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知识讲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知识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知识讲解.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概述概述婴幼儿腹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是3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以夏秋季最高,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便稀,甚至如水样便,伴有不消化的乳食及黏液为主要特点,呕吐和发热往往并存,严重者可有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伤食性腹泻主症: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有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 ,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适应症中医诊断属伤食型,西医属单纯性腹泻或称消化不良性腹泻,无明显脱水或轻度脱水者,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每日310次,便前腹痛哭闹,不思饮食,腹胀拒按,嗳气或呕吐,大
2、便气味酸臭,夜寐欠安,舌淡红,苔厚腻或白厚。禁忌证1.传染类疾病:痢疾、霍乱、幼儿急疹等引起的腹泻;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撞伤、刀伤等有皮肤破损者;3.局部皮肤病变:溃疡性皮炎、烫伤等;4.推拿部位由结核菌、化脓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如骨结核、化脓性骨髓炎等;5.推拿部位各种类型的骨折;6.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技术操作方法技术操作方法常用穴位部位与作用八卦穴:在手掌心的内劳宫周围。作用:调畅气机、宽胸理膈。清胃穴:从腕横纹到拇指跟的赤白肉际处,即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作用:和胃消食,降逆止呕。脾穴:在大拇指桡侧缘,从拇指跟到拇指端。作用:健脾益气,消食和胃。大肠穴:从食指跟到食
3、指端桡侧赤白肉际处。作用:固肠涩便。运土入水:从拇指端到小指跟的外侧缘,即大小鱼际赤白肉际处。作用:固肠止泻,调和脾胃。利小便(清小肠穴):即小指的尺侧缘,从指跟到指端。作用:利尿通淋,分清降浊。长强穴:尾骨尖下0.5寸,相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作用:固肠涩便,收敛止泻。七节骨: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条直线。作用:升提止泻,调节气机。足三里:外膝眼下 3寸,胫骨外缘旁开1横指。作用:健脾益气,和胃宽中。承山:在小腿后侧用力时出现人字形的凹陷处。作用:升提止泻,调和脾胃止泻灵:在外踝骨直下与赤白肉交叉处。作用:固肠止泻。操作步骤及顺序操作步骤及顺序患儿端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床上,2岁以内的小儿由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性 婴幼儿 腹泻 推拿 治疗 技术 知识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