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万万 世世 师师 表表论语选读21世纪的学世纪的学习观习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学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立身之本,学会学习是学会学习是成才之要,成才之要,学会生存是学会生存是立足之策。立足之策。孔子的孔子的“学习学习观观”好仁而不好学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其蔽也愚疏通课文疏通课文1 1【原文原文】孔子曰:孔子曰:“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上也;学而知之者,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民斯为斯为下下矣。矣。”【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生
2、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评析评析】孔子虽说有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但他,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人。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人。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
3、讲的这个道,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了。2 2【原文原文】子曰: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好古,敏敏以求之者以求之者也。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爱好古代的东西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上智”就是就是“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4、,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3 3【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丘之好学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即使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5、。了。”【评析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坦率直爽的人,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在只有10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并不是“生而知之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4 4【原文原文】子曰: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对曰:“未也。未也。”“居居(
6、1 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愚(2 2);好知不好学,);好知不好学,其蔽也其蔽也荡荡(3 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4 4);好直不好学,其蔽);好直不好学,其蔽也也绞绞(5 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释注释】(1 1)居:坐。()居:坐。(2 2)愚:受人愚弄。()愚:受人愚弄。(3 3)荡:放荡。)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 4)贼:害。()贼:害。(5 5)绞:说话尖刻。)绞:说话尖刻。【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7、“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病了吗?”子路回答说:子路回答说:“没有。没有。”孔子说:孔子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好学习,它的弊病
8、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评析评析】其实孔子强调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不足。本章谈本章谈“仁之度仁之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学”后省一后省一“礼礼”字,字,“礼礼”即即“度度”。好仁若无礼好
9、仁若无礼度,则愚仁度,则愚仁。孔子对孔子对“仁、知、信、直、勇、刚仁、知、信、直、勇、刚”等美等美好的品德都要求要好的品德都要求要有有“礼礼”有有“度度”,如孔子说:,如孔子说:“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而无礼度则愚;仁而无礼度则愚;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直而无礼度则绞智而无礼度则荡;信而无礼度则贼;直而无礼度则绞(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
10、无礼度则狂。在施恩(伤人);勇而无礼度则乱;刚而无礼度则狂。在施恩方面也有一个尺度。方面也有一个尺度。5 5【原文原文】子曰:子曰:“恭而无礼则恭而无礼则劳劳(1)(1),慎而无礼则,慎而无礼则葸葸(2)(2),勇而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绞(3)(3)。君子。君子笃笃(4)(4)于亲,则民兴于仁,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故旧(5)(5)不遗,则民不不遗,则民不偷偷(6)(6)。”【注释注释】(1)(1)劳:辛劳,劳苦。劳:辛劳,劳苦。(2)(2)葸:音葸:音,拘谨,畏惧的样,拘谨,畏惧的样子。子。(3)(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4)笃
11、:厚待、真诚。笃:厚待、真诚。(5)(5)故故旧:故交,老朋友。旧:故交,老朋友。(6)(6)偷:淡薄。偷:淡薄。【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情了。”【评析评析
12、】“恭恭”、“慎慎”、“勇勇”、“直直”等德目不是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礼”作指导,只有在作指导,只有在“礼礼”的指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出现“劳劳”、“葸葸”、“乱乱”、“绞绞”,就不可能达到,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修身养性的目的。6 6【原文原文】子夏子夏(1)(1)曰:曰:“贤贤贤贤(2)(2)易易(3)(3)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君,能致其身致其身(4)(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学矣。”【注释注释】(1)(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44岁,生于公元前岁,生于公元前507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张。(2)(2)贤贤:第一个贤贤:第一个“贤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重贤者。(3)(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4
14、)(4)致其身:致,意为致其身:致,意为“献纳献纳”、“尽力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君主。【译文译文】子夏说: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学习过了。”【评析评析】上一章有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
15、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孝”、“忠忠”、“信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到孔子教
16、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7 7【原文原文】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事而慎于言,就就(1)(1)有道有道(2)(2)而而正正(3)(3)焉,可谓好学也焉,可谓好学也已。已。”【注释注释】(1)(1)就:靠近、看齐。就:靠近、看齐。(2)(2)有道:指有道德有道:指有道德的人。的人。(3)(3)正:匡正、端正。正:匡正、端正。【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有品德)的人那里去匡小心谨慎,到有道(有品德)的人那里去
17、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把注意力放在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好 蔽也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