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分子基础.pptx
《肿瘤转移分子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转移分子基础.ppt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前 言言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第1页/共48页一、一、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第2页/共48页 肿瘤转移是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肿瘤转移是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是多阶梯瀑布过程。是多阶梯瀑布过程。第3页/共48页第4页/共48页 (一)原发瘤增殖和扩展(一)原发瘤增殖和扩展n 增殖导致肿瘤内部压力增加增殖导致肿瘤内部压力增加 n 增殖增殖只是只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基础肿瘤细胞转移的基础n 接触抑制丧失接触抑制丧失第5页/共48页 (二)肿瘤血管的形成(二)肿瘤血管的
2、形成n肿瘤超过肿瘤超过12mm3时,新生血管形成是维持其生长所时,新生血管形成是维持其生长所必需。必需。n宿主毛细血管网进入肿瘤组织。宿主毛细血管网进入肿瘤组织。n是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调控的结果。是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共同调控的结果。第6页/共48页 (三)肿瘤细胞脱落并进入基质(三)肿瘤细胞脱落并进入基质n恶性肿瘤细胞恶性肿瘤细胞E-钙粘连素钙粘连素(E-cadherin)表达降低。表达降低。n肿瘤细胞分离倾向与细胞膜结构的变化和粘附肿瘤细胞分离倾向与细胞膜结构的变化和粘附力的下降有密切关系。力的下降有密切关系。n癌细胞表面电荷发生改变、与钙离子结合能力癌细胞表面电荷发生改
3、变、与钙离子结合能力减弱以及桥粒发育不全也与之有关。减弱以及桥粒发育不全也与之有关。第7页/共48页n癌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水解基质癌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水解基质(ECM)的酶类。的酶类。n定向移动(定向移动(migration):在癌细胞侵袭过程中):在癌细胞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起重要作用。第8页/共48页 (四)进入脉管系统(四)进入脉管系统n肿瘤组织的血管与正常血管差异显著。肿瘤组织的血管与正常血管差异显著。n肿瘤血管为侵入基质的游离肿瘤细胞进肿瘤血管为侵入基质的游离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提供条件。入循环系统提供条件。第9页/共48页 (五)癌栓形成(五)癌栓形成n侵袭进入循环的癌细胞大部分死亡
4、侵袭进入循环的癌细胞大部分死亡(脱巢凋亡脱巢凋亡)。n转移能力高的细胞在循环中相互聚集形成小转移能力高的细胞在循环中相互聚集形成小的癌栓才能抵抗易损因素。的癌栓才能抵抗易损因素。第10页/共48页第11页/共48页 (六)肿瘤细胞锚定黏附(六)肿瘤细胞锚定黏附n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血小板簇与靶器官内皮细胞的粘附血小板簇与靶器官内皮细胞的粘附并锚定在内皮细胞表面。并锚定在内皮细胞表面。n微小脉管对癌栓的截获也是锚定粘附的方式。微小脉管对癌栓的截获也是锚定粘附的方式。n影响粘附的因素:影响粘附的因素:碳氢类配子与选择素碳氢类配子与选择素 透明质酸裂解酶受体透明质酸裂解酶受体CD44v与整合素与整合素
5、第12页/共48页 (七)逸出循环系统(七)逸出循环系统n肿瘤细胞诱导脉管基底膜的降解和穿透。肿瘤细胞诱导脉管基底膜的降解和穿透。n肿瘤细胞穿透脉管后细胞外基质中的移行。肿瘤细胞穿透脉管后细胞外基质中的移行。第13页/共48页第14页/共48页 (八)转移后结局(八)转移后结局侵入靶器官的肿瘤细胞形成转移瘤并进行性侵入靶器官的肿瘤细胞形成转移瘤并进行性长大才真正完成了转移。长大才真正完成了转移。n 转移后生长转移后生长n 转移之转移转移之转移n 转移的休眠转移的休眠(黑色素瘤、乳腺癌切除后多年后的复发)(黑色素瘤、乳腺癌切除后多年后的复发)处于处于G0期,逃避机体杀伤作用;分裂和死亡处于动态平
6、衡;期,逃避机体杀伤作用;分裂和死亡处于动态平衡;肿瘤血管形成缓慢;正常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肿瘤血管形成缓慢;正常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第15页/共48页二、二、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16页/共48页 (一)基因调控下的肿瘤转移(一)基因调控下的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与促进基因和抑制基因之间表达失肿瘤转移与促进基因和抑制基因之间表达失衡相关。衡相关。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有转移表型,同种肿瘤细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有转移表型,同种肿瘤细胞不同个体转移能力也不一样。胞不同个体转移能力也不一样。第17页/共48页n n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促进肿瘤转移的基
7、因 u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有很多种,但还没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有很多种,但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转移基因有严格意义上的转移基因u ras基因基因基本生物学特性基本生物学特性效应蛋白:效应蛋白:IVIV型胶原酶、组织蛋白酶和与细胞型胶原酶、组织蛋白酶和与细胞运动相关的细胞因子运动相关的细胞因子 第18页/共48页uCD44v:肿瘤转移促进基因:肿瘤转移促进基因CD44是广泛分布跨膜糖蛋白分子是广泛分布跨膜糖蛋白分子,能与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能与细胞外基质中透明质酸、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质酸、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其正常功能是作为受体识别透明质酸(其正常功能是作为受体识别透明质酸(HA)和胶原蛋白)和胶原
8、蛋白、等,主要参与细胞等,主要参与细胞-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过程。过程。CD44V6高表达的癌细胞可能获得淋巴细胞高表达的癌细胞可能获得淋巴细胞“伪装伪装”,逃避,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更易进入淋巴结,形成转移。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更易进入淋巴结,形成转移。可促进可促进ras基因表达基因表达 第19页/共48页n n抑制肿瘤转移基因抑制肿瘤转移基因抑制肿瘤转移基因抑制肿瘤转移基因 u抑制肿瘤转移基因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研究领抑制肿瘤转移基因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域。u nm23基因:基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产物为产物为N
9、DPKNDPK(核苷酸二磷酸激酶),生成(核苷酸二磷酸激酶),生成ATPATP以外以外的三磷酸核苷。的三磷酸核苷。影响细胞内微管系统的状态而抑制癌的转移:提供影响细胞内微管系统的状态而抑制癌的转移:提供GTPGTP而调节微管的聚合与解聚而调节微管的聚合与解聚 。能与能与GG蛋白结合,本身也具有蛋白结合,本身也具有GG蛋白的某些特性,可蛋白的某些特性,可能通过细胞跨膜信号传递调节肿瘤细胞转移。能通过细胞跨膜信号传递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第20页/共48页uTI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参与基质胶原酶的代谢,使其失活。参与基质胶原酶的代谢,使其失活。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主要在侵袭阶
10、段。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主要在侵袭阶段。还具有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还具有抑制血管增生的作用。uKiss-1基因:基因:编码产物为编码产物为G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源蛋白偶联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能使胞内性配体,能使胞内CaCa2 2浓度增加,同时能明显抑浓度增加,同时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第21页/共48页 (二)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二)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 粘附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粘附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在肿瘤转移的每个环节均包含粘附与在肿瘤转移的每个环节均包含粘附与分离(
11、粘附解聚)两个方面。分离(粘附解聚)两个方面。第22页/共48页u 细胞与细胞间的粘附细胞与细胞间的粘附同源细胞间的粘附:同源细胞间的粘附:E-E-钙粘连素钙粘连素;在肿瘤;在肿瘤转移的某些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转移的某些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异源细胞间的粘附:异源细胞间的粘附:选择素选择素;肿瘤细胞与血;肿瘤细胞与血小板、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结合。小板、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结合。第23页/共48页u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肿瘤细胞主要通过肿瘤细胞主要通过整合素整合素(integrinintegrin)受体与)受体与细胞外基质结合细胞外基质结合第24页/共48页u 钙连接素(
12、钙连接素(cadherin)是跨膜糖蛋白家族,主要介导同源细胞间的连接。是跨膜糖蛋白家族,主要介导同源细胞间的连接。E E型:分布于上皮细胞,负性调控肿瘤侵袭。型:分布于上皮细胞,负性调控肿瘤侵袭。P P型:分布于上皮组织和胎盘的基底层。型:分布于上皮组织和胎盘的基底层。N N型型:分布于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分布于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第25页/共48页u 选择素(选择素(selectin)该类粘附分子主要通过碳氢键连接该类粘附分子主要通过碳氢键连接P P型: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粘附结合型: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粘附结合 E E型: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结合型: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结合 L L型:存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转移 分子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