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2、在测量之前先观察测量工具的()、()和(),长度的测量必须()的下一位。读值是视线应该与 尺面()3、叫误差。它和错误的区别是:;说说怎样减小误差:1 2 3 。二、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描述1、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物体是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三、运动的快慢三、运动的快慢1、生活当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 ;2 .当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用 和 比值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叫求 。速
2、度等于物体在 通过的路程。2、速度 v=/;速度的标准单位是 ,108km/h=m/s3、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甲图中的汽车在做 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m/s(2)在040s这段时间里,图乙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9 第二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由 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做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 和 有关,声音在标准大气压下15摄氏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3、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人类能区别回声和原生的时间间隔是 s。二、声音的特性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和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低于20
3、Hz的声波是 ,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 。这两种声音人类是 (能或不能)听到。2、声音的大小叫做 ,它和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越大,越大。3、音色是指声音的 ,它和发声体的 和 有关。三、声音的利用三、声音的利用1、人类通过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 ,蝙蝠采用 的方法探测前方的障碍物,人类利用这个发明了 测量海底的深度。2、人类利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倒车雷达是通过发射 波工作的。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是发声体 振动是发出的,他会影响人类的 、和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4、不能超过 dB3、人类减弱噪声的方式有1、例如 ;2、例如 ;3、例如 。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物理量,它的单位是 ;标准的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沸水的温度是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来工作的。右图中 是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它的量程是 。二、熔化和凝固二、熔化和凝固1、物质 的过程叫熔化,的过程叫凝固。放出热量的是 。2、固体按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分为 和 。右图那副图 是晶体的熔化图像,熔点是 。3、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是 的,是 ,吸收热量的是 。三、汽化和液化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有气态变为液态的
5、过程叫做 。2、汽化有缓慢和剧烈两种方式,它们是 和 ,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 。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1、2、3 .3、液体沸腾和晶体熔化的特点相同,它们是:和 。4、观察右边E图的甲乙两图,正在沸腾的图像是 图,观察F图,此时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气压 是否等于 标准大气压,怎样减少沸腾前的加热升温时间,你的措施是:。5、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和 ,我们家的液化石油气就是通过 方式装进液化气罐的。四、升华和凝华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 的过程叫升华,的过程叫凝华。2、我们学了六种物态变化,你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看看大家是怎么分的?3、根据六个物态变化,你对每一种物态变化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第四章
6、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一、光的直线传播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它分为 和 。太阳就是最大的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和 。2、光的传播 介质(需要与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生活中应用实例有 和 。二、光的反射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两侧,角等于 角。2、光的反射分为光滑表面 的和粗糙表面的 ,它们都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三、平面镜成像三、平面镜成像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图1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填“会”或“不会
7、”)被烧痛,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图2所示,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4、平面镜上所成的是 (正倒与否)、(大小或是相等)、(实虚与否)的像。5、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和 。四、光的折射四、光的折射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
8、1)小组同学所用器材有激光笔、水、玻璃,为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要的器材是_(2)探究中小组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的做法是为了_(3)小组同学探究情况如下图:分析甲、乙两图,并回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你总结出的探究结论有:(写出两条即可)_;_分析丙、丁两图,你总结出的 探究结论是_(4)在实验探究中,小组同学还有意外的发现:在水中或玻璃中看到的光线没有空气中的粗而亮,你分析原因是_ 2、光从空气斜射入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填“”)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光的折
9、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和 。五、光的色散五、光的色散1、看不见的光有 和 。红外线的应用有 ;紫外线的应用有 。2、光的色散是把 光分解成 光的过程。单色可见光有 、。3、色光的三原色有 、;染料的三原色有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的色光决定的,其它的色光都被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的色光决定的其它的色光都被 。5、雨后天空的彩虹形成的原理是 。第五章 凸透镜成像及其规律1、透镜包括:和 ;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叫做会聚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叫做发散透镜。2、3、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_,B是_在组装和调试实验
10、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和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 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2、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
11、放置:(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_(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4)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填“暗”或“亮”)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用字母 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它是物体的属性,不会随着 、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天平的使用注意:(放)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天平底座调至水平,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
12、 的处。(调)调节横梁两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左偏 调,右偏 调”。(测)“左 右 ”,并移动 ,使横梁平衡。(读)右盘中的 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3、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 之比叫做 ,用字母 表示;它的标准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1X103kg/m3=g/cm34、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 ,它与物质的 有关,所以它是物质的属性,与 和 无关。应用:鉴别物质 、求质量 、求体积 。5、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1)用 测出金属块质量m(2)把适量的水倒入 中,测出水的体积为V1(3)把金属块浸没在 的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4)
13、金属块的密度的表达式=.6、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1)用 测出烧杯里盐水的质量m1(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 ,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3)再用 测出剩余烧杯里盐水的质量为m2(4)盐水密度表达式=.第7、8章 力 力和运动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力的作用是 的,用字母 表示;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 物体。它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2、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能改变物体的 ,(2)力能改变物体的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三要素。3、测量力的仪器叫做 ,它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它之前要看清它的 、还要 .右图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此时它的刻度是 N4、重力是
14、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它的大小和 有关,关系式是,g=。5、重力的方向是 ,铅垂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重力的作用点叫 ,规则固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6、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 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分为:、滚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 和 。7、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年级 物理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