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教育思想.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教育史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史之教育思想(一)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代表的儒家教育 以养生与实践性知识以及批评性知识获得为代表的道家教育以科技知识为代表的墨家教育思想“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的法家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史之教育思想(二)秦汉以至清代的教育思想以法家思想为代表的秦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代教育以“玄学”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教育儒释道三教并重的隋唐教育以理学为代表的宋元明清教育 孔子的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绩作的成绩,值得受到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最高敬意 _一位美国学者一位美国学者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
2、政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的地位和影响。名丘,字仲尼,公元前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前479年(春秋末年)年(春秋末年)鲁鲁国人国人 今山东曲阜。经历丰今山东曲阜。经历丰富,富,生活惨淡。生活惨淡。一一、追求、追求礼乐礼乐的一生的一生1.1.孔子生平介绍孔子生平介绍 子曰:子曰:“吾吾十有十有五五而志于学,而志于学,三十三十而而立,立,四十四十而不惑,而不惑,五五十十而知天命,而知天命,六十六十而而耳顺,耳顺,七十七十而从心所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欲,不逾矩。”论语论语论语论语 为政为政为政为政一、
3、孔子生平一、孔子生平孔子说自己孔子说自己孔子说自己孔子说自己15151515岁岁岁岁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30303030岁岁岁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40404040岁岁岁岁时已经成为智者;到了时已经成为智者;到了时已经成为智者;到了时已经成为智者;到了50505050岁、岁、岁、岁、60606060岁岁岁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孔子认识到天命
4、了,并且能,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够顺乎天命了;够顺乎天命了;够顺乎天命了;70707070岁岁岁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阶段。阶段。阶段。(1 1)十五岁时,孔子树立了怎样的志向?)十五岁时,孔子树立了怎样的志向?立志学习礼乐立志学习礼乐,以传承礼乐为己任。以传承礼乐为己任。一、孔子的生平一、孔子的生平(2 2)三十岁时,孔子开始从事什么事业?他所)三十岁时,孔子开始从事
5、什么事业?他所教授的内容来自于哪些典籍?教授的内容来自于哪些典籍?收徒讲学收徒讲学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3 3)五十多岁时,孔子的命运又发生了什么转变)五十多岁时,孔子的命运又发生了什么转变?结果如何?这?结果如何?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开始从政,但昙花一现,此后周游列国,宣传政开始从政,但昙花一现,此后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但没被采纳。治主张,但没被采纳。反映了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当时统治者统治的需要,反映了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当时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没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没有反映时代的要求。一、孔子的生平一、孔子的生平(4)从孔子的生平中看看孔子有哪些理想追求?)从孔子的生平中看看孔子有
6、哪些理想追求?他是如何为此而努力的?他是如何为此而努力的?1 1、学习礼乐,开创儒家思想学习礼乐,开创儒家思想2 2、从政失败,周游列国,试图恢复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国,试图恢复礼乐 3 3、兴办私学,献身文教,传承礼乐文化、兴办私学,献身文教,传承礼乐文化追求礼乐追求礼乐,传承礼乐文化传承礼乐文化理想追求:理想追求:措措施施1 1、自学礼乐、自学礼乐 3030岁时,精通六艺岁时,精通六艺2 2、创办私学、创办私学 3535岁时无意从政收徒授课,岁时无意从政收徒授课,3 3、从政失败、从政失败(51545154岁:岁:从政人生辉煌)从政人生辉煌)4 4、周游列国、周游列国(55685568岁
7、:颠沛流离)岁:颠沛流离)5 5、献身文教、献身文教(68736873岁:落叶归根)岁:落叶归根)6868岁回到鲁国后,孔子放弃为官,专心致岁回到鲁国后,孔子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人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志人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一、孔子其人(生平事迹)一、孔子其人(生平事迹)反映了孔子反映了孔子心存志向心存志向,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有着深刻的启迪。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天下有道,则礼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征伐自天子出,
8、天下无道,则礼乐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征伐自诸侯出。据材料及所学分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儒家思想出现析儒家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的社会背景。生逢乱世生逢乱世:天下无道久矣天下无道久矣 王命衰微、诸侯争霸、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废嫡(1)社会)社会 背景背景(2)个人)个人 因素因素经济上: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经济上: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士”阶阶层层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
9、争霸,分封制走向 崩溃崩溃熟谙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熟谙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试图恢复周礼来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试图恢复周礼来治理动荡变革的社会二、创立儒家学派二、创立儒家学派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春秋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变的时期,变的时期,变的时期,“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新旧势力矛盾激化,新旧势力矛盾激化,新旧势力矛盾激化,新旧势力矛盾激化,1.背景背景二二、开创儒家思想开创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礼礼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10、,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人道亲亲人道亲亲人道亲亲人道亲亲”(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含义:礼即周礼含义:礼即周礼含义:礼即周礼含义:礼即周礼,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用来规范社会秩序(
11、社会规范)1 1)“礼礼”的思想:的思想:含义含义:“周礼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指西周建立的以指西周建立的以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为为为核心的核心的核心的核心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政治主张政治主张:“贵贱有序贵贱有序”-建立君君建立君君建立君君建立君君 臣臣臣臣臣臣臣臣 父父父父父父父父 子子子子子的社会秩序子的社会秩序子的社会秩序子的社会秩序“正名正名”-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言非礼勿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动非礼勿动非礼勿动/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尊尊尊尊
12、 维护君主制、等级制维护君主制、等级制亲亲亲亲 维护宗法制维护宗法制内容及内容及实质实质何为何为“正名正名”?名名-身份、地位身份、地位正名正名-人的言行与人的言行与身份、地位一致身份、地位一致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份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级之间不越位、不僭礼。各级之间不越位、不僭礼。孔子孔子“正名正名”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天下无道,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礼坏乐崩,为了维护西周分为了维护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制和宗法制,做到尊尊、亲亲,孔子做到尊尊、亲亲,
13、孔子在在“礼礼”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基础上提出了“正名正名”。二二、开创儒家思想开创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仁仁子曰:仁者,爱人。子曰:仁者,爱人。子曰:仁者,爱人。子曰:仁者,爱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即仁即仁即仁即“爱人爱人爱人爱人”(即(即“亲亲亲亲”:爱自己亲人爱自己亲人 爱爱他人)他人)行
14、行“忠恕忠恕”之道之道方法论方法论-含义含义“仁仁”的的表现:表现:u对于统治阶级:对于统治阶级:“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仁政、仁政、仁政、仁政、“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本思想u对于普通人:对于普通人:子曰: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注重家庭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伦理关系的和谐,并将和谐,并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秩序。认识认识:修身齐家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礼和仁的关系礼和仁的关系2 2、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礼礼仁仁中
15、庸中庸秩序秩序爱人爱人 礼:等级规范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仁:人际关系 礼有仁无礼有仁无 矛盾激化矛盾激化 礼无仁有礼无仁有 尊卑模糊尊卑模糊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 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仍有差别的温情有仁爱但仍有差别的温情社会社会 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成为最负,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盛名的伟大教育家。三、古代大教育家万世师表万世师表1 1创办私学创办私学2 2教育思想教育思想(1).(1).教育对象:教育对象:(2).(2).教育
16、目的:教育目的:(3).(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4).(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成人成人”、成、成“君子君子”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六经六经3 3教育成就教育成就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打破打破打破打破官府官府官府官府垄断垄断垄断垄断办学办学办学办学的的的的局面局面局面局面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文化下移,文化下移,文化下移,文化下移仁仁仁仁与礼与礼与礼与礼的的的的统一,兼
17、济天下统一,兼济天下统一,兼济天下统一,兼济天下对对对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六六六六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和私学的最基本和私学的最基本和私学的最基本的的的的教材教材教材教材。一、孔子的教育实践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三、孔子的教育精神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教育家一、孔子的教育实践开创了 大规模私学教育的先河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作用2、论办学方针“有教无类”3论培养目标“
18、学而优则仕”4、论教育内容六经5、论教学方法6、论道德修养 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1、论教育的作用“庶 富 教”(1 1 1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展关系的教育家展关系的教育家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庶庶庶 富富富富 教教教教”(2 2 2 2)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9、;道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1、论教育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2)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人人都必须受教育(3)人性论中的矛盾:“唯上智与下愚不 移”首页首页 索引索引2、论办学方针“有教无类”(1 1 1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可以入学受教育。可以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教育 思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