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pptx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各种类固醇(corticosteroids)的总称。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由球状带分泌,以醛固酮、脱氧皮质酮为代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由束状带分泌,以氢化可的松(皮质醇)和可的松(皮质素)为代表,主要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药理剂量时作用广泛。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如脱氢表雄酮(DHEA)和雌二醇等。通常所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第1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第4页/共22页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通过分布广泛的糖皮质
2、激素受体而起作用。通过分布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而起作用。当其进入靶组织细胞后,立即与胞浆特异性受当其进入靶组织细胞后,立即与胞浆特异性受体结合,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体结合,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DNADNA基基因上的激素反应位点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改因上的激素反应位点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改变介质相关蛋白的水平,进而发挥广泛的药理变介质相关蛋白的水平,进而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作用。)第5页/共22页1.1.抗炎抗炎 其特点为显著、非特异性。其特点为显著、非特异性。在急性炎症早期,可抑制局部血管扩在急性炎症早期,可抑制局部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渗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
3、血浆渗出减少、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减弱,出减少、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减弱,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慢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慢性炎症或急性炎症的后期,能抑制毛性炎症或急性炎症的后期,能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疤痕和粘织的形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疤痕和粘连。连。第6页/共22页抗炎机制:(1)抑制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使细胞膜上的磷脂不能释放出花生四烯酸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因而减少前列腺素类(如PGE2、PGI2)及白三烯类(如LTA4、LTB4、LTC4、LTD4)的生成,
4、降低血管通透性。(2)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反应。(3)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4)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向炎症区域的聚集。第7页/共22页(5)抑制某些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产生:如白介素-1(IL-1)、白介素-3(IL-3)、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使一氧化氮(NO)生成减少,而发挥抗炎作用。还能在转录水平上直接抑制粘附分子如E-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等的表达,也能通过改变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性而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6)抑制吞噬细胞功能:(7)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8)诱导炎症细胞凋亡:
5、第8页/共22页2.抗过敏与免疫抑制 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阻碍淋巴母细胞的增殖,加速致敏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血中淋巴细胞迅速降低。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3.抗内毒素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缓和机体对内毒素的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缓解毒血症状。第9页/共22页4.4.抗休克 机制:抗炎、稳定溶酶体膜、免疫抑制、抗内毒素、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MDF)的产生。第10页/共22页5.5.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 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增多;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上腺皮质 激素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