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理论力学.ppt
《西南交通大学理论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通大学理论力学.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理理理 论论论论 力力力力 学学学学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力学教研室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力学教研室别有用心者止步别有用心者止步仅供学习交流仅供学习交流飞鸟与空中客车机翼相撞飞鸟与空中客车机翼相撞垮塌前的彩虹桥垮塌前的彩虹桥垮塌后的彩虹桥垮塌后的彩虹桥法庭以外的问题法庭以外的问题力学素质的重要性力学素质的重要性 从简单力学问题到高等力学问题。从简单力学问题到高等力学问题。简单力学问题简单力学问题 大部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大部队过桥时不能齐步走高等力学问题高等力学问题 冲击载荷的概念:冲击载荷的概念: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损伤累积与结构寿命损伤累积与结构寿命 与跑步的次
2、数有关与跑步的次数有关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人跑步时脚上的力量有多大?脚上的力量脚上的力量假设人体重量为假设人体重量为750N3000N3500N4500N6000N12500N 绪绪 论论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研究受力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研究受力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研究受力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研究受力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运动学:运动学:运动学:运动学
3、: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从几何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动力学:动力学: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二、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二、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的科学实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学的的科学实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
4、学的的科学实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学的的科学实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出力学的最基本的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最基本的规律。将理论力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解释世界、改造世将理论力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解释世界、改造世将理论力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解释世界、改造世将理论力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解释世界、改造世界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界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界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界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在对事物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力在对事物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力在对事物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力在对事物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化建立力
5、学模型,形成概念,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学模型,形成概念,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学模型,形成概念,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逻辑学模型,形成概念,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理论体系。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理论体系。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理论体系。推理和数学演绎,建立理论体系。三、力学发展简史三、力学发展简史16871687年牛顿发表的年牛顿发表的年牛顿发表的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9001900年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与年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与年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与年普朗克的量子力学与19051905年爱因斯坦相年
6、爱因斯坦相年爱因斯坦相年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对论的提出。对论的提出。对论的提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以积累资料为主要特征;以积累资料为主要特征;以积累资料为主要特征;以积累资料为主要特征;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应用力学。应用力学。应用力学。应用力学。四、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四、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四、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四、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H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l l给定不变的角加速给定不变的角加速度,从启动到正常运度,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以及所行所需的时间以
7、及所需经历的转数。需经历的转数。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l l已知转台的质量及已知转台的质量及其分布,当驱动器到其分布,当驱动器到达正常运行所需角速达正常运行所需角速度时,驱动马达的功度时,驱动马达的功率如何确定率如何确定?为学好后续力学课程做好准备。为学好后续力学课程做好准备。为学好后续力学课程做好准备。为学好后续力学课程做好准备。v v vC CC 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今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艺术体操运动员使圈高速转动,并在地面上向艺术体操运动员使圈高速转动,并在地面上向艺术体操运动员使圈高速转动,并在地面上向艺术体操运动员使圈高速转动,并在地面上向前抛出,不久圆圈可自动返回到运动员跟前。我前抛出,不久圆圈可自动返回到运动员跟前。我前抛出,不久圆圈可自动返回到运动员跟前。我前抛出,不久圆圈可自动返回到运动员跟前。我们应该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们应该怎样来
9、解释这种现象们应该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们应该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圈圈圈圈 操操操操C五、基本要求五、基本要求 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学会一些处理理论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一些处理理论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一些处理理论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一些处理理论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熟悉基本定理与公式熟悉基本定理与公式熟悉基本定理与公式熟悉基本定理与公式,并能在正确条件下灵活应用并能在正确条件下灵活应用并能在正确条件下灵活应用并能在正确条件下灵活应用;第一篇第一篇第一篇第一篇 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 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
10、的受力分析 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和力的概念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 约束和约束反力约束和约束反力约束和约束反力约束和约束反力 结论与讨论结论与讨论结论与讨论结论与讨论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第第第第1 1章章章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和
11、物体的受力分析1.1 1.1 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和力的概念 1.刚体的概念刚体的概念刚体刚体刚体刚体是是是是抽象化的力学模型抽象化的力学模型抽象化的力学模型抽象化的力学模型理论力学研究的物体都是理论力学研究的物体都是理论力学研究的物体都是理论力学研究的物体都是刚体刚体刚体刚体刚体力学刚体力学刚体力学刚体力学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静力学刚体静力学刚体静力学刚体静力学刚体静力学 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持不变。持不变
12、。持不变。2.力的概念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作用效应:作用效应:(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效应运动效应或或外效外效应应,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理力);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理力);(2)使物体发生变形)使物体发生变形变形效应变形效应或或内效应内效应(材力)(材力)作用方式:作用方式:(1)直接接触作用;)直接接触作用
13、;(2)间接作用,如磁场、电场、重力场等。)间接作用,如磁场、电场、重力场等。力的三要素及其表示:力的三要素及其表示:力的作用线力的作用线AF(1)力的)力的大小大小,(2)力的)力的方向方向,(3)力的)力的作用点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定位矢量定位矢量或或固定矢量固定矢量)F FF F00可用一矢量表示可用一矢量表示FF F=F F F F0 0力的单位力的单位N(牛顿)、(牛顿)、kN(千牛)(千牛)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则 F1F2FRFROF1F2FR=F1+F2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
14、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1-2 1-2 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A 公理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推论推论1 力的可传性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
15、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AFABFF1 F2BAF2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作用于刚体上的力 滑动矢量滑动矢量PF1F2F3F4 推论推论推论推论2 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 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过汇交点。CBOAF3F1F2F1F2F12公理公理公理公理4 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
16、力的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公理公理公理公理5 5 刚化原理刚化原理刚化原理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1-3 约束和约束反力
17、约束和约束反力自由体自由体自由体自由体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非自由体非自由体非自由体非自由体 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约束:约束:约束: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围物体称为约束。围物体称为约束。围物体称为约束。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大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大小通常是未知的。小通常是未知的。约束反
18、力约束反力约束反力约束反力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约束反力约束反力工程中常见的几类工程中常见的几类 约束约束1.具有光滑接触表面的约束具有光滑接触表面的约束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凸轮传动凸轮传动 约束特征:约束特征:约束特征:约束特征:只限制物体沿只限制物体沿公法线公法线趋向于支承趋向于支承面方向面方向的运动的运动 反力特征:反力特征:反力特征:反力特征:方位:方位:方位:方位:沿接触处的公法线沿接触处的公法线指向:指向:指向:指向:指向物体(物体受压)指向物体(物体受压)ABCFNAFNBFNCF FR RF FR R 绳索绳索皮带皮带链链条条2.柔性体约束柔性体约束AAF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南交通大学 理论 力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