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11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理学总论11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总论11学习.ppt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理学任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药与毒物,药物滥用,药原性疾病。药品开发及基础研究与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相互促进。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临床药理学方法第1页/共60页药物学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传统本草学阶段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公元1世纪前后著成的,书中记载了动物、植物、矿物药365种,其中有不少药物沿用至今,如大黄导泻、麻黄治喘等。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全书共收载药物884种。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52卷,约190万字,共收载药物1892种,已译成英、日、朝、德、法、俄、拉丁等7种文字近代药理学阶段1803年德
2、国药剂师F.W.Serturner(1783-1841)从罂粟中分离出吗啡。现代药理学阶段1940年英国H.W.Florey提取出了青霉素。第2页/共60页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基本作用:调节靶器官功能:兴奋(excitation):机体功能活动增强或提高抑制(inhibition):机体的功能活动减弱或降低作用方式:直接和间接;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特异性(specificty)和选择性(selectivity)特异性:化学反应的专一性,选择性:药理效应的专一性。第3页/共60页药物作用的结果(两重性)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指符合用药
3、目的,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对因治疗(etiological)消除原发病因,又叫治本。对症治疗(symtomatic)改善疾病病症,又叫治标。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第4页/共60页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指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1)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产生的原因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或作用范围广泛有关。问:副作用可否预知?能否避免?第5页/共60页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用药剂量不当(过大、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性反应。
4、急性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而迅速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慢性毒性反应: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特殊毒性反应:三致反应(致突变、致癌、致畸)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应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疗程。第6页/共60页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or after effect)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特点:免疫反应 与剂量无关 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药理性拮抗药无效致敏物:药物 代谢产物 杂质问:怎样减少变态反应发生?第7页/共60页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耐受性(tolerance)连续用药后
5、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性降低,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方可保持原有药物效应,称为耐受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反复用药后导致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依赖性(dependence)和药物滥用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称心理依赖性。(难以克制的“觅药行为”)躯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称生理依赖性,也称成瘾性。(戒断症状(戒断综合征)药物滥用第8页/共60页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的量效关系 指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剂量的概念无效量(1)最小有效量(2)有效量(3)治疗量或常用量(4)极量(5)最小中毒量(6)和中毒
6、量(7)最小致死量(8)和致死量(9)药物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1 2安全范围4367895效效效效应应应应浓度浓度浓度浓度第9页/共60页量反应和质反应量反应量效关系:图形特点 注意50%最大反应效应点。第10页/共60页质反应量效关系:全或无图形特点 累加量效曲线 第11页/共60页量-效关系药效学参数效能(efficacy)效价强度(potency)第12页/共60页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LD50/ED50 安全范围 ED95 LD5之间的距离可靠安全指数=LD1/ED99 第13页/共60页药物的作用机制 理化性质参与或干扰细胞的代谢影响
7、酶的活性影响机体生理物质的合成、释放与转运影响离子通道影响核酸代谢影响免疫机制作用于受体第14页/共60页药物与受体大多数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特定受体相关。受体(receptor)定义特点:立体特异性、高效性(灵敏性)、饱和性、多样性、可逆性、可调性。配体(ligand)内源性和外源性第15页/共60页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结合方式 通过分子间化学键与受体结合。v氢键、离子键、分子间引力易解离。v共价键结合牢固,不易解离。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条件v亲和力(affinity)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KD平衡解离常数(单位 mol/L)其值等于产生最大效应(Emax)一半时的药物浓度;KD越大,药物与受体
8、亲和力越小pD2=-KD亲和力指数 pD2越大,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越大v内在活性(intrinsic)或效应力(efficacy)药物结合后发挥效应的能力。第16页/共60页受体理论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该学说认为,受体只有于 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两态模型学说(two model theory)A(激动剂)B(拮抗剂)R(受体静息态)R*(受体活化态)AR*AR*生理效应(激动)BR BR 无效应(拮抗)R(受体静息态)与R*(受体活化态)保持平衡并可相互转化。第17页/共60页与受体结合药物的分类激动药(agonist)既
9、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的效应力。拮抗药(antagonist)既有较强亲和力,但缺乏效应力。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结合可逆 拮抗参数pA2: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结合相对不可逆 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有较强亲和力,较弱效应力。第18页/共60页受体类型:G-蛋白偶联受体 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有酪氨酸激酶受体 细胞内受体 细胞内信号转导第一信使-细胞外信使物质(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与膜表面受体结合 离子通透、酶活性改变。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将
10、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后传给效应器效应。(cAMP、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等)第19页/共60页受体调节(receptor regulation)受体增敏:受体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大或效应力增强的现象。如长期使用拮抗药,体内受体数目增多、敏感性增强,反应性增强,是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出现撤药反应或反跳现象的原因之一。受体脱敏:长期使用激动药,组织细胞对激动药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的现象,也称向下调节。是药效降低,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第20页/共60页 D+R DR E RT=R+DR 代入 DRDR DRDRKKD D=DRDRDD(RRT T-DR-DR)KKD D=第21页/共60页D=0 E=
11、0D KD E=EmaxE=1/2Emax时 KD=D E E=DRDR=DDE EmaxmaxRRT T KKD D+D+DDRDR=50%=50%RRT T 第22页/共60页竞争性拮抗E激动药激动药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激动药激动药LogC激动药激动药激动药激动药Emax Emax 不变不变不变不变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亲和力下降、内在活性不变)(亲和力下降、内在活性不变)(亲和力下降、内在活性不变)(亲和力下降、内在活性不变)评价参数评价参数评价参数评价参数:pA2pA2第23页/共60页非竞争性拮抗药E激动药激动药非竞争性拮抗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总论 11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