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推荐类别 第1页/共50页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证据水平的分级第2页/共50页u基本概念u流行
2、病学u易患因素u病理生理u临床表现u辅助检查u诊断策略u治疗方案第3页/共50页u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u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u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
3、床不易与肺栓塞相鉴别。基本概念第4页/共50页u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肺组织出血或坏死。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PTE 和DVT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基本概念第5页/共50页基本概念第6页/共50页u基本概念u流行病学u易患因素u病理生理u临床表现u辅助检查u诊断
4、策略u治疗方案第7页/共50页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流行病学情况第8页/共50页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国外报道本病生前诊断率不到50%国
5、内两组尸检报告,在90例及64例中生前作出诊断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后又主要为过诊。流行病学情况第9页/共50页u基本概念u流行病学u易患因素u病理生理u临床表现u辅助检查u诊断策略u治疗方案第10页/共50页患者自身因素:多为永久性因素环境因素:多为暂时性因素 6周到3个月内的暂时性或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外科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诱发VTE在缺少任何已知危险因素的情况下,PE也可以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第11页/共50页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强易患因素(OR10)下肢骨折3个月内因心力衰竭、
6、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入院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严重创伤3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既往VTE脊髓损伤中等易患因素(OR 29)膝关节镜手术自身免疫疾病输血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慢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因子激素替代治疗体外受精感染(尤其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或HIV感染)炎症性肠道疾病肿瘤口服避孕药卒中瘫痪产后浅静脉血栓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弱易患因素(OR2)卧床3天糖尿病高血压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车或飞机旅行)年龄增长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肥胖妊娠静脉曲张第12页/共50页u基本概念u流行病学u易患因素u病理生理u临床表现u辅助检查u诊断策略u治疗方案第13页/共50页急性PE导致肺动脉
7、管腔阻塞,血流减少或中断,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障碍。轻者几无任何症状,重者因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压力超负荷导致右心室衰竭,是PE死亡的主要原因。病理生理第14页/共50页血流动力学改变:解剖学阻塞和血管收缩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动脉顺应性下降,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功能: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导致右心室压力和容量增加、右心室扩张,使室壁张力增加、肌纤维拉伸,影响右心室的收缩性。右室壁张力增加使右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同时右室心肌氧耗增多,可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右心功能不全,心室超负荷。心室间相互作用:右心室收缩时间延长,室间隔在左心室舒张早期突向左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加重心室间
8、不同步,引起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受损,加之右心功能不全导致左心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输出量降低,造成体循环低血压和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呼吸功能:心输出量的降低引起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阻塞血管和非阻塞血管毛细血管床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由于右心房与左心房之间压差倒转,1/3的患者右向左分流,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并增加反常栓塞和卒中的风险。病理生理第15页/共50页u基本概念u流行病学u易患因素u病理生理u临床表现u辅助检查u诊断策略u治疗方案第16页/共50页PE多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37天;10患者死于PE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510PE表现有休克或低血压;50患者没有休克但是伴有右室
9、功能障碍或损伤的实验室证据;90死亡病例是未治疗过的,只有10死亡病例是被治疗的0.55的被治疗过的PE患者出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未经抗凝治疗的有症状PE或DVT患者有50在三个月内复发临床表现第17页/共50页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被漏诊。症状表现取决于 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 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第18页/共50页 症状:多数患者因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或咯血而被疑诊PE。呼吸困难在中央型PE急剧而严重,而在小的外周型PE通常轻微而短暂。既往存在心衰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PE的唯一症状。中央型PE胸痛可表现为典型的心绞痛性质,
10、多因右心室缺血所致,需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或主动脉夹层相鉴别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24h内发生,呈鲜红色,或数日内发生可为暗红色。晕厥虽不常见,但无论是否存在血液动力学障碍均可发生,有时是急性P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PE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只是在诊断其他疾病或者尸检时意外发现。临床表现第19页/共50页 体征: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次/分)、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血压下降及发绀低血压和休克罕见,但却非常重要,往往提示中央型PE和/或血液动力学储备严重降低。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提示右心负荷增加下肢
11、静脉检查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1 cm,或下肢静脉曲张,应高度怀疑VTE。肺部听诊湿啰音及哮鸣音,胸腔积液等。肺动脉瓣区可出现第2心音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急性PE致急性右心负荷加重,可出现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反流征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临床表现第20页/共50页对1880例PE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上述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频度分别为:呼吸困难(50%)、胸膜性胸痛(39%)、咳嗽(23%)、胸骨后胸痛(15%)、发热(10%)、咯血(8%)、晕厥(6%)、单侧肢体疼痛(6%)、单侧肢体肿胀(24%)临床表现第21页/共50页u基本概念u流行病学u易患因素u病理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急性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指南 解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