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文学1教学教材.ppt
《初唐文学1教学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唐文学1教学教材.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唐文学初唐文学1 1绪论绪论 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四个时期。v隋文帝开皇九年(隋文帝开皇九年(589589年)统一全国,结束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了长达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2、。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v公元公元618618年,李渊在长安即帝位,建立唐朝年,李渊在长安即帝位,建立唐朝v公元公元907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历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史进入五代十国。v公元公元960960年,宋朝建立。年,宋朝建立。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隋唐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宋宋581 618 907 960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诗的繁荣诗的繁荣v一一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v1、国力的强大。、国力的强大。v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v2、中外
3、文化交融。、中外文化交融。v原因:李氏为鲜卑化的汉人。对外来文化采原因:李氏为鲜卑化的汉人。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取兼容的政策。v唐太宗说过: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贞观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太宗这种一视华夷的二十一年五月条)太宗这种一视华夷的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直到,思想,为他的后继者所继承,直到,v玄宗朝的李华说:玄宗朝的李华说:“国朝一家天下,华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夷如一。”(李华(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寿州刺史厅壁记)v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华夷如一的
4、思想。华夷如一的思想。二二唐代士人对人生的积极进取唐代士人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的态度。的态度。v基础:国力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基础:国力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条宽阔的人生道路。v手段:常选、制举、入地方节镇幕府等。手段:常选、制举、入地方节镇幕府等。v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v唐代士人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唐代士人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v“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杨炯从军行从军行v“达则以公济天下,穷则以大道理身。达则以公济天下,穷则以大道理身。”陈子昂陈子昂赠
5、别冀侍御崔司议并序赠别冀侍御崔司议并序v“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送魏大从军v“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v“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渡无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孟浩然临洞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庭湖赠张丞相“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窗间老一经。”王维王维送都督赴代送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州得青字
6、v“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伤。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伤。”王维王维少年行四首少年行四首其二其二v“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骐麟阁,入朝明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光宫”高适高适塞下曲塞下曲。v“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岑参岑参银碛山西馆银碛山西馆v“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王昌龄从军行从军行v“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v“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杜甫望岳望岳v
7、“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淳。”杜甫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县怀五百字 v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影响于唐代士人及其文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影响于唐代士人及其文学创作:学创作:v(1)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生命张力)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生命张力诗人之诗人之“大我大我”怀抱寰宇、俯瞰古今的气概);怀抱寰宇、俯瞰古今的气概);v(2)执着强烈、难以挥去的功名意识(尚武、建功、)执着强烈、难以挥去的功名意识(尚武、建功、报国、济民);报国、济民);v(3)盛唐边塞诗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咏唱;)盛唐边塞诗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咏唱
8、;(4)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化而为感伤之诗、闲适)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化而为感伤之诗、闲适之诗(动静相反相激、时愈动心愈静);之诗(动静相反相激、时愈动心愈静);v(5)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化而为杜诗)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化而为杜诗“忧国忧民忧国忧民”之大悲歌。之大悲歌。v三、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三、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v1、修史和史论:八史,其中、修史和史论:八史,其中v修史:修史:国立史馆修国立史馆修梁书梁书(姚思廉)、(姚思廉)、陈书陈书(姚思廉)、(姚思廉)、北齐书北齐书(李白药)、(李白药)、周书周书(令狐德棻)、(令狐德棻)、隋书隋书(魏征、(魏征、长孙无忌)五史,太宗御撰的名义修长孙
9、无忌)五史,太宗御撰的名义修晋书晋书和以私修官审的形式修和以私修官审的形式修南史南史和和北史北史(李延寿)。(李延寿)。v史论:刘知几的史论:刘知几的史通史通.v原因:在史馆修史的过程中,刘知几深原因:在史馆修史的过程中,刘知几深感感“任当其职任当其职”而而“道不行道不行”,“见用见用于时于时”而而“志不遂志不遂”,故退而私撰,故退而私撰史史通通以申其意。以申其意。v体例简述:体例简述:史通史通共共20卷,分内、外卷,分内、外篇。内篇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主,篇。内篇以评论纪传体史书体例为主,涉及史书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涉及史书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求和撰史原则及史家修养;外篇则论
10、要求和撰史原则及史家修养;外篇则论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兼及史家、史述史官制度、正史源流,兼及史家、史著得失,并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著得失,并略申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v四、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的发展四、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的发展对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v一、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一、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v1、山川、山川v2、都市、都市v二、入幕二、入幕v1、入节镇幕府;如高适、岑参、李益;、入节镇幕府;如高适、岑参、李益;v2、边塞漫游。如王昌龄,以及李白、王之涣等、边塞漫游
11、。如王昌龄,以及李白、王之涣等人。创立了边塞诗派。人。创立了边塞诗派。v三、读书山林的风气三、读书山林的风气v原因:唐代寺庙经济发达,可为贫寒的士人原因:唐代寺庙经济发达,可为贫寒的士人提供免费的膳食与住宿。且又藏书丰富,为提供免费的膳食与住宿。且又藏书丰富,为士人读书提供方便。士人读书提供方便。v人物:陈子昂、李白、岑参、刘长卿、孟郊、人物:陈子昂、李白、岑参、刘长卿、孟郊、崔曙、张谓、张諲、颜真卿、李端、杜牧、崔曙、张谓、张諲、颜真卿、李端、杜牧、温庭筠、杜荀鹤、李中、阎防、薛据、许稷、温庭筠、杜荀鹤、李中、阎防、薛据、许稷、徐商、符载、李绅;等等徐商、符载、李绅;等等v影响:清幽明秀格调
12、影响:清幽明秀格调v四、贬谪四、贬谪v意义:丰富了唐文学,使唐文学从生活面到意义:丰富了唐文学,使唐文学从生活面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贬谪作品:贬谪作品:李白贬夜郎途中,王昌龄龙标之李白贬夜郎途中,王昌龄龙标之贬,刘长卿的两次贬谪,都有很好的诗。韩贬,刘长卿的两次贬谪,都有很好的诗。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诸人都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诸人都有这方面非常优秀的作品。有这方面非常优秀的作品。v感情: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感情: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于生命的执著,对于理想的追求,伤,和对于生命的执
13、著,对于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第三节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第三节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的影响v一、儒、释、道的融合一、儒、释、道的融合v儒家:孔颖达官修儒家:孔颖达官修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包括,包括周易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立国之本。立国之本。v道家:唐王室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都道家:唐王室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都被封为真人。被封为真人。老子老子、庄子庄子、列子列子、文子文子被列为经。被列为经。v释家:太宗支持玄奘译经,玄宗既亲注释家:太宗支持玄奘译经,玄宗既
14、亲注孝经孝经,又亲注又亲注道德经道德经和和金刚经金刚经。v佛教的影响:佛教的影响:v1、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清人编、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清人编全唐诗全唐诗,收僧人诗作者人,诗首。,收僧人诗作者人,诗首。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劝善诗、偈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劝善诗、偈颂,但更多的是一般篇咏,如游历、与士人颂,但更多的是一般篇咏,如游历、与士人交往、赠答等等。交往、赠答等等。王王梵梵志志(生生卒卒不不详详):通通俗俗诗诗人人。诗诗其其二二:“他他人人骑骑大大马马,我我独独跨跨驴驴子子。回回顾顾担担柴柴汉,心下较些子。汉,心下较些子。”寒寒山山(生生卒卒不不详详):贞贞观观时时诗诗僧
15、僧,其其诗诗承承王王梵志衣钵,多用村言口语,不失诙谐之趣。梵志衣钵,多用村言口语,不失诙谐之趣。v2、涉及佛教的作家较多。、涉及佛教的作家较多。v如王绩、沈佺期、宋之问、张说、孟浩然、如王绩、沈佺期、宋之问、张说、孟浩然、王维、岑参、常建、李颀、杜甫、李白、韦王维、岑参、常建、李颀、杜甫、李白、韦应物、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李贺、许浑、应物、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李贺、许浑、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吴融、黄滔、韩偓、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吴融、黄滔、韩偓、杜荀鹤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佛教影响的印记。杜荀鹤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佛教影响的印记。v影响: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影响:唐诗中空寂的境
16、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v三、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也产生广泛的影响。三、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也产生广泛的影响。v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然,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v对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对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代作家如王勃、卢照邻、陈子昂、宋之问、张九龄、代作家如王勃、卢照邻、陈子昂、宋之问、张九龄、李颀、王昌龄、岑参、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有李颀、王昌龄、岑参、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有神仙信仰。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李白笔
17、神仙信仰。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李白笔下的泰山、天姥山、莲花山的神仙幻境,李贺笔下下的泰山、天姥山、莲花山的神仙幻境,李贺笔下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李商隐笔下的圣女、嫦娥、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李商隐笔下的圣女、嫦娥、龙宫贝阙的形象,都是道教影响的显例。连以写实龙宫贝阙的形象,都是道教影响的显例。连以写实著称的白居易,也在著称的白居易,也在长恨歌长恨歌的结尾幻想了一个的结尾幻想了一个神仙世界。神仙世界。第四节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第四节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上的地位一、唐文学的繁荣一、唐文学的繁荣1、原因:、原因:a、社会原因,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社会原因
18、,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思想包容。思想包容。b、文学发展自身、文学发展自身 c、统治阶级的提倡v2、表现:、表现:a、体裁: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体裁: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b、作者众多大师辈出。、作者众多大师辈出。全唐文全唐文收作者人,收作者人,全唐诗全唐诗收作者二千二百馀人,据不完全统计,唐人收作者二千二百馀人,据不完全统计,唐人小说今天可以找到的还有二百二三十种。唐代出现的杰小说今天可以找到的还有二百二三十种。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返回返回v二、唐诗的发展轨迹(初唐盛唐晚唐)二、唐诗的发展轨迹(初
19、唐盛唐晚唐)v1、初唐:(、初唐:(618712年)年)v成就:成就:a、批判继承六朝诗风,融合南北诗风,、批判继承六朝诗风,融合南北诗风,确立律体,发展七言。确立律体,发展七言。v表现:表现:a、诗人群体扩大,题材丰富,情思格、诗人群体扩大,题材丰富,情思格调刚柔并举。调刚柔并举。b、融合音律创立律诗。、融合音律创立律诗。v代表诗人:王绩、王梵志、初唐四杰、上官代表诗人:王绩、王梵志、初唐四杰、上官仪、沈铨期、宋之问、陈子昂、张若虚、刘仪、沈铨期、宋之问、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等。希夷等。v2、盛唐(、盛唐(712767年)年)v特点:特点:a、大家辈出。、大家辈出。b、流派纷争,如以王、流
20、派纷争,如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把山水田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以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派,把边塞生活写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派,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C、盛唐双壁,李白、盛唐双壁,李白和杜甫。和杜甫。D、盛唐气象,指盛唐诗坛风格、流、盛唐气象,指盛唐诗坛风格、流派丰富多采,形成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千派丰富多采,形成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争艳斗妍的高度繁荣局面。浪漫主姿百态,争艳斗妍的高度繁荣局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义、现实主义
21、、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都拥有一大批诗人,而且艺术上都能独树一都拥有一大批诗人,而且艺术上都能独树一帜,成就颇高。他们的诗风慷慨激荡,气魄帜,成就颇高。他们的诗风慷慨激荡,气魄宏大,感情热烈。而且还出现了李白、杜甫宏大,感情热烈。而且还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艺术造诣精深的大诗人。这样艺术造诣精深的大诗人。v3、中唐(、中唐(767835年)年)v特点:新乐府、隐逸诗人、作诗的技巧更加特点:新乐府、隐逸诗人、作诗的技巧更加纯巧。纯巧。v代表诗人:大历诗人、韩愈、孟郊、李贺、代表诗人:大历诗人、韩愈、孟郊、李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v诗派: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稹
22、为代表,诗派: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还有张籍、王建,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把还有张籍、王建,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把诗写得通俗易懂。韩、孟诗派,以韩愈、孟诗写得通俗易懂。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人为代表,受到杜甫奇崛、散文郊、李贺等人为代表,受到杜甫奇崛、散文化、炼字的影响,更加怪变,怪怪奇奇,甚化、炼字的影响,更加怪变,怪怪奇奇,甚至以丑为美。至以丑为美。v风格特色: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风格特色: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4、晚唐(、晚唐(836906年)年)v特点:诗人忧国忧民,梦幻虚无,感慨特点:诗人忧国忧民,梦幻虚无,感慨盛世不再来。盛世不再来。v代表诗人:杜牧、李商
23、隐。代表诗人:杜牧、李商隐。v三、唐代散文发展轨迹三、唐代散文发展轨迹v骈散结合古文复兴古文运动骈散结合古文复兴古文运动小品文小品文v四、新文体的产生四、新文体的产生v传奇、变文、词,传奇、变文、词,第一章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歌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一节隋代文学 v隋(隋(581618)立国)立国37年,诗歌成就不年,诗歌成就不高。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高。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二是由梁、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
24、善心、虞世基、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王胄、庾自直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朝。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代表作家作品代表作家作品 1 1、卢卢思思道道(532583532583):从从军军行行以以歌歌行行体体写写边边塞塞军军旅旅生生活活,深深婉婉而而又又有有苍苍劲劲之之气。气。2 2、杨杨素素(?606606):出出塞塞二二首首、赠赠薛薛播播州州十十四四首首、山山斋斋独独坐坐赠赠薛薛内内史史二二首首,以以武武人人而而为为诗诗格格调调清清远远,“转转似似出出世高
25、人世高人”(沈德潜)。(沈德潜)。3 3、薛薛道道衡衡(540609540609):昔昔昔昔盐盐为为写写闺闺怨怨的的抒抒情情长长诗诗,“暗暗牖牖悬悬蛛蛛网网,空空梁梁落落燕燕泥泥”的的名名句句历历来来传传诵诵。人人日日思思归归:“入入春春才才七七日日,离离家家已已二二年年。人人归归落落雁雁后后,思思发发在在花花前。前。”亦属名作。亦属名作。隋文学中的地位隋文学中的地位:题题材材和和诗诗风风的的过过渡渡以以及及文文学学思思想想的的变变革革,标标志志隋隋代代文文学学上上承承六六朝朝文文学学之之余余绪绪,下下开唐代文学之先路。开唐代文学之先路。第二节初唐诗坛第二节初唐诗坛v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仪一、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唐 文学 教学 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