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
《第6章-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线粒体和叶绿体.pptx(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是能够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显微结构。1890年,德国生物学家Altmann第一个发现线粒体。1897年对线粒体进行命名。1900年,LeonorMichaelis用染料Janusgreen对肝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消耗氧之后,线粒体的颜色逐渐消失了,从而提示线粒体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第1页/共96页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一)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大小:线粒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呈线状(如右图),也有粒状或短线状。电子显微镜观察的蝙蝠胰腺细胞线粒体 第2页/共96页数量:不同类型细胞中数目相差很大。分布在多数细胞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但在某些细胞线粒体的
2、分布则不均。线粒体可以向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迁移,微管是其导轨、马达蛋白提供动力。肌细胞和精子的尾部聚集较多的线粒体,以提供能量 线粒体包围着脂肪滴,内有大量要被氧化的脂肪 第3页/共96页(二)、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1 线粒体的结构外膜(outermembrane)内膜(innermembrane):嵴(cristae),F1颗粒(F1particle)。膜间间隙(intermembranespace)线粒体基质(matrix)。线粒体结构模式图第4页/共96页2 线粒体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分为可溶性蛋白(基质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和不溶性
3、蛋白(膜的镶嵌蛋白)。脂类:占干重的2030%,多数是磷脂,占总脂的3/4以上。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线粒体内膜上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值低(0.3:1),外膜中的比值较高(接近1:1)。第5页/共96页 线粒体各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蛋白分布:第6页/共96页 功能由于线粒体各部分结构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它们的功能各异。第7页/共96页 标志酶通过细胞化学分析,线粒体各部位有特征性的酶,称为标志酶。外膜:单胺氧化酶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腺苷酸激酶基质:苹果酸脱氢酶第8页/共96页 外膜单位膜结构。外膜含有孔蛋白,通透性高,膜间隙中的环境与胞质溶胶相似。外膜含有一些特殊的酶类,如单胺氧
4、化酶,这种酶能够终止胺神经递质,如降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线粒体外膜的功能:建立膜间隙;对那些将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彻底氧化的物质先行初步分解。第9页/共96页 内膜内膜富含心磷脂,通透性差,一般不允许离子和大多数带电的小分子通过。线粒体内膜通常要向基质折褶形成嵴,其上有ATP合酶(F0-F1复合体)。内膜的酶类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运输酶类、合成酶类、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酶类。内膜是线粒体进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主要部位。在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线粒体将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变成ATP。第10页/共96页膜间隙:宽68nm,膜间隙中的化学成分很多,几乎接近胞质溶胶。膜间隙的功能是建立
5、和维持氢质子梯度。线粒体基质: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有关的酶都存在于基质之中;此外还含有DNA、tRNAs、rRNA、以及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各种酶和核糖体。第11页/共96页二、线粒体的功能-氧化磷酸化作用线粒体是真核生物氧化代谢中心。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一)氧化作用葡萄糖和脂肪酸是真核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真核细胞中碳水化合物代谢俯瞰 第12页/共96页 葡萄糖酵解生成丙酮酸糖酵解(glycolysis)。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生成2分子ATP 和2分子NADH第13页/共96页 线粒体中乙酰CoA的生成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细胞质中丙酮
6、酸分子经过线粒体膜进入基质。在基质中,丙酮酸被丙酮酸脱氢酶氧化成乙酰辅酶A,同时生成一分子NADH和一分子CO2。乙酰辅酶A是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核心分子,无论是糖还是脂肪酸作为能源,都要在线粒体中被转变成乙酰辅酶A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第14页/共96页 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生成2分子CO2、1分子GTP、4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释放5对电子。1分子葡萄糖完全彻底氧化能生成多少分子ATP?第15页/共96页(二)、呼吸链与电子传递 电子载体(electroncarriers)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黄素蛋白(flavoproteins)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结合1个辅
7、基组成的酶类,每个辅基能够接受和提供两个质子和电子。辅酶NAD+、NADP+、FAD和FMN在氧化和还原状态下的结构第16页/共96页细胞色素(cytochromes)细胞色素是含有血红素辅基的一类蛋白质(cyta、a3、b、c、c1)。在氧化还原过程中,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可以传递单个电子。血红素中的铁通过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变化传递电子。图中所示是细胞色素c,血红素与多肽的两个半胱氨酸共价结合,但在大多数细胞色素分子中,血红素并不与多肽共价结合。第17页/共96页铁硫蛋白(Fe/Sprotein)铁硫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类蛋白。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不是血红素而是铁和
8、硫,称为铁-硫中心。两种类型的铁硫蛋白的结构(a)2Fe-2S型铁硫蛋白;(b)4Fe-4S型铁硫蛋白第18页/共96页辅酶Q(coenzymeQ):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的分子,含有长长的疏水链,由五碳类戊二醇构成。辅酶Q的氧化还原:辅酶Q半醌全醌。辅酶Q的氧化和还原形式 第19页/共96页 氧化还原电位与载体排列顺序第20页/共96页呼吸链电子载体的排列顺序:电子从一个载体传向另一个载体,直至最终的受体被还原为止,在该呼吸链中的最终的受体是O2,接收电子后生成水。电子传递链中几种电子载体及电子传递 第21页/共96页 主、次呼吸链:主呼吸链由复合物、和构成。次呼吸链由复合物、构成。呼吸链的组成
9、和排列第22页/共96页电子传递链的结构与功能 第23页/共96页复合物I:NADH脱氢酶,NADHFMNFe-SQ,传递2e时伴随着4个H+被传递到膜间隙。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FADFe-SQ,此过程不伴随H+的传递。复合物:每传递一对电子同时传递4个H+到膜间隙。复合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cCuAhemeaa3-CuBO2,每传递2e,从mt基质中摄取4H+,其中两个形成水的,另两个被跨膜转运到膜间隙。第24页/共96页复合物的电子传递比较复杂,和“Q循环”有关 (p138 图6-8)第25页/共96页(三)、递氢体与电化学梯度的建立递氢体能将氢质子跨膜传递到膜间隙的复合物称
10、为递氢体,或称递质子体。复合物、既是电子载体,又是递氢体;复合物只是电子载体,而不是递氢体。电化学梯度(electrochemicalgradient)质子跨膜转运使内膜两侧发生两个显著的变化线粒体膜间隙产生大量的正电荷,而线粒体基质产生大量的负电荷,使内膜两侧形成电位差;第二是两侧氢离子浓度的不同因而产生pH梯度(pH),这两种梯度合称为电化学梯度。第26页/共96页(四)、氧化磷酸化:ATP形成机制 呼吸链含有三个氧化磷酸化偶联位点氧化磷酸化偶联位点根据对呼吸链中不同复合物间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发现复合物、每传递一对电子,释放的自由能都足够合成一分子ATP,因此将复合物、看成是呼吸链中电子
11、传递与氧化磷酸化偶联的三个位点。如果以FADH2作为电子供体,则只有两个ATP合成偶联位点。第27页/共96页 偶联因子1(coupling factor 1)ATP偶联因子电镜照片(负染)第28页/共96页 ATP合酶(ATP synthase)的结构和功能图 ATP合酶的形态(a)电镜照片;(b)根据电镜照片绘制的模式图和各部分的大小。第29页/共96页 F1颗粒组成第30页/共96页 定子(stator)和转子(rotor)Timothy等人提出了一个ATP合酶中能量转化过程的模型。该模型认为由ab33组成了“定子”,c则形成“转子”。当H+质子穿过a和c之间的通道时产生了力矩,从而推动
12、了转子与定子间的相对转动,这样在F1中合成了ATP。F0 F1-ATP合酶作用机理图解 第31页/共96页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化学渗透假说英国生物化学家P.Mitchell1961 年提出第32页/共96页 ATP合酶合成ATP的机理 结合变构模型O型为空载结构;L型同ADP和Pi的结合较强;T型与ADP和Pi的结合很紧,并能自动形成ATP,并紧密结合ATP。第33页/共96页1979年代BoyerP提出构象耦联假说。其要点如下:1ATP酶利用质子动力势,发生构象改变,改变与底物的亲和力,催化ADP与Pi形成ATP。2F1具有三个催化位点,但在特定的时间,三个催化位点的构象不同(L、T、O)
13、,与核苷酸的亲和力不同。3质子通过F0时,引起c亚基构成的环旋转,从而带动亚基旋转,由于亚基的端部是高度不对称的,它的旋转引起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的周期性变化(L、T、O),不断将ADP和Pi加合在一起,形成ATP。第34页/共96页F1和旋转的实验证明 第35页/共96页氧化磷酸化抑制剂1电子传递抑制剂:抑制NADHCoQ的电子传递。阿米妥、鱼藤酮。抑制复合物III。抗霉素A。抑制复合物IV。如:CO、CN、H2S。电子传递抑制剂可用来研究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当呼吸链某一特定部位被抑制后,底物一侧均为还原状态,氧一侧均为氧化态,可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第36页/共96页第37页/共96页鱼藤
14、酮、阿米妥抗霉素ACN、CO第38页/共96页2磷酸化抑制剂与F0结合结合,阻断H+通道。如:寡霉素。3解偶联剂(uncoupler)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proteins,UCPs):位于动物棕色脂肪组织和肌肉线粒体,与维持体温有关。质子载体:DNP、FCCP。质子通道:增温素(thermogenin)。其它离子载体:如缬氨霉素。某些药物:如过量的阿斯匹林。第39页/共96页解偶联剂什么是解偶联剂(uncoupler)?解偶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脱偶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因而无ATP生成,使氧化释放
15、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如质子载体2,4-二硝基酚(DNP)。故DNP曾被当做减肥药使用第40页/共96页第二节、叶绿体和光合作用一、叶绿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形态:高等植物中的叶绿体为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为双凹面。有些叶绿体呈棒状,中央区较细小而两端膨大。大小通常宽为25m,长510m。对于特定的细胞类型来说,叶绿体的大小叶绿体就比单倍体细胞的要大些。第41页/共96页(一)叶绿体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数量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含有几十到几百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体积的40%。分布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有时是很均匀的,但有时也常集聚在核的附近,或者靠近细胞壁。图 植物叶细胞中的叶绿体第4
16、2页/共96页(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叶绿体是由叶绿体膜、类囊体、基质组成。叶绿体的结构比较特殊,它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和类囊体膜)以及3种彼此分隔的区室(膜间隙、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叶绿体的膜与区室第43页/共96页1、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化学组成被膜:厚度为68nm,膜间隙1020nm宽。叶绿体的内膜一般不向内折成嵴,但在某些植物中,内膜可皱折形成相互连接的泡状或管状结构,称为周质网以增加内膜的表面积。叶绿体内膜含有较多的膜整合蛋白,因此内膜的蛋白与脂的比值比外膜高。第44页/共96页总脂的百分数脂 外膜 内膜 类囊体膜 糖脂 单半乳糖二乙酰甘油 17 55 40 二半乳糖二乙
17、酰甘油 29 29 19 硫醌二乙酰甘油 6 5 5 磷脂 磷脂酰甘油 10 9 5 磷脂酰胆碱 32 0 0 磷脂酰肌醇 5 1 1 光吸收色素 叶绿素 0 0 20 类胡萝卜素 1 1 6 醌 0 0 3 蛋白质/脂的比值 0.35 0.9 1.5 菠菜叶绿体膜的脂含量第45页/共96页内膜参与脂的合成内膜上的蛋白质大多是与糖脂、磷脂合成有关的酶类。研究结果表明叶绿体的被膜不仅是叶绿体脂合成的场所,也是整个植物细胞的脂合成的主要场所。这一点与动物细胞有很大的不同,在动物细胞中,脂类的合成主要是在光面内质网上进行的。膜间隙叶绿体膜间隙将叶绿体的内外膜分开。由于外膜的通透性大,所以膜间隙的成分
18、几乎同胞质溶胶的一样。尚不了解在膜间隙中有哪些蛋白的存在。第46页/共96页 叶绿体被膜的通透性与内膜转运蛋白外膜的通透性膜上有孔蛋白存在,通透性好。内膜的通透性通透性差,除O2、水和CO2外,其他都不能自由通过。转运蛋白与磷酸交换载体叶绿体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称为转运蛋白。如磷酸交换载体、二羧酸转运载体等。叶绿体内膜中Pi-3PGAL转运蛋白第47页/共96页二羧酸转运载体苹果酸/延胡索酸穿梭转运蛋白是典型的二羧酸交换载体。交换的结果是将叶绿体基质中的高能电子转运到细胞质中。叶绿体内膜中苹果酸/延胡索酸穿梭转运蛋白 第48页/共96页叶绿体内膜中的其他转运载体(表)载体 功能 ADP/AT
19、P交换载体 进行细胞质和叶绿体基质间的ADP/ATP交换 二羧酸交换载体 进行细胞质和叶绿体基质间二羧酸的交换 葡萄糖载体 将叶绿体基质中的葡萄糖运输到胞质溶胶 乙醇酸载体 将叶绿体基质中的乙醇酸运输到胞质溶胶 磷酸交换载体 将细胞质中的无机磷与叶绿体基质中的三碳糖进行交换 第49页/共96页2、类囊体(thylakoid)类囊体由内膜发展而来的,呈扁平小囊,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场所。类囊体的结构分类基粒类囊体、基质类囊体。所有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光合作用所需酶类、电子传递载体、及偶联的ATP合成酶都在类囊体膜上。由类囊体膜封闭的区室称为类囊体腔。光反应中,由光驱动的电子传递释放出的能量将H+泵
20、进类囊体腔从而建立H+梯度。图 基粒和基质类囊体立体结构(a)切开的叶绿体模式图;(b)两种类型的类囊体模式图 第50页/共96页 类囊体膜的化学组成类囊体膜脂主要是含半乳糖的一些糖脂和具有光吸收功能的脂类色素,而磷脂仅占5%20%。类囊体膜脂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的亚麻酸,约占87%,因此,类囊体膜的脂双层流动性特别大。类囊体膜膜蛋白其蛋白质与脂的比值很高。外周蛋白内在蛋白:如质体蓝素、细胞色素等。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其中RuBP羧化酶占可溶性蛋白总量的60%。此外,基质中还含有CO2固定反应的所有酶类。叶绿体基质中还有核糖体、DNA和RNA等。叶绿体的DNA大约编码
21、100种多肽,涉及叶绿体DNA的复制、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固定CO2的场所。第51页/共96页二、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概述:6CO2+6H2O+光C6H12O6+6O2+化学能(674000千卡)。早在1905年,F.Blackman就提出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是对光的吸收,并产生氧。暗反应涉及到CO2的固定(图)。据估计,地球上的植物每年将6001012公斤的CO2转变成糖,同时释放4001012公斤的O2。光反应与暗反应间的关系 第52页/共96页(一)光吸收(light absorption)概念光吸收又称原初反应,指叶绿素分子从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
22、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光子(photon)光吸收就是固定光子,即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基态(groundstate)与激发态(exitedstate)当一个光子被分子吸收时,分子从基态变成激发态,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10-9秒)。叶绿素分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时,它的高能电子没有回落到低能轨道,而是在约为10-12秒的时间内传递给了受体,时间。这实际上将吸收的光子的光能转变成了电能。第53页/共96页1、光合作用色素色素(pigments)是含有特定化学基团的分子,这些化学基团能够吸收可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光,类囊体膜上有捕光色素,只具有吸收聚集光能的作用,而无光化
23、学活性,故此又称为天线色素。叶绿素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蓝色和红色光,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吸收紫色和蓝色光,可帮助叶绿素提高对光吸收的效应。藻胆素藻胆素,存在于红藻和蓝细菌中。图8-12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胆红素的结构 第54页/共96页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吸收了一些叶绿素不能吸收的杂色光,起了过滤作用(图),同时,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也能转移给叶绿素,从而帮助叶绿素提高了光吸收效应。图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图中的作用光谱是指不同波长光对植物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吸收光谱是三种色素联合起来的吸收光谱,三种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用不同的线表示。第55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粒体 叶绿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