际情况,但宣扬历史进化的观点,有重要意义。知识论中国古典哲
3、学中的认识论,探讨人的知识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孔子强调“学而知之”,肯定多见多闻的重要,兼重“学”与“思”。墨子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问题,认为“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孟子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强调思维的价值。荀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知识来源与认识方法的问题,既肯定认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又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强调“解蔽”的必要。他的认识论是先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总结。名实观关于名称与现实、概念与实在之间关系的观点。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强调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墨子则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认为如果
4、只会念诵事物的名称而对于实际事物不能正确选取,那是没有价值的。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作为最高本原是难以用名和言表达清楚的。庄子更发展了老子的观点,强调“大道不称”,认为实是产生名的根本。荀子论名,最为详尽,他强调正名的重要性。他分析了名实乱的三种情况,即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称为“三惑”。这是对先秦名实争论的总结。秦汉哲学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依托黄帝的著作,其内容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黄老之学,在汉初盛极一时。后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而科学的进步、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派哲学思想的出现以及佛教的传入、道教的
5、建立,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等问题展开的。王充天人关系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种天人感应思想为流行于两汉的谶纬信仰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王充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谶纬信仰进行了抨击。王充在论衡中举起“疾虚妄”的旗帜,系统分析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他指出天地生人生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天没有意志也没有情感。天道无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宇宙生成汉代思想家提出宇宙生成的见解。董仲舒提到“元气和顺”,把元气看成是天地之间气的整体。王充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生成
6、的,天地是无意识的物质性实体,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汉末经学家何休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汉代宇宙生成论大都把“元气”作为重要范畴,或说起源于虚空,但以元气为天地生成的前提;或直接归本于元气。西汉后期京房易学出现,用象数推演世界生成,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宇宙生成理论。形神关系关于人的肉体与灵魂、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的讨论。管子书中有精气学说,认为人的精神作用来源于天的精气,这是一种类唯物主义的观点。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明确肯定形是神的基础。汉代思想家进一步讨论了形神关系。桓谭提出烛火之喻,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认为形神关系犹如烛
7、与火的关系,火不能离烛而独存,神也不能离形而不灭。古今之变汉代思想家注重历史的总结。扬雄认为历史有因有革,“可则因,否则革”,肯定继承和变革都是必要的。王充反对复古主义,提出今胜于古、汉高于周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东汉末,仲长统否认君权神授,认为任何王朝都有其由盛至衰、至灭的过程,把这视为历史演变的“大数”。人性学说探讨人的本性,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学说始于先秦,关于人性的争论在汉代有所展开。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把人性看成人的自然资质。但他认为与性相联系的还有情,人有性情如同天有阴阳一样,性倾向于善而情倾向于恶,性与情的对立是“受命于天”。他主张养
8、性以制情,用“教化”来“成性”,以“法度”来“防欲(情)”,辨“义利”以“养其心”。扬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后天的修养,主张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标准来修养善性。魏晋南北朝哲学魏晋时期,以抽象性为特征的玄学思潮应运而生。它较深入地探讨了宇宙本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体用、本末、名教与自然之辩、言意之辩等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与此同时,印度佛教在中国逐渐流传,中国道教也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神学的理论体系。嵇康向秀阮籍有无何晏、王弼祖述老子,强调有生于无,认为“有之为有,恃无以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所谓“有”指有形的物
9、质存在,所谓“无”指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绝对。无为本,有为末,一切具体的相对的事物都依靠抽象的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区别相对与绝对、具体与一般,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忽略了绝对和相对、具体和一般的联系,并把无看作是超越一切的绝对或独立自在的一般,这个绝对、一般就只能是思维的虚构。何晏、王弼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言意探索物象、语言、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能否表达真理的问题。王弼提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强调把握义理的精神实质,而不拘泥于言辞,对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有积极意义。西晋时欧阳建著言尽意论,认为“名”是用来指“物”的,“言”是用来明“理”的,名与物、言与
10、理的关系如同响与声、影与形的关系一样,是彼此一致的。这是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对忘言忘象说的反驳,但对于“言”、“象”在尽意方面的局限性则认识不足。隋唐哲学统治阶级以儒学为正统,但又大力提倡佛道二教,尤尊佛教,使以心性问题为核心的佛教哲学广为流传,其理论思维水平达到中国佛教思想史的高峰。与此同时,儒家学者提出道统说,同佛教的“法统”相抗衡,迫使佛教中国化。三者互相批判而又互相吸取,使哲学上争论的内容更加广泛。这一时期的哲学突出探讨了如下问题:心性、理事.唯识宗由玄奘及其门人窥基创立,着重介绍并宣传印度佛教的唯识学说。特点是强调境不离识,认为感觉或意识的对象不能脱离感觉或意识而独立存在;强调凡夫
11、只有转识成智,才能成佛。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哲学。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他们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都认为人心为万物的本原。天台宗继承并融通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认为事物现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是空无,是假名,了解空假即是中道。禅宗的创始人慧能以心净自悟为立论的哲学基础,创立了见性成佛的顿悟说。佛教的学说对于宋明时代的唯心主义哲学有重要影响。佛教为了维护自己的神学体系,编造了一个由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传授体系,称为“法统”。唐代中期,韩愈为了对抗佛教,著原道,提出了儒家道统说。认为,只有儒家“道统”才是正统,是封建社会唯一合法的思想。他批判佛老的“清净寂灭”之道,反对佛老“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
12、君其君”,主要锋芒指向佛教,把“先王之教”同“夷狄之教”对立起来,以激发民族的意识与感情。韩愈在佛老盛行的时期举起复兴儒学的旗帜,对于以后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道统与法统天人关系柳宗元、刘禹锡重新提出天人关系问题,对天人感应论展开了批判。柳宗元提出天无意识。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认为强者制服弱者是自然规律;建立礼义法制,赏善罚恶,是社会准则。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是唯物主义的,他们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较前有所深入,但没能从唯物主义观点对佛教唯心主义进行分析批判。宋元明清哲学宋元明清哲学是以理学为特征的。理学思潮兴起于北宋中期,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
13、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儒家孔孟学说和周易的哲学为基础,吸取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在总结以往哲学,特别是玄学和佛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更加深入广泛地讨论了各种哲学问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程颐朱熹张载理气、道器问题以中国特有的形式表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气”、“器”指物质存在,“理”、“道”指客观规律,气、器是理、道的物质基础,理、道是气、器的运动规律。程朱学派颠倒了物质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同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罗钦顺、王廷相,特别是王夫之等,不承认有脱离物质存在的规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维路线。心性、心物宋明理
14、学继承孟子的观点,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注重研究心性以及心物关系的问题。张载首先提出关于心性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有统一的本性,此性就是变易,人有性又有心,心的特点就是知觉,知觉是“内外之合”,即主体与客体的结合,程颐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明清之际主张“理在气中”的思想家,认为性即是气质之性。戴震还提出关于性的新定义,认为理是外在的、客观的,存在于事物之中,不存在于心中;但心具有认识作用,能辨识客观事物中的理。这是对心性学说的唯物主义总结。闻见、知行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知”,即是指认识,包括对一般事物的认识和对道德的认识。所谓“行”是指行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行为和道德行为。王夫之指出:知行“
15、相资以互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二者之中,行是基础,“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他肯定行先知后。这是宋元明清时代对于知行问题的唯物主义总结。两一、变化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宋元明清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载提出“一物两体”说,认为气是对立的统一体。由于对立,所以产生变化;由于统一,所以变化神妙不测。他还认为,由对立统一引起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显著的,称之为变;一是细微的,称之为化。变与化相互转化,构成事物的发展过程。程颢强调“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肯定对立是变化的根源。古今、理势程朱宣扬历史退化论,认为三代先王之道有永恒的价值。明代王廷相提出“道有变化”的新观点。他指出,道是气中之道,认为道是因时而变的,肯定了古今制度变化的必然性。王夫之也肯定道是随时代而改变的,他认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必然的趋势和内在的规律。他提出理与势统一的观点,认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已”,“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肯定了历史规律即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中。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观中最深刻的思想。谢 谢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