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做临床(1)word版本.ppt
《读经典、做临床(1)word版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经典、做临床(1)word版本.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经典、做临床(1)一、内经的现实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学早期最完整的医学理论的奠基作,已成为中医学术界的共识。不仅如此,它还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性名著。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科学的医学价值,而且还具有传统文化的学术价值。内经有着它广博的包容性特征,它涉及到的知识领域非常宽广,有天文、地理、生物、人文、社会、哲学、伦理、心理等等,任何只强调一点的评价都是片面的,如有人把内经视为哲学著作,就有学者进行了驳正。正确的看法应该是,内经是中医学的理论著作,同时由于它的内容广博独特,也可视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性名著。目前,国内知名学者
2、组织的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名著导读,其中就有黄帝内经,国外也有学者把学习、研究内经当作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研究汉学的必备参考书。国内外学界对内经给予这样的定位是准确的,理解也是科学的。所谓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就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并且为学者所公认的深富学术价值的典籍。在先秦时期,就有老子、论语、孟子诸子哲学思想方面的经典,也有孙子作为兵家战略思想的著作,还有诗经、离骚作为早期诗歌的结集。在史学方面有左传为代表,科技方面有墨子为代表,医学方面就是以内经为代表,百科全书式的有吕氏春秋为代表。这些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思想的深刻性与内涵的广博包容性见长,可以
3、等量齐观,相提并论。我们应正视整个学术界的基本看法,不仅要研究内经的医学科学价值,同时也要研究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经典性名著在文化层面上的学术价值。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更深入,认识更全面。二、内经的临床指导意义素问“气交变大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l 内经论肥胖与今日临床 黄帝内经肥胖三分法,首见于灵枢卫气失常。原文曰:“人有脂,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脂。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即把肥胖病者分为“脂人”、“膏人”、“肉人”等3种类型,它是中医肥胖病学的最早分型,至今对临床
4、仍有指导意义。内经分型与现代医学分型的关系:膏人:肥而大腹垂腴,肌肤质地绵软,脂肪分布以腹部为主。属现代医学中“腹型肥胖病”,并发症较多,疗效较好。脂人:肥而腹不大,肌肤质地中等;脂肪分布均一。属现代医学中“均一性肥胖病”,并发症较少,疗效一般。肉人:皮肉相等,肥大而壮实,脂肪与瘦体重相称,不属“病态”。属现代医学仅体重超标,不属现代肥胖病范畴。常见于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常人众人标准 诊治肥人,必须明确常人(众人)的标准。灵枢卫气失常提出了“众人”的概念,“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可见,其标准强调:皮肉(筋骨)
5、与脂膏,各自称其身,比例协调(不相加也),体重正常(不能相多也)。内经所说的“脂膏”后代医家对常人“脂膏”作了明确阐述。丹波元简灵枢识九针十二原中谓:“中焦之气蒸律液,化其精微,发泄于腠理,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是津液注于三百六十五节,而渗灌于皮肤肌腠者也,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盲丰满,膏者,神之油也,膏即言其油,乃属于脾。凡化为水谷,皆是膏油发力以熏吸之,所谓脾主利水化食者如此,脂即膏也”。可见正常脂膏,为人身生理所需要;脂膏过多则可引起疾病。据此认为:脂肥来源于水谷精檄,为人体所必需;脂肥过多,则为“肥气”,为律液积蓄而成,为血之浊气表现为痰湿之症;脂肥过多,为窃血之因;脂肥过多,是
6、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皮肉筋骨(瘦体重)与脂膏比例协调,且各无相多,分布各自称其身,是常人的标准,也是区别于肥人的要点。2、内经论气化与水肿病的治疗 素问经脉别论篇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提出“泵、枢纽、闸门、通道”学说:“气泵”:肺主气
7、,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主之气,宣发肃降,一升一降,使“气行则水行”,津液中的精微在肺气宣发下输于皮毛,“若雾露之溉”,并将清中之浊蒸发为汗液排出体外;肺的肃降使津液不断下输,通调水道,通过小肠、大肠的“泌清别浊”将多余的水液下行至肾,由膀胱排出体外。气津之间又可相互转化,肺之宣肃可使上归之津液朝百脉而为营气,布散皮毛肌腠而为卫气,合自然之气而为宗气,归精于肾则为元气。由津化气,是有形生无形,而气之充沛又可无形化有形,推动津液的运行,即所谓“气能生津行津,津能化气载气。”另肺气的宣肃又可助心、肾之气的升降出入。肺生成之宗气贯心脉、行气血;肺与肾一上一下
8、,上则主气,下司纳气,上为水之源,下为水之主,水气相贯,全赖肺肾升降功能。所以当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升降失调,则水津不布,停聚为肿。所以肺主气,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如“气泵”一样,“帅水而行。”“血泵”:心主血脉,心阳心气推动血液运行。灵枢邪客中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又说“津液流行血脉之中”。津与血同源,可以互相转化;循行上又有共同的通路,具流行“血脉中”,故景岳全书云:“血液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心阳心气推动血液周流全身的同时实际上也推动着水液的运行。所以当心气虚衰,无以推动之时,气血瘀滞,“干血不去,则足以留新血而灌溉不周”(金匮要略),日久“血
9、不利则为水”,津停水生,故血证论云:“水病不离于血”;或是当内有心火,疮毒内攻,气机升降失常,也可生成水肿,如济生方水肿曰:“又有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所以心之气机升降出入,不断的推动血与水的运行,如“血泵”一样,使“血行通畅则水津调和”。“水泵”:“肾者主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司开阖。“肾者水脏”柯韵伯认为,肾主之水有阴阳,体用之别。“静而不走”之阴水,是肾所藏之“精”,即人体生理所需之“水”,为构成脏腑的物质基础,“乃肾之体”;“动而不居”之阳水,是肾下输膀胱之“溺”,即人体内多余之“水”,为代谢过程肾功能活动输泄的废弃之物,“乃肾之用”(即肾功能活动的体现)。唐宗海医经精义曰:
10、“肾中之阳,蒸动膀胱之水,于是水中之气,上升为津液,气著于物,乃化为水,气出皮肤为汗,气出口鼻为涕为唾,游溢脏腑之外,则统名津液,实由肾阳蒸于下”。肾阳蒸腾气化,使下归膀胱之水清浊得分,清者,上归于肺而布散周身;浊者化为尿液从膀胱排出。所以素问水热穴论言:“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胃主受纳水谷,其糟粕从二便排出,当肾“阳以竭”,肾气必失于蒸腾气化,失于开阖,失于主水,则二便滞塞,水液停留在体内,泛溢肌肤,形成水肿。张介宾解释说:“肾者,胃之关,关闭气停,气停水积,水之不行,气从乎肾,所谓从其类也”。肾气的开阖、出入推动着水液的
11、运行,如“水泵”一样,一旦气机升降失调,水肿自生,故言“其本在肾”(素问水热穴论)。“枢纽”:脾胃气机的作用主要在“运”“化”之间。津液借助脾气“化”生,通过脾气升清降浊“运”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如果脾“阳以竭”,脾虚不运,不能将津液上输,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使浊阴下传,导致津液停聚为水病。脾胃居于中央,通上彻下,斡旋阴阳,具“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丹溪心法)。脾不但“化生”津液,更通过脾气的升降出入助津液流行,助它脏阴阳升降,所以有“脾胃居中焦,为上下升降之枢纽”之说。(医碥)“闸门”:“肝主疏泄”,可以条达脏腑气机,使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疏通畅达。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非
12、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肝的疏泄使一身之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气行则水行。所以灵枢微蕴噎膈解中说:“粪溺疏泄,其职在肝,以肝发扬冲决二阴,行疏泄故传送无碍”,金匱要略心典言:“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上下”。当肝气郁滞,水液无以上下,留滞于内,聚水成肿。故曰肝乃水液运化之“闸门”,“协理水湿”。“通道”:喻胃、大小肠、膀胱、三焦为水液运化的“通道”,是对其“传导”功能而言的。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云:“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13、矣”。通过他们的“仓、传、受、决、藏”,升降出入,津液得以“内外相贯,如环无端”(灵枢经水第十二)。故有素问五脏别论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五脏之气机升降出入通过经络表里相传,气血津液相贯,“行使”功能,使饮入于胃的津液,化生精微后,依次传下,津液之浊沿此“通道”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据此提出水肿病形成实是由于脏腑气化失司、升降出入失常所致,任何一脏一腑的气机升降出入失常,都会导致各脏腑气机的紊乱,进而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如内伤饮食或劳倦,胃虚水无所住妄行,上逆传脾,脾气被遏,“枢机”不利,
14、失于运化,无力升清降浊,津停于内,则肺心肾各“泵”无所推行,水无所主,泛溢于“通道”之外,留滞于肌腠之间,则成水肿。或是感受外邪,肺气被遏,失于宣肃,无以通调,升而不能助心行气血,降而不能助肾开阖,助膀胱气化,中犯脾胃,则斡旋之机失灵,升降失功更甚,则“通道”壅遏,三焦气机不畅,水道不利,各脏腑气机“升降反作”,水停不运,停于上焦凌心射肺,则喘而心悸;注于中焦,乘脾犯胃,则呕而不食,流与下焦,浸渍肝肾,则小便不利;泛溢周身,流于腠理之间,生成水肿。所以“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外感之病,多病出入,此病机之大略也”。水停日久或久病气虚,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仅不能上升而下陷,浊阴不能下降反而上逆,清
15、浊相混,升降反作,又可变生它病,生湿、浊、痰、瘀、毒等,湿痰浊毒瘀实邪内聚,壅塞三焦,则加重所停之水,影响脏腑功能,进而使疾病缠绵难愈,又或是内有气血瘀滞,日久必致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金匮要略,唐容川解释为“淤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瘀兼水也”所以有“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荣然有水。”(灵枢刺节真邪)。水肿病的发生发展,不外乎脏腑气化不利,气机的升降反作,气病则水妄行或妄停于各脏腑,日久病理产物出现,进一步壅遏气机,阻塞三焦等“通道”,使水肿更加缠绵难愈。那么调畅气机,使升降得作,清浊得分,有出有入,何愁水肿不除。素问汤液醪醴论早以言明:“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微动
16、四极,温衣,谬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金匱要略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水肿篇:“大凡水病难治,瘥后特须慎于口味,又复病水人多嗜食不廉,所以此病难愈也病人欲食肉于贵胜之处,劝令食羊头蹄肉,如此者未见有一愈者。”提出水肿病人必须忌盐、慎食,可见饮食的宜忌是调治水肿病的关键一环。现代医学: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水肿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根据发生的机制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水肿的分布范围不同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根据水肿病因不同分为心性水肿、肝性水肿、和肾水肿。临床常见的全身性水肿
17、决定于两个机制:在疾病的情况下影响组织毛细血管血浆滤过与重吸收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发生了异常变化。全身性水肿也决定与肾钠潴留。在肾脏的整合反应中不同神经、内泌、细胞因子改变对肾钠潴留水肿形成有很大影响。因此今年来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改变在水钠潴留中的作用进一步受到重视。3、内经理论与临床血尿临床上经常会看到有些患者由于咽喉肿痛后出现血尿,而有些血尿患者由于咽喉肿痛或咽喉干痛使血尿加重。如此的交互影响,使得血尿患者缠绵难愈。那么血尿与咽喉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治疗咽喉病会使血尿减轻甚至痊愈呢?血尿,祖国医学称之为“尿血”。内经称尿血为“溲血”、“溺血”,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少阴涩则病积,
18、溲血”。素问瘘论云:“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祖国医学认为,咽喉是外邪入侵犯肾的重要途径。咽为食道属于胃,喉司呼吸属于肺,咽与喉在解剖上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邻近的器官,其作用各异,发病时可相互影响。正如灵枢经脉中所说:“足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可见咽属肾所主,喉为肺之门户。外邪入侵途径不外乎口、鼻、皮毛,故咽喉之疾每可循经内传足少阴肾经。风热邪毒搏结咽喉或湿热邪气留恋不解,可循足少阴之脉侵犯至肾,故肾病的发生与咽喉密切相关。临床可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扁桃体肿大,悬雍垂充血肿大,咽后壁滤泡增生,血尿或蛋白尿随咽喉肿痛而发作或加重
19、。又因肝、肾等内脏的关联和经络循行所过,也能引起咽喉之疾患。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周围免疫器官,是许多微生物及其他致病因子的入侵口。因此有人主张切除扁桃体,以预防抗原入侵,消除扁桃体来源的IgA,最终达到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而使肾小球基底膜区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减少的目的。一般认为,IgA肾病是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发作之前通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扁桃体炎。很多研究表明IgA肾病患者扁桃体免疫功能异常,扁桃体切除术对一些IgA肾病有一定疗效。位于口咽门户的腭扁桃体作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一部分,持续受到各种抗原刺激,因而在IgA肾病中起重要作用。22腭扁桃体隐窝是各种条件致病菌的宿主,A族链球菌是主要致
20、病菌。国外有学者为了解扁桃体中的细菌是否作为IgAN的抗原活动基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A患者的血清链球菌抗体和血清免疫复合物含量。经现代医学临床研究,扁桃体长期红肿肥大或咽炎发作,可使体内的抗体异常增高,使肾病的治疗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的治疗咽喉炎对预防及治疗尿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伤寒论的现实指导意义1、经方与时方 中医的流派,从处方用药的风格来分,历来有两大派,一是经方派,一是时方派。所谓经方就是古方,主要指汉唐以前的方剂,以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医要略方为代表。所谓时方,是指宋元以后的方剂,也指近代医生师承授受的常规方、流行方、通套方。与时方的区别在哪里?第一,方剂形成上的远
21、近之别。在方剂的来源上,经方多从单味药发展而来,由药物发展为方剂,经过干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的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比如桂枝汤,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仲景方,并不是指仲景个人的经验方,而是他收集整理的古代经验方;时方虽也或多或少地有经方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宋元以来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再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创制而来的,所以,形成的过程较短,尚有待实践的检验。第二,药物组成上的多寡之别。经方的味数甚少,以伤寒论、金医要略方而言,1味药的15方,2味药的40方,3味药的45方,4味药的30方,5味药的2
22、8方,合起来有近160方,而两书去除重复,共有方281首,可见15味药的小方已经占总数的半数以上;时方也有小方,但大多数是大方,目前中医处方动辄12味以上,可见这种特点。第三,在药物选择上的峻缓之别。经方多用药性较猛、带有偏性的药物,所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轻如麻黄桂枝,重如大黄附子,毒如乌头巴豆,剧如芜花大戟;而时方不然,多用补药和食物,如熟地、人参、石斜,如菊花、梅花、厚朴花、代代花,如丝瓜络、荷叶梗、扁豆、黄豆,以及牛肉、鹿筋、羊肾、猪肚,皆入药。第四,在适应证上的隐显之别。经方的主治比较明确、具体,每味药均有其主治;时方所主治的是“阴虚”、“阳虚”、“水亏”、“火旺”、“上实下虚”
23、、“一切风”、“五劳七伤”等病机概念,它的适应范围相当广泛。如九味羌活汤,张元素说,“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第五,在方剂结构上的松紧之别。经方相当严谨,动一药即换一名,主治与功效也发生变化;而时方则比较松散,加减繁多,许多时方仅是罗列了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如九味羌活汤条下规定,“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第六,在研究方法上的证机之别。经方可以通过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办法研究经方的主治,而且,其疗效经得起重复;时方的研究,必须研究病机,然后才能识其大意。所谓方义,研究到最后往往干篇一律,云里雾里。总之,经方
24、结构严谨,疗效可靠,主治明确,久经实践检验,可称得上是千古良方。2、经方不流行的原因 现代经方不很流行,用经方的医生不很多,其原因何在?大致有3种可能:一曰不敢用。经方是双刃剑,对治病有效,误用非但无效,还能伤人。与其扭风险,不如不用。二曰不想用。经方味少药贱,不仅回扣少,往往病人以贱而轻视,不如开大方,既取悦于病家,又增加经济效益,何乐不为?三曰不会用。用经方须熟悉药证方证,最好应有专门传授,并加上细心体会,其经验性及实践性极强,若仅懂一些所谓功效方义,往往貌合神离,难以有确切疗效。笔者以为,第一、二种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第三种人。让大家了解经方,运用经方,是振兴中医的当务之急。3学习经方的
25、三大关键31 抓药证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用麻黄的指征和证据,为麻黄证;用桂枝的指征和证据,为桂枝证。用柴胡的指征和证据,为柴胡证。这是古已有之的命名方法,伤寒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严格地讲,都有其特异性的指征和证据,而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用补气药,人参、黄芪一把抓;用活血药,当归、川芍、牡丹皮、桃仁一起上。药证是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痛苦。换句话说,有效,是给人以舒服的主观感受,是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这是中医追求的有效的最高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经 临床 word 版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