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件.ppt





《移动通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移动通信课件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捷捷 辉辉 科科 技技南京捷辉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重点实验室的雄厚师资和科研队伍,围绕当前高等院校通信实验室改革的核心问题,着眼于现代通信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坚持“源于教育、服务教育、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宗旨,不断开发新产品,为我国高校提供一流的通信教学仪器。2007062JH5005A 型移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型移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实验内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语音信源编解码实验语音信源编
2、解码实验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信道编解码及纠错能力检测实验信道编解码及纠错能力检测实验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移动系统数字调制解调实验移动系统数字调制解调实验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CDMACDMA实验实验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移动信道及抗衰落实验移动信道及抗衰落实验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GSMGSM协议帧实验协议帧实验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GSMGSM系统实验系统实验 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GSM/GPRS GSM/GPRS公网实验公网实验第九部分第九部分 二次开发专项实验二次开发专项实验 相关问与答相关问与答Go2007063实验一PCM与ADPCM语音压缩编码实验二AMBE语音压缩编码第一部分 语音信源编解码
3、实验语音信源编解码实验 2007064实验一 PCM与ADPCM语音压缩编码实验目的1、了解PCM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ADPCM的基本原理;3、了解语音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预备知识 1、PCM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ADPCM的基本原理;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5实验步骤1、通过串行口将实验箱和电脑连接,给实验箱上电。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主界面上双击“传统语音压缩信源编码”实验图标,进入此实验界面。2、正弦信号通过A律13折线PCM编码的演示实验:首先在信源编码试验界面的左边选中量化方法为“A率”,然后点击“正弦信号量化演示”。试验界面的右边将会出现正弦通
4、过A律13折线PCM编码的波形示意。信号第一路是原始输入模拟正弦信号,第二路是PCM编码以后的正弦信号的量化值,第三路是量化过程中因量化而造成的量化值和真实值的误差的波形图。界面的中间为A律13折线的正电平部分的压扩示意图。将鼠标放在右边第一路输入模拟正弦信号的曲线上,13折线图示意图上会即时给出鼠标所在位置的正弦信号的输入未量化电平值,量化电平值,量化误差值,以及去掉极性的7位量化编码;同时折线上的圆形标点会随之移动,指示当前量化电平在13折线上的位置。试验时请注意:点击波形窗口的“all”按钮,将波形显示方式切换到用带圆圈的竖直线的显示方式,才能正确直观地观察到试验结果。同时可以点击波形图
5、右边的“”,“”扩展或压缩波形;点击“”“”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然后,改变量化方式为“均匀”,然后点击“正弦信号量化演示”。再次观察界面右边的三个波形,比较均匀量化和前面A率13折线PCM量化方式得到的量化信号以及量化误差的不同。下一页下一页2007066 364K PCM、32K ADPCM、16K ADPCM语音主观听觉感受实验:实验界面左半部通过移动通信实验箱上Motorola的MC145540芯片从主观听觉方面来感受的64K A律PCM编码、32K ADPCM和16K ADPCM编码的语音质量。在界面左边最上部可以选择外部输入信号的来源,包括“直流”和语音两种方式,本处请选择“语音”。
6、然后可以分别选择三种语音编码方式中的任一种:64K A律PCM编码、32K ADPCM编码、16K ADPCM编码。最后在实验箱上相应的音频接口接上耳机和麦克风。用户此时可以讲话,麦克风录取实时语音,该语音通过不同方式的语音编码,然后环回进行语音解码,用户可以听到语音的延时几秒的回放。此处可以由两个同学一起进行,一人用麦克风在一端讲话,另一人用耳机在另一端收听语音。在此实验中注意对比三种不同速率语音质量。4.时序波形观察 在A率64K PCM、32K ADPCM、16K ADPCM三种工作方式下,用示波器观察MC145540上的帧同步信号(MPCMFSX),时钟信号(MPCMCLK),接收和发
7、送数据信号(MPCMTX,MPCMRX)的时序波形。可以由时序波形判断出下列三组(每组两幅图片)波形分别属于哪种工作方式。我们以第一组两幅信号波形为例,该组信号是64K PCM 的时序波形。用示波器的两个探针分别测试试验箱上的MPCMFSX和其中MPCMCLK两个探测点,锁定波形得到第一组第一幅波形。其中,帧同步信号(MPCMFSX,示波器 CH1)和时钟信号(MPCMCLK,示波器 CH2)。锁定示波器上的波形,可以观察到,MPCMFSX高电平期间,PCM信号每一个CLK发送或接受一比特的信息,此处MPCMFSX高电平期间共有8个CLK周期,而帧同步信号MPCMFSX的频率是8K Hz,因此
8、该PCM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信号速率是64K bit/s。下一页下一页2007067 MPCMFSX与MPCMCLK时序图 第一组第二幅波形是帧同步信号(MPCMFSX,示波器 CH1)和发送或接收数据信号(MPCMTX或MPCMRX)。用第一路示波器观察MPCMFSX,第二路观察发送或接收数据信号(MPCMTX或MPCMRX)。锁定波形,然后大家可以观察在一个帧同步信号高电平期间(CH1),发送或接受数据信号(MPCMTX或MPCMRX)是否传送了8bit信息,并可以读取该八比特信息。下一页下一页2007068MPCMFSX与MPCMRX/MPCMTX时序图同理,可以观察第二组,第三组信号波形,
9、并得到该组信号的数据速率,由此判断该组信号波形是32K ADPCM还是16KADPCM的信号波形。以下是第二组信号波形,请确定为何种编码方式。下一页下一页2007069 MPCMFSX与MPCMCLK时序图MPCMFSR与MPCMRX/MPCMTX时序图 下一页下一页20070610MPCMFSX与MPCMCLK时序图下一页下一页以下是第三组信号波形,请确定为何种编码方式?MPCMFSR与MPCMRX/MPCMTX时序图 200706115 语音波形观察 通过观察点“音频入”、“音频出”,用数字存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不同工作方式下、在说话过程中的语音波形。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12实验二
10、AMBE语音压缩编码 实验目的1、了解参数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MBE语音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3、了解语音压缩编码的分类。预备知识 1、参数编码的基本原理;2、MBE语音压缩编码的基本原理;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13实验步骤1通过串行口将实验箱和电脑连接,给实验箱上电。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主界面上双击“现代语音压缩信源编码”实验图标,进入此实验界面。2AMBE语音压缩编码9.6kb/s 2.4kb/s不同速率主观听觉感受实验:在实验箱上相应的音频接口接上耳麦,然后在实验界面上选择不同的编码速率,就可以录制语音然后听到语音的延时回放。在此实验中注意对比不同速
11、率语音质量。实验界面的右侧是MBE语音压缩算法基本原理的简要说明,可以通过上翻、下翻键来滚动显示。3不同语音压缩率下的波形观察在成帧工作模式下,AMBE-2000的数据帧在不同速率下的帧长度是不一样。一个数据全帧包含24个字(每个字包含16比特),其中前12个字代表格式,后12个字为数据段代表压缩后的数据。后12个代表压缩数据的数据段在9600 bps速率下,用到全部12个字;4800 bps速率下,数据段有6个字;2400 bps速率下,数据段有3个字。三种速率下,帧同步信号(MCHFSR或MCHFSX)与收发数据信号(MCHRX或MCHTX)之间的时序关系见下图示。在下面每幅时序图中,示波
12、器CH1为(MCHFSR或MCHFSX),示波器CH2为(MCHRX或MCHTX)。大家可以注意到,在不同的速率下,每一帧代表压缩数据的数据段确实长度是不一样的。注意,这里的帧同步信号(MCHFSR或MCHFSX)为高电平并持续一个MCHCLK时钟周期代表一个字的起始,后续的16个MCHCLK时钟周期传输一个字共16比特。下一页下一页20070614 三种速率下FSR/FSX与RX/TX的时序关系图 下一页下一页20070615 其中,数据帧(共24个字)的第一个字为0 x13EC(二进制为0001,0011,1110,1100),见下图示(最高位在前)。每个帧代表20ms内的语音信息。当需要
13、传输时,可以去掉帧的前12个字,只传输后面的字节;到接收端再还原。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16实验一 性分组码+交织 实验二 循环码 实验三 卷积码 实验四 扰码 第二部分 信道编解码及纠错信道编解码及纠错 能力检测实验能力检测实验 20070617实验一 性分组码+交织 实验目的1、了解分组码的编码原理和利用伴随式译码的基本方法;2、掌握简单的交织和解交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利用交织和编码结合的方法纠突发差错的原理。预备知识 1、分组码的编码原理和译码的基本方法;2、交织和解交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18实验步骤l1、将实验箱和计算机通过串行口连接好,为实验
14、箱上电。l2、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实验选择”栏中选择“分组码交 l 织”实验,点击确认键。从而进入此实验界面。l3、在实验界面点右下方“操作”一栏中的“生成数据”,让系统自动生成待编码的随机比 特。也可在界面上直接双击所显示的bit,修改其值。(信息的显示为图形显示比 特显示)。l4、在界面上点击下发“原始数据”,该数据将被送入单片机(或CPLD)进行分组码编码和l 78交织,然后经过编码和交织后的数据被送回学生平台并显示在“编码数据”栏。l5、学生可以在噪声图样一栏加入一个突发差错,然后点击“加噪声”,再点击下发“加噪数l 据”,将加入噪声的信息比特送到单片机(或C
15、PLD)进行分组码解码和解交织。l6、解码和解交织以后的数据被回显在解码数据一栏,同时,不能纠正的误码比特在“错误l 统计”显示。l7、(可选)利用CPLD实现分组码交织时,学生自己编写(7,4)分组码的编码和解码模l 块程序,综合适配后,下载到CPLD中,然后重复26步骤,进行验证。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19实验二 循环码的编码和解码 实验目的1、了解循环码的基本原理;2、掌握循环码编码的电路设计;3、掌握循环码解码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预备知识 1、循环码的基本原理;2、循环码的编码的原理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0实验步骤l1、将实验箱和计算机通过串行口连接好,为实验箱上电
16、。l2、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实验选择”栏中选择“循环码”实验,l 点击确认键。从而进入此实验界面。l3、在实验界面右下操作栏点“生成数据”,让系统生成待编码的随机比特。也可在界面上直l 接双击所显示的bit,修改其值。l4、在界面上点击下发“原始数据”,该数据将被送入单片机(或CPLD)进行循环码编码然后l 经过编码的数据被送回学生平台并显示在“编码数据”栏。l5、学生可以在“噪声图样”一栏加入差错bit,然后点击“加噪声”,再点击“加噪数据”,将加l 入噪声的信息比特下发到单片机(或CPLD)进行循环解码。l6、解码以后的数据被回显在解码数据一栏,同时,误码比特也被
17、统计并显示。l7、(可选)利用CPLD实现分组码交织时,学生自己编写8种差错图样的检测程序,综合适l 配后,下载到CPLD中,然后重复16步骤,进行验证。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1实验三 卷积码的编码及解码 返回上级返回上级实验目的1、了解卷积码的基本原理;2、掌握卷积码编码的电路设计方法;3、掌握卷积码Viterbi译码的基本方法和电路设计方法。预备知识 1、卷积码的基本原理;2、卷积码编码和Viterbi译码的方法。20070622实验步骤l1、将实验箱和计算机通过串行口连接好,为实验箱上电。l2、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实验选择”栏中选择“卷积码”实验,l 点
18、击确认键。从而进入此实验界面。l3、在实验界面上点“生成数据”,让系统生成待编码的随机比特。也可在界面上直接双击所l 显示的bit,修改其值。l4、在界面上点击下发“原始数据”,该数据将被送入单片机(或CPLD)进行卷积编码然后经l 过编码的数据被送回学生平台并显示在“编码数据”栏。l5、学生可以在噪声一栏加入差错bit,然后点击“加噪声”,再点击“加噪数据”,将加入噪声l 的信息比特下发到单片机(或CPLD)进行Viterbi译码。l6、译码以后的数据被回显在解码数据一栏,同时,误码比特也被统计并显示。l7、(可选)利用CPLD实现Viterbi译码时,学生自己编写ACS功能部分的程序,综合
19、适配后,l 下载到CPLD中,然后重复16步骤,进行验证。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3实验四 扰码与解扰 实验目的1了解扰码的目的和基本原理;2掌握伪随机序列m序列的实现方法;预备知识 1、扰码的基本原理和用途;2、m序列的产生方法。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4实验步骤l1、将实验箱和计算机通过串行口连接好,为实验箱上电。l2、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在“实验选择”栏中选择“扰码”实验,点l 击确认键。从而进入此实验界面。l3、在实验界面上点“生成数据”,让系统生成待编码的随机比特。也可在界面上直接双击所l 显示的bit,修改其值。l4、在界面上点击下发“原始数据”,
20、该数据将被送入单片机(或CPLD)进行扰码然后经过扰l 码的数据被送回学生平台并显示在“编码数据”栏。l5、点击“编码数据”,将经过扰码的信息比特送到单片机(或CPLD)进行解扰码。l6、解扰后的数据送回后,显示在解码数据一栏。l7、利用CPLD实现m序列码时,学生自己编写m序列功能部分的程序,综合适配后,下载到l CPLD中,然后重复16步骤,进行验证。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5实验一 GM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二 QPSK调制解调实验 第三部分 移动系统调制解调实验移动系统调制解调实验20070626实验一 GM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GMSK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
21、、掌握GMSK调制解调数据传输过程;3、掌握GMSK解调数据传输过程;4、掌握高斯成形滤波器的实现原理 预备知识 1.数字信号传输的工作方式与工作过程2.GMSK调制的基本工作原理3.高斯低通滤波器4.QPSK解调的基本工作原理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7GMSK调制解调器原理标准框图(各点应于箱上M点波形)下一页下一页20070628实验步骤1.启动实验箱,在主界面上选择实验“GMSK调制”,进入“GMSK调制”界面。2.点击“系统模型”按钮,弹出“GMSK调制原理框图”窗口,熟悉GMSK调制原理;关闭该窗口。3.输入原始数据。原始数据产生方式有两种:自动和手动。选中“自动”方式时,原始
22、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未选中“自动”方式时,将会出现数据输入窗口,根据窗口提示输入16进制原始数据,点击“返回”按钮完成输入。4.点击“初始化”按钮,调制过程开始;5.根据系统模型,在画面右上方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点对应的字母(如要观察发送数据的波形,点击字母“A”),观察调制过程中信号点的波形;可通过页面下方按钮选择“放大”、“缩小”或“移动”观察波形。6、也可以选择通过示波器观察各信号点。先将示波器的输入端与实验板上“观察端M”(在实验箱最右边偏上的位置,为D/A转换器的输出口)连接,根据系统模型,在画面右上方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点对应的字母(如要观察发送数据的波形,点击字母“A”),在示波器上
23、观察调制过程中信号点的波形。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29实验二 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QPSK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掌握QPSK调制解调数据传输过程;3、了解QPSK的载波恢复和位定时恢复的基本方法 4、掌握QPSK解调数据传输过程;5、掌握升余弦成形滤波原理 预备知识 1、数字信号传输的工作方式与工作过程2、QPSK的基本工作原理3、升余弦成型滤波软件4、QPSK解调的基本工作原理5、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基本方法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30QPSK调制解调器原理标准框图(各点应于箱上M点波形)下一页下一页20070631实验步骤1.启动实验箱,在主界面上选择实
24、验“QPSK调制”,进入“QPSK调制”界面。2.点击“系统模型”按钮,弹出“QPSK调制原理框图”窗口,熟悉QPSK调制原理;关闭该窗口。3.输入原始数据。原始数据产生方式有两种:自动和手动。选中“自动”方式时,原始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未选中“自动”方式时,将会出现数据输入窗口,根据窗口提示输入16进制原始数据,点击“返回”按钮完成输入。4.点击“初始化”按钮,调制过程开始;5.根据系统模型,在画面右上方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点对应的字母(如要观察发送数据的波形,点击字母“A”),观察调制过程中信号点的波形;可通过页面下方按钮选择“放大”、“缩小”或“移动”观察波形。也可以选择通过示波器观察各信
25、号点。先将示波器的输入端与实验板上“观察端M”(在实验箱最右边偏上的位置,为D/A转换器的输出口)连接,根据系统模型,在画面右上方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点对应的字母(如要观察发送数据的波形,点击字母“A”),在示波器上观察调制过程中信号点的波形。返回上级返回上级20070632实验一 CDMA扩频调制实验 实验二 CDMA解扩实验 第四部分 CDMA实验实验 20070633实验一 CDMA扩频调制实验 实验目的1、了解扩频调制的基本概念;2、掌握PN码的概念以及m序列的生成方法;3、掌握扩频调制过程中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预备知识 1、不同多址接入方式(TDMA、FDMA、CDMA)的区别;2、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