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ppt课件.ppt
《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测量(岳建平)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章建筑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概述变形监测概述变形监测目的变形监测目的变形监测内容变形监测内容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位移观测建筑物位移观测竣工总图绘制竣工总图绘制13.1 变形监测概述变形监测概述建筑物在工程建设中建筑物在工程建设中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沉降建筑物沉降建筑物位移建筑物位移建筑物挠曲建筑物挠曲建筑物倾斜建筑物倾斜建筑物裂缝建筑物裂缝勘察勘察设计设计施工施工使用使用失误失误建筑物特点建筑物特点工程地质复杂工程地质复杂外界环境变化外界环境变化建筑物高大建筑物高大建筑物荷载大建筑物荷载大建筑物体形复杂建筑物体形复杂建筑物荷载不均匀建筑物荷载不均匀沙质土沙质
2、土淤泥淤泥冻土冻土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大气温度变化大气温度变化外界风力变化外界风力变化地震破坏地震破坏其它外力其它外力一、概述一、概述建筑变形测量建筑变形测量是每隔一定时期,对控制点和观是每隔一定时期,对控制点和观测点进行重复测量,通过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测点进行重复测量,通过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变形量及累积变形量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值和变形量及累积变形量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值和分析变形规律。分析变形规律。意大利比莎斜塔意大利比莎斜塔资料介绍:八层,高55m,16层为大理石砌,78为青砖石砌,内径7.65m,呈圆环形。1173年1371年竣工,经过198年建到四层倾斜,停工94年。复建到第七层又停
3、工83年,再建时第八层明显有转折。经测量:塔北侧沉降为量为90cm,塔南侧沉降为量为270cm,向南倾5.5塔顶离开竖向中心线为5m,倾斜值为0.093原因:1.地基粉砂土,施工不慎,粉砂外挤,偏心荷载南侧压力大,造成倾斜。2.塔基地压力大,超过地基承受力,下沉。3.比萨平原深层抽水,使水位下降相当于大面积加载。二、变形监测目的二、变形监测目的 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达到以下目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达到以下目的: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作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作出预报,提供
4、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了解变形机理,验证工程设计理论和地壳运动了解变形机理,验证工程设计理论和地壳运动 假说。假说。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 评价。评价。建立正确的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建立正确的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三、变形监测内容三、变形监测内容1、内部监测、内部监测内部应力、应变监测内部应力、应变监测动力特性监测动力特性监测加速度监测加速度监测2、外部监测、外部监测沉降监测沉降监测位移监测位移监测倾斜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裂缝监测
5、挠度监测挠度监测静态监测静态监测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四、变形监测特点四、变形监测特点 2.重复观测:测量时间跨度大,观测时间和重重复观测:测量时间跨度大,观测时间和重复周期取决于观测目的、变形量量大小和速复周期取决于观测目的、变形量量大小和速度。度。3.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量大,变形量小,严密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量大,变形量小,变形原因复杂。变形原因复杂。4.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1.测量精度高:一般位置精度为测量精度高:一般位置精度为1mm.五、变形测量点的设置五、变形测量点的设置变形测量点可分为变形测量点可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控制点和观测点(又称为变形点),(又称为变形点)
6、,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控制点包括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联系点、检核点、定向点。点。13.2 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一、概述一、概述建筑物沉降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变是指建筑物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即垂直位移,通过测定观测点与基准点之间高差随形即垂直位移,通过测定观测点与基准点之间高差随 时间变化量。时间变化量。被测建筑物:被测建筑物:高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高层建筑物深坑基深坑基重要厂房柱基及主要设备基础重要厂房柱基及主要设备基础高大构筑物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高炉等水塔、烟囱、高炉等人工加固地基等人工加固地基等采用方法:采用方法:精
7、密水准测量精密水准测量 静力水准测量静力水准测量二、沉降观测监测网的布设二、沉降观测监测网的布设沉降观测监测网点包括基准点和观测点沉降观测监测网点包括基准点和观测点1.基准点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应埋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应埋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2.围之外,距开挖边线围之外,距开挖边线50m之外,按二、三等水准点规之外,按二、三等水准点规格埋石,个数不少于格埋石,个数不少于3个。个。2.观测点观测点:观测点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应变形的特征点观测点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应变形的特征点深基坑支护结构观测点埋设在锁口架上,一般深基坑支护结构观测点埋设在锁口架上,一般20m 埋设一个
8、埋设一个,在支在支护的阳角处和距基坑很近的原建筑物应加密观测点。护的阳角处和距基坑很近的原建筑物应加密观测点。建筑物建筑物在建筑物四角沿外墙间隔在建筑物四角沿外墙间隔1015米处布设,在柱上每隔米处布设,在柱上每隔23根柱设一个点。根柱设一个点。圆形构筑物圆形构筑物在基础轴线对称部位设点,不少于四个点。在基础轴线对称部位设点,不少于四个点。不同建筑物分界处: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裂缝、伸缩缝不同建筑物分界处: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裂缝、伸缩缝处,不同高度建筑交接处,新旧建筑物交接处。处,不同高度建筑交接处,新旧建筑物交接处。3.观测点埋设观测点埋设: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基准点三、精密
9、水准测量方法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1.观测周期观测周期2.(1)基准点应在建筑物基坑开挖前布设,并与已知水准点联)基准点应在建筑物基坑开挖前布设,并与已知水准点联测。测。3.(2)观测点埋设稳定后,应与基准点联测两次,作为沉降观)观测点埋设稳定后,应与基准点联测两次,作为沉降观测数测数4.据处理基础。据处理基础。5.(3)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观测周期观测周期深基坑开挖时深基坑开挖时 12天天 出现暴雨,管涌应加密出现暴雨,管涌应加密浇筑地下室底板后浇筑地下室底板后 34天天建筑物主体施工建筑物主体施工 12层层 结构封顶后结构封顶后 3个月个月竣工投入使用竣工投入使用 3个月个月 直至沿体稳定
10、直至沿体稳定2.观测方法观测方法 仪器仪器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观测方法观测方法 限差限差(mm)精密水准仪精密水准仪 二等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 闭合水准闭合水准 闭合差容许值闭合差容许值 0.6 附合水准附合水准 精度要求:一般建筑物能反映精度要求:一般建筑物能反映 2 mm 重要建筑物能反映重要建筑物能反映 1 mm 精密工程精密工程 0.2 mm3、成果整理、成果整理1.采用专用记录手簿逐步检查2.每次观测当日计算成果,分析成果。3.及时上报沉降结果4.绘制沉降曲线图5.沉降观测总结报告。计算各观测点高程计算相邻两次观测沉降量计算累积沉降量13.3 建筑物位移观测建筑物位移观测 建筑物位移
11、观测建筑物位移观测包括包括主体倾斜观测、主体倾斜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裂缝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日照、挠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场地滑坡观测等。变形观测、风振观测和场地滑坡观测等。一、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一、建筑物主体倾斜测量主体倾斜原因主体倾斜原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基础不均匀沉降。主体倾斜观测主体倾斜观测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1、倾斜原因:、倾斜原因:n2 2、主体倾斜观
12、测方法主体倾斜观测方法n 测定基础沉降差法测定基础沉降差法 n建筑物基础上选设沉降观测点建筑物基础上选设沉降观测点A A,B B,n精密水准测量法定期观测精密水准测量法定期观测A A,B B两点沉降差两点沉降差hh,nA A,B B两点的距离为两点的距离为L L,基础倾斜度为,基础倾斜度为n例如:测得例如:测得hh=0.023m=0.023m,L L=7.25m=7.25m,n倾斜度倾斜度i i=0.003172=0.3172%=0.003172=0.3172%测定基础沉降差法n 激光垂准仪法激光垂准仪法n建筑物顶部与底部间有竖向通道,建筑物顶部与底部间有竖向通道,n在建筑物顶部适当位置安置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测量 建平 13 建筑 变形 监测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