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教育精选PPT.ppt
《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教育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教育精选PPT.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教育第1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品德道德与品德 1.1.道德道德 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 行为规范的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是一定社会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 所设定的所设定的一整套规则体系。一整套规则体系。以以善与恶、荣与辱、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善与恶、荣与辱、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和虚伪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人与等道德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以各种形式的教育
2、和社会舆论力量,人之间的关系,以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第2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品德道德与品德 2.2.品德品德 亦称品行、德性、道德品质,它是个体在遵守一定社会的亦称品行、德性、道德品质,它是个体在遵守一定社会的 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 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个性化的社会道德现象,即是品德是个性化的社会道德现象,即是个体的道
3、德面貌。个体的道德面貌。(1 1)从品德的特性来看,品德是一种内隐和稳定的心理倾向)从品德的特性来看,品德是一种内隐和稳定的心理倾向 或特征。或特征。(2 2)从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品德是个体道德价值观念不断)从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品德是个体道德价值观念不断 内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内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3 3)从品德的心理构成来看,品德是复合体)从品德的心理构成来看,品德是复合体.(4 4)从品德的表现方式看,品德体现在个体的一系列道德行)从品德的表现方式看,品德体现在个体的一系列道德行 为中为中.第3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
4、品德道德与品德 2.2.品德品德 亦称品行、德性、道德品质,它是个体在遵守亦称品行、德性、道德品质,它是个体在遵守 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和倾向。理特征和倾向。品德是个性化的社会道德现象,即是品德是个性化的社会道德现象,即是个体的道个体的道 德面貌。德面貌。第4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品德道德与品德 3.3.道德与品德的关系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1 1)两者的联系表现)两者的联系表现 a.a.品德
5、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社会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社会 道德标准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一个人面临一系列道德标准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一个人面临一系列 道德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人格倾向。道德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人格倾向。b.b.个体的品德,构成或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或风气,个体的品德,构成或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或风气,特别是社会的优秀人物的品德,会影响社会的道德特别是社会的优秀人物的品德,会影响社会的道德 风尚。风尚。c.c.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并不是自发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并不是自发的、必然会发生的,品德是在社会与家庭道德气氛熏
6、陶必然会发生的,品德是在社会与家庭道德气氛熏陶 下和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和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5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品德道德与品德 3.3.道德与品德的关系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 2)两者的区别表现)两者的区别表现 a.a.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 性质、发展等问题是性质、发展等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现象,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现象,其形成和改变是其形成和改变是教育心理学
7、研究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6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品德道德与品德 3.3.道德与品德的关系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 2)两者的区别表现)两者的区别表现 b.b.道德是客观存在,不以个体品德为转移。道德是客观存在,不以个体品德为转移。它的产生它的产生 与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依赖于整个社会与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它依赖于整个社会 的存在与发展,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的存在与发展,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必须以前者为基础,是个体现象。品德则必须以前者为基础,是个体现象。它的形成它的形成 和发展,一方面要受到社会规律的制
8、约,另一方面和发展,一方面要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 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它的发生、发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影响,它的发生、发 展则有赖于具有某种品德的个体的存在,并随个体展则有赖于具有某种品德的个体的存在,并随个体 的消亡而不复存在。的消亡而不复存在。第7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 道德与品德道德与品德 3.3.道德与品德的关系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 2)两者的区别表现)两者的区别表现 c.c.道德是社会对人们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道德是社会对人们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 是处理契约不断选择的结果。是处理契约不断选择的结果。品德是个体在一定社会
9、道德氛围中习得的,品德是个体在一定社会道德氛围中习得的,是社会道德观念不断内化的产物。是社会道德观念不断内化的产物。第8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心理的结构 2.2.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 (1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行为准则以及执行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是对道德行为准则以及执行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个体要参与社会生活,就必须掌握一系列道德概念个体要参与社会生活,就必须掌握一系列道德概念 和观念,并进一步形成关于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系和观念,并进一步形成关于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系 (道德观)。(道德观)。第9页,讲稿共57张,创作
10、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心理的结构 2.2.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 (2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是个体伴随着道德认识过程和道德行为选择而是个体伴随着道德认识过程和道德行为选择而 产生的一种内在心理体验。产生的一种内在心理体验。当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并获当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并获 得满足时的体验就是道德情感。得满足时的体验就是道德情感。(3 3)道德意志行为)道德意志行为 指一个人面临道德问题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一指一个人面临道德问题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一 系列自觉和复杂的意志行动过程。系列自觉和复杂的意志行动过程。第1
11、0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心理的结构 2.2.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 (1 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 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反过来影响道德认知的倾向和深度;道德情感又反过来影响道德认知的倾向和深度;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志和行为的源泉,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志和行为的源泉,道德意志和行为反过来影响道德认知和情感的道德意志和行为反过来影响道德认知和情感的 形成水平和速度。形成水平和速度。第11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
12、理概述n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心理的结构 2.2.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 (2 2)品德心理结构与内容的多层次性)品德心理结构与内容的多层次性 表层系统表层系统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 深层系统深层系统 动机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动机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第12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心理概述n品德心理的结构品德心理的结构 2.2.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 (3 3)品德心理结构的阶段性和系统动力性)品德心理结构的阶段性和系统动力性 品德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品德结构的形成是一个
13、动态发展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生成结构道德行为和品质的生成结构 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调节道德行为的执行结构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调节道德行为的执行结构 品德稳定的定型结构品德稳定的定型结构第13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1.1.我国传统的品德发展思想我国传统的品德发展思想 (1 1)内求说)内求说 品德的发展是个体内求心中之理的过程。品德的发展是个体内求心中之理的过程。如孟子曰:如孟子曰: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生来就具有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这“四端四端”,四端的继续发展就会产生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四端的继续发展就会产生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第14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1.1.我国传统的品德发展思想我国传统的品德发展思想 (2 2)内求说)内求说 品德的形成是个体在外界的影响下磨砺的结果。品德的形成是个体在外界的影响下磨砺的结果。如荀子曰:如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品德不会通过品德不会
15、通过“终日而思终日而思”来获得,来获得,只有善于只有善于 考察客观事物的外铄式学习才能够培养德行。考察客观事物的外铄式学习才能够培养德行。第15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2.2.皮亚杰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理论的发展理论 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尊重准则和和社会公正感社会公正感 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他律他律和和自律自律第16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
16、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2.2.皮亚杰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理论的发展理论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2-5岁):岁):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责任归因与权威中心阶段(责任归因与权威中心阶段(6-86-8岁):岁):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中逆阶段或平等阶段(中逆阶段或平等阶段(8-108-10岁):岁):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1-1211-12岁):岁):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第17页,
17、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3.3.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惩罚和服从取向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第五阶段: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社会契约取向第六阶段:第六阶段:良心或者原则的道德取向良心或者原则的道德取向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第18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
18、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3.3.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 1)惩罚和服从取向)惩罚和服从取向 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2 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 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
19、的行动,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 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他们能够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他们能够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 严重程度。严重程度。第19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3.3.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 3)好孩子取向)好孩子取向 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 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4
20、4)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 承当社会的义务和职责。承当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 序的准则。序的准则。第20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品德形成与发展理论 3.3.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5 5)社会契约取向)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认为反映大多数人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认
21、为反映大多数人 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6 6)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 每一阶段的划分不仅考虑到儿童是选择服从,还是选每一阶段的划分不仅考虑到儿童是选择服从,还是选 择需要,还要看儿童对这种选择的说明和公正性。择需要,还要看儿童对这种选择的说明和公正性。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同样的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同样的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有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有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德判断的最高水平。第21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
22、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矛盾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矛盾错误的道德认识错误的道德认识 消极的情感体验消极的情感体验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心理矛盾心理矛盾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情感障碍情感障碍遵守道德规范的意愿遵守道德规范的意愿个人需要动机个人需要动机愿意遵守道德规范愿意遵守道德规范 辨别力辨别力愿意遵守道德规范愿意遵守道德规范意志薄弱意志薄弱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愿意遵守道德规范愿意遵守道德规范不良行为不良行为社会道德规范社会道德规范学生认知水平差学生认知水平差第22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
23、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矛盾中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矛盾 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舆论和教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舆论和教育等影响,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育等影响,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在儿童道德内化过程中存在八大心理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在儿童道德内化过程中存在八大心理矛盾,正是这些矛盾 推动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化: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化:社会品德评价的内化社会品德评价的内化 社会道德信念的内化社会道德信念的
24、内化 社会需要的内化社会需要的内化 社会道德行为的内化社会道德行为的内化第23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基础,是在社会与教育的影响下,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基础,是在社会与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人道德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个人道德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体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要经历个体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要经历理性化理性化和和社会化社会化两个过程。两个过程。儿童道德的成熟:儿童道德的成
25、熟:道德认识上的成熟道德认识上的成熟 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即儿童能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推理,即儿童能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进而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第24页,讲稿共57张,创作于星期一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n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1.1.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 (1 1)道德印象的获得,即获得直接的道德经验)道德印象的获得,即获得直接的道德经验 道德印象也叫道德表象。感性的道德印象是学生的直接道德印象也叫道德表象。感性的道德印象是学生的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品德 形成 教育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