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设计与实施.ppt
《GPS测量设计与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测量设计与实施.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 GPS测量设计与实施11.1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11.2 GPS测量的外业准备与技术设计书的编写11.3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11.4 GPS测量的作业模式11.5 数据预处理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核11.6 技术总结与上交资料v实际工作中的GPS测量可划分为方案设计、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三个阶段。v11.1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v11.1.1 设计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GPS网的用途用户要求等对网形、精度和基准等进行具体设计。v1、GPS测量规范vGPS测量规范是国家测绘管理部门或行业部门制定的技术法规,包括:v(1)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全球定位系统(GPS)
2、测量规范,简称规范。v(2)1998年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规程,简称规程。v(3)各部委根据本部门GPS测量实际情况制定的其他GPS测量规程和细则。v2、测量任务书v测量任务书或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合同甲方下达的技术要求文件。该文件是指令性的,规定了测量任务的范围、目的、精度和密度要求,提交成果资料的时间,完成任务的经济指标等。vGPS方案设计时,依据测量任务书提出的指标要求,结合规范规定并现场踏勘确定具体的各点间连接方法、各点设站观测的次数、时段长短等布网观测方案。v11.1.2 GPS网的精度、密度设计v1、GPS测量精度标准与分类:v精度设计取决于网的用途
3、。v用于全球性地球动力学、地壳形变及国家基本大地测量的GPS网可参照规范中AA、A、B级精度。见表1 GPS测量精度分级(一)级别主要用途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ppm.D)AA全球性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和精密定轨30.01A区域性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50.1B局部形变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81C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基本控制网105D,E中小城市及测图、物探、建筑施工等控制测量1010-20v用于城市或工程中的GPS控制网可根据相邻点的平均距离,参照规程中二、三、四等和一级、二级精度。见表2。等级平均距离/kma/mmb/ppm.D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91021/12万三51
4、051/8万四210101/4.5万一级110101/2万二级115201/1万当边长小于200m时,以边长中误差小于20mm来衡量。v相对定位中各等级GPS相邻点间弦长精度(距离误差)表示为:实际精度标准的确定应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及人、财、物情况设计,或参照本部门已有的规程和作业经验。具体布设时可分级布设、越级布设或布设同级全面网。v2、点的密度标准v取决于任务要求和服务对象。规范中给出了参考值/km。AAABCDE相邻点最小距离30010015521相邻点最大距离20001000250401510相邻点平均距离10003007010-15 5-102-5v11.1.3 GPS网的基准设计v明
5、确GPS测量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基准)。vGPS网的基准包括:v1、位置基准:由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v2、方位基准:一般以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也可以基线向量的方位作为方位基准。v3、尺度基准: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边确定,或两个起算点间的距离确定。vGPS网的基准设计实质是指位置基准的设计,应考虑:v1、为求得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在地面坐标系中选定起算数据和联测原有地方控制点若干个,以便坐标转换。v2、为保证GPS网约束平差后坐标精度的均匀性以及减少尺度比误差影响,对网内重合的高等级国家点或原城市等级控制点,除了未知点联结图形观测外,对其也要适当构成长边图形。v3、GP
6、S网平差计算后,得到了GPS点在地面参照坐标系中的大地高,为求其正常高,可根据具体情况联测高程点,联测的高程点要均匀分布于网中。v4、新建GPS网的坐标系应尽量与测区过去采用的坐标系统统一。v11.1.4 GPS网构成的基本概念和网特征条件v1、概念v(1)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v(2)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v(3)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v(4)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v(5)异步观测环:存在有非同步观测基线的多边形环路。v(6)独立基线:对于N台
7、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1。v(6)非独立基线: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基线。总基线数等于独立基线数与非独立基线数之和。v2、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v观测时段数,其中C为观测时段数,n为网点数,m为每点设站次数,N为接收机数。v总基线数:J总=C.N.(N-1)/2v必要基线数:J必=n-1v独立基线数:J独=C.(N-1)v多余基线数:J多=C.(N-1)-(n-1)v依据上述公式可确定一个具体GPS网图形结构的基本特征。v3、GPS网同步图形构成及独立边的选择v对于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包含的GPS基线数或GPS边数为:J=N.(N-
8、1)/2,但仅有N-1条是独立的GPS边,其余为非独立的GPS边。2-5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所构成的图形vGPS独立边的不同选择v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的最少个数为T=J-(N-1)=(N-1)(N-2)/2。GPS边数J、接收机数N和最少同步闭合环数T的关系为:N23456J1361015T013610理论上同步闭合环中GPS边的坐标差之和应等于零,但由于各台GPS接收机并不是严格同步,导致闭合差不等于零。当同步闭合环的闭合差较小时,通常只能说明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合格,不能说明GPS边的观测精度高,也不能发现接收信号受到的干扰而产生的某些粗差。v为保证观测效果和发现观测过
9、程中的粗差,必须使GPS网中的独立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由数条GPS独立边构成的非同步多边形也称非同步闭合环,如三边、四边形、五边形等);当GPS网中有若干个起算点时,也可由两个起算点之间的数条GPS独立边构成的附合路线。vGPS网的图形设计就是根据对所布设的GPS网的精度要求,设计出由独立GPS边构成的多边形网(环形网)。v11.1.5 GPS网的图形设计v因为GPS同步观测时不要求通视,GPS网的图形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主要取决于用户要求、经费、时间、人力及接收机的类型、数量等。v根据不同用途,GPS网的图形通常布设成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v1、点连式:指相邻同步图形
10、之间仅有一个公共点连接。特点:图形几何强度弱,没有或很少有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一般不单独使用。图中13个定位点,无异步检核条件,最少观测时段6个(同步环),最少必要观测基线为n(点数)-1=12条,6个同步环中总共有12条独立基线。v2、边连式:指同步图形之间由一条公共基线连接。特点:几何强度较高,有较多的复测边和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缺点:在相同仪器台数条件下,观测时段数比点连式大大增加。图中13个定位点,12个观测时段,9条重复边,3个异步环。最少观测同步图形为11个,总基线数为33条,独立基线数22条,多余基线数10条。v3、网连式:指相邻同步图形之间有两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接。需要4台以上
11、接收机。特点:几何强度和可靠性高,缺点:经费和时间花费较多,仅适用于高精度的控制测量。v4、边点混合连接式:把点连式和边连式有机结合起来,组成GPS网。特点:既保证网的几何强度,提高网的可靠性,又减少外业工作量,降低成本,是较理想的布网方法。在点连式基础上增加4个观测时段,将点连式与边连式结合起来。图中所示3台接收机观测方案共有10个同步三角形,2个异步环,6条复测边,总基线数为29条,独立基线20条,多余基线8条,必要基线12条,图形呈封闭状。v实际布设时注意的原则:v1、GPS网中每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以满足常规测量加密需要。v2、为顾及原有测绘成果的沿用,应采用原有城市坐标系统,对符
12、合要求的旧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v3、GPS网必须由非同步独立观测边构成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每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边数应符合规范要求。级别ABCDE闭合环或闭合线路的边数566810级别二三四一级二级闭合环或闭合线路的边数6810101011.2 GPS测量的外业准备与技术设计书的编写GPS外业测量之前必须作好测区踏勘、资料收集、器材筹备、观测计划拟订、仪器检验校正和设计书编写等工作。11.2.1 测区踏勘签定GPS测量合同后,依据施工设计图踏勘、调查测区,为编写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成本预算等提供依据。1、交通情况:公路、铁路、乡村路的分布与通行情况。2、水系分布情况:3、植被情况:4、
13、控制点分布情况:三角点、水准点、GPS点、导线点的登记、坐标、高程系统,点位的数量与分布,标志的保存状况等。5、测区内居民地分布、食宿及供电情况。6、风俗民情:民族分布、习俗与方言、习惯与社会治安等。v11.2.2 资料收集v1、各类图件:1:1万-1:10万地形图,大地水准面起伏图、交通图。v2、各类控制点成果:三角点、水准点、GPS点、导线点及各控制点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资料。v3、测区内有关的地质、气象、交通、通信等资料。v4、城市及乡村行政区划表。v11.2.3 器材、设备的筹备及人员组织v1、筹备仪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v2、筹备机动设备及通信设备。v3、筹备施工器材、计划油料、材料
14、的消耗等v4、组建施工队伍,拟订施工人员名单和岗位。v5、进行详细的投资预算。v11.2.4 拟订外业观测计划v拟订依据:v1、GPS网的规模大小。v2、点位精度要求。v3、GPS卫星星座几何图形强度。v4、参加作业的接收机数量。v5、交通、通信及后勤保障。v观测计划的主要内容:v1、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图:在高度角大于150,输入测区中心某一测站的概略坐标,输入日期和时间,使用不超过20天的星历文件。v2、选择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GPS定位中卫星与测站所组成的几何图形,其强度因子可用空间位置因子(PDOP)表示,无论绝对定位还是相对定位,PDOP值不应大于6。v3、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当卫
15、星多于4颗且分布均匀,PDOP值小于6的时段为最佳观测时段。v4、观测区域的设计与划分:当网点数较多、规模大,接收机数有限、交通、通信不便时,可分区观测。为增强网的整体性,提高网的精度,相邻分区应设置公共观测点,公共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v5、编排作业调度表: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测区的地形、交通状况、网的大小、精度高低、仪器数量、GPS网的设计、卫星预报表、测区地理环境等编制作业调度表,目的:提高工作效率。作业调度表包括:观测时段、测站号、测站名称、接收机号等。v11.2.5 设计GPS网与地面网的联测方案v根据测区地形和地面控制点的分布,在GPS网中至少重合观测3个以上的地面控制点(尽量选择高
16、程控制点)做为约束点。v11.2.6 GPS接收机的选型与检验v1、选型:接收机性能、型号、精度、数量与测量精度有关。级别AAABCD,E单频/双频双频/全波长双频/全波长双频双频或单频双频或单频观测量至少有L1、L2载波相位L1、L2载波相位L1、L2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L1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54332等级二三四一级二级单频/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标称精度(10mm+2ppmD)(10mm+3ppmD)(10mm+3ppmD)(10mm+3ppmD)(10mm+3ppmD)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22222、检验:
17、观测中选用的接收机,其性能和可靠性检验合格后可参加作业。对新购和修理后的接收机应按规定进行全面检验,包括v一般检验:检查接收机设备各部件及附件是否齐全、完好,手册和资料是否齐全,紧固部分是否松动脱落;天线底座的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器应在测试前进行检验校正;通风干湿器、气压表、温度表等应定期送气象部门检验。v通电检验:检验接收机通电后有关信号灯、按键、显示系统和仪表的工作情况、自测试系统的工作情况。自测正常后按操作步骤检验仪器的工作情况。v实测检验:接收机检验的主要内容。方法:用标准基线检验;已知坐标、边长检验;零基线检验;相位中心偏移量检验等。至少每年测试一次。v(1)零基线检验接收机内部噪声水
18、平v采用GPS功率分配器(功分器)将同一天线输出的信号分成功率、相位相同的两路或多路信号送到接收机,将观测数据进行双差处理求坐标增量,以检验固有误差。v优点:所测的坐标增量消除了卫星几何图形的影响、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大气传播误差、多路径效应误差、仪器对中误差等,是检验接收机钟差、信号通道时延、延迟锁相环误差和内噪声等电性能引起的定位误差的有效方法。v零基线检验方法:v选择周围高度角100以上无障碍物的地方安置天线,连接天线、功分器和接收机。v连接电源,两台接收机同步接收4颗以上卫星。v交换功分器与接收机接口,再观测一个时段。v用随机软件计算基线坐标增量和基线长度,基线误差应小于1mm。否则应
19、送厂检修或降级使用。GPS天线功分器接收机接收机v(2)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v(3)接收机不同测程精度指标测试v(4)仪器的高低温实验v(5)野外测试:双频接收机通过野外测试检查执行SA政策时的定位精度。v(6)光学对点器的检验。v11.2.7 技术设计书编写v1、任务来源与工作量:包括项目的来源、任务的用途与意义;GPS点的数量(新定点数、约束点数、水准点数、检查点数);点的精度指标及坐标、高程系统。v2、测区概况:测区隶属行政管辖;测区范围的地理坐标,控制面积;交通状况和人文地理;地形与气候;测区控制点的分布及对控制点的分析、利用与评价。v3、布网方案:网点的图形及基本连接方法;网结构特
20、征的测算;点位布设图的绘制。v4、选点与埋标:点位选取的基本要求;标志的选用及埋设方法;点位的编号等。v5、观测: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观测纲要的制定;数据采集应注意的问题等。v6、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使用的软件;起算点坐标的决定方法;闭合差的检验及点位精度的评定指标。v7、完成任务的措施:要求具体、可靠,能在实际中执行。v11.3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v选点v1、易于安置仪器、视野开阔的较高点。v2、视场周围150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免遮挡或吸收。v3、为避免电磁场干扰,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电视台、微波站等),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距离
21、不小于50m。v4、为减弱多路径效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v5、点位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和联测。v6、点位基础稳定,易于保存。v7、选点人员按技术设计实地踏勘选点,利用旧点时应对其稳定性、完好性、可用性进行检查。v8、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结。v9、当点位需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应踏勘水准路线,提出建议。v11.3.2 埋设标志v根据规范,GPS网点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标志和标石必须稳定坚固,以长久保存和使用。对基岩露头地区,可直接在基岩上嵌入金属标志。v每个点位埋设结束后,应填写点之记并提交下列资料:v1、点之记v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PS 测量 设计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