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临床诊断及其防治电子教案.ppt
《登革热临床诊断及其防治电子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临床诊断及其防治电子教案.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革热临床诊断及其防治概述概述n由登革病毒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乙急性乙类传染病类传染病;n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肌肉、骨起病急,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腹痛、呕吐、束臂试验阳性等;概述概述n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痛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n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n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省佛山市首次流行广东省佛山市首次流行,并分离出第型登革病毒。此后,于1979、198
2、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型病毒。WHO公布的主要流行区公布的主要流行区 粉红色示登革热流行区,红色示合并有登革出血热的流行区粉红色示登革热流行区,红色示合并有登革出血热的流行区我国的广东、我国的广东、云南、浙江等云南、浙江等地是登革热流地是登革热流行区行区流行特征流行特征n季节性:季节性: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夏秋雨季,广东为5 51111月;n周期性:周期性: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近年来流行周期表现不规则性不规则性;n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和亚热带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n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以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为主。广东省今
3、年流行状况广东省今年流行状况n2013年7月以来,我省中山、广州、佛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发生登革热传染病疫情;n截至今年10月21日,全省共报告1568例,比去年同期上升697%,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n截至今年11月27日,全省共报告2779例;11月份新增1211例;n711月月是蚊虫的活跃期,故当前是登革热发生的高风险月高风险月。病原学病原学n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 球形。为单股直链RNA;n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均可感染人;个血清型,均可感染人;n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
4、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病原学病原学登革病毒模型登革病毒模型传染源传染源n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n带病毒动物、伊蚊带病毒动物、伊蚊是登革病毒的主要宿主;n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n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传染源传染源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埃及伊蚊传播途径传播途径n伊蚊叮咬吸血传播伊蚊叮咬吸血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n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n广
5、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n当伊蚊叮吸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在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812天后当再叮吸正常人血时,病毒随唾液排出进入人体内,造成感染。易感人群易感人群n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n感染后,对同型病毒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并持续多年;n新流行区以成人为主;地方性流行区以儿童为主;n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可能因为体内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高危人群高危人群n二次感染患者;n伴有基础疾病者(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等);n婴
6、幼儿、老人及孕妇;n严重营养不良者。发病机制发病机制n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网状内皮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进入血循环(第1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组织之中,在外周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和肝脏的Kupffer氏细胞内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2次病毒血症。体液中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潜伏期315天,通常58天;n表现为隐性感染、登革热、重型登革热;n临床分
7、型: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n临床分期:分急性期、极期、恢复期急性期、极期、恢复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1.一般症状 所有患者均发热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39以上。持续57天,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2全身症状 发热时伴全身症状,三痛三痛:主要为剧剧烈头痛、眼球后痛、骨骼关节肌肉疼痛烈头痛、眼球后痛、骨骼关节肌肉疼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3皮疹 于病程36天出现,为斑
8、丘疹或麻疹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面、颈、胸部潮红称面、颈、胸部潮红称“三三红征红征”,皮疹持续57天。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登革热患者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4出血 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n)、消化道出血、血尿、阴道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第58天。n5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部分病例有电解质紊乱、束臂试验阳性。普通登革热普通登革热n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n因症状不典型
9、,容易误诊或漏疹。重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n高热(体温39)超过72小时;n严重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严重呕吐);n血压下降、皮肤瘀点或牙龈出血;n昏睡或烦躁不安;n心肌损伤等。登革热在发病过程中如出现下述症状之一者,可能会发展为重症登革热:重型登革热临床特点重型登革热临床特点n早期具有普通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天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严重出血表现(皮肤瘀斑、呕血、黑便、血尿等);严重血浆渗漏表现(血液浓缩、心包积液、胸水、腹水等);n严重者出现休克以及心、肺、肝、肾及脑等重要器官损害;n本型罕见,但死亡率很高,它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标准,故此命名为重型登革热。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n血常规: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革热 临床 诊断 及其 防治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