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最终.pptx
《流感防控最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感防控最终.ppt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一、流感流行形势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及病理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诊断七、鉴别诊断八、治疗基本原则九、预防第1页/共69页一、流感:无法预测的威胁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
2、DS)(ARDS)和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第2页/共69页2017-2018流感流行形势2017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年入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当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高峰水平。快,当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高峰水平。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要强于往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要强于往年。年。l 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
3、去三年同期水平。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l 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到往年高峰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到往年高峰水平。l 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也有所上升。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也有所上升。l 爆发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同期。爆发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同期。l 流感活动水平仍呈现上升态势。流感活动水平仍呈现上升态势。第3页/共69页2014-2018年度南方省份ILI%第4页/共69页2014-2018年度北方省份ILI%第5页/共69页南方省份ILI标本检测结果第6页/共69页北方省份ILI标本检测结果第7页/共69页 大多数地区仍处于流感流行高发季节,但各地区流行高峰和
4、流行大多数地区仍处于流感流行高发季节,但各地区流行高峰和流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已呈现流行水平上升趋势减缓的迹象。持续时间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已呈现流行水平上升趋势减缓的迹象。预计多数地区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季节性高峰将出现回落。预计多数地区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季节性高峰将出现回落。虽然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最为严重的一次,但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虽然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最为严重的一次,但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发现影响流感病毒传播力、疾病严重性显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发现影响流感病毒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变异。第8页/共69页第9页/共69页近期
5、季节性流感病毒型别构成地区分布第10页/共69页二、病原学 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分为甲、乙、丙、丁四型:l 甲型流感 病毒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l 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l 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轻微。l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M2蛋白第11页/共69页传染性强、控制难度大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
6、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 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l 感染后3-5小时即可复制排出病毒。l 发病第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l 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 时间可超过1周。l 人群普遍易感,且有较高比例的隐性传染。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第12页/共69页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
7、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第13页/共69页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第14页/共69页三、发病机制及病理(一)发病机制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HA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ARDS、休克
8、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第15页/共69页(二)病理改变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上皮细胞化生、固有层粘膜细胞充血、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重症肺炎可发生弥漫性肺泡损害。合并脑病时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水肿、坏死。合并心脏损害时出现心肌细胞肿胀、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坏死等炎症反应。第16页/共69页病理第17页/共69页四、临床表现潜伏期潜伏期-1-7天,多为2-4天。多种流感样症状多种流感样症状-突发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不适;咳嗽(常为干咳),咽痛、鼻塞或流涕。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儿童乙型流感。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儿童乙型流感。甲
9、型流感病情较乙型流感重。甲型流感病情较乙型流感重。自限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自限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第18页/共69页并发症第19页/共69页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4.肥胖者体重指数
10、(BMI)大于30;5.妊娠期妇女。第20页/共69页流感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因呼吸道保护屏障发育不完善,流感病毒引起儿童因呼吸道保护屏障发育不完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和胃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和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儿童因季节性流感住院并发肺炎、中耳炎的比例达儿童因季节性流感住院并发肺炎、中耳炎的比例达10-27%10-27%。第21页/共69页流感对老年人群的影响 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情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感染后病情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
11、。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流感和肺炎是流感和肺炎是6565岁老年人第岁老年人第5 5位疾病死亡原因。位疾病死亡原因。第22页/共69页流感对妊娠妇女的影响 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
12、窘迫综合征(ARDS),ARDS),可导致流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发病发病2 2天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天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第23页/共69页流感可加重慢性疾病患者原有疾病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l 20%-30%COPD急性发作与流感病毒诱发引起;l 30%慢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由流感病毒诱发引起。诱发慢性心脏疾病发作诱发慢性心脏疾病发作l 流感病毒诱发引起充血性心脏衰竭。加重糖尿病病情加重糖尿病
13、病情l 流感病毒可加重糖尿病病情,使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增加6倍。第24页/共69页五、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血生化: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第25页/共69页病原学相关检查 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由于快速抗
14、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血清学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作病毒分离。第26页/共69页影像学表现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儿童病例肺内片状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病情进展
15、时病灶扩大融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征象。第27页/共69页胸部影像学检查第28页/共69页第29页/共69页六、诊断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l(一)临床诊断病例(一)临床诊断病例l(二)确定诊断病例(二)确定诊断病例第30页/共69页诊断-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第31页/共69页流行病学史不等于CDC报告或实验室病毒培养第32页/共69页诊断-确定诊断
16、病例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l流感病毒核酸阳性l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l急性期或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第33页/共69页重症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合并肺炎;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第34页/共69页危重病例1.呼吸衰竭;2.急性坏死性脑病;3.脓毒性休克;4.多脏器功能不全;5.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感 最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