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常识及护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产褥期常识及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褥期常识及护理.ppt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褥期母体的变化与护理第1页/共61页产褥期母体变化A产褥期临床表现B产褥期保健及生活护理C产褥期的营养与指导D第2页/共61页一、产褥期母体变化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6-8周,也就是42-56天。民间俗称的“坐月子”。概念:第3页/共61页生殖系统变化恶露概念: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经阴道排出。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子宫底高度的变化:产后第一天:宫底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以后每天下降一横指产后一周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天降入盆腔内,产后6周恢复正常大小。评估有无红热痛水肿外阴复旧第4
2、页/共61页(1)子宫(一)生殖系统的变化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子宫。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子宫。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程,称为子宫复旧,主要变化为子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称为子宫复旧,主要变化为子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第5页/共61页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细胞的缩小。随着肌纤维不断缩是肌细胞的缩小。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积及重量发生变化,子宫复,子宫体积及重量发生变化,子宫体逐渐缩小,于产后体逐渐缩小,于产后1 1周子宫缩小至约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妊娠1212周大小(周大小(50
3、0g500g),产后产后1010天子宫天子宫进入骨盆腔内,产后进入骨盆腔内,产后2 2周约(周约(300g300g),),产后产后6868周恢复至非孕期的正常大小周恢复至非孕期的正常大小(5060g)5060g)1)子宫体肌纤维缩复第6页/共61页2)子宫内膜的再生由残存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由残存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 3周新周新生内膜覆盖子宫腔,产后生内膜覆盖子宫腔,产后6 6周,胎周,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第7页/共61页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颈松软、紫红胎盘娩出后的子
4、宫颈松软、紫红色、壁薄皱起如袖口,初产妇子色、壁薄皱起如袖口,初产妇子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形),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形),变为变为”一一“字形横裂(已产型)。字形横裂(已产型)。产后产后2-32-3天,宫口可容天,宫口可容2 2指,产后指,产后1010天,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天,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产后成,产后4 4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常形态。3)子宫颈第8页/共61页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低,阴道黏膜皱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低,阴道黏膜皱襞因过度伸展而减少甚至消失。约产后襞因过度伸展而减少甚至消失。约产后3 3周粘膜皱襞重新
5、出周粘膜皱襞重新出现,但阴道在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现,但阴道在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产后2-32-3日日内自行消退。会阴部内自行消退。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均能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均能在3-53-5天内愈合天内愈合。(2)阴道及外阴第9页/共61页产后产后2323天可出现轻度水肿和疼痛,尤其是局部有创伤者;天可出现轻度水肿和疼痛,尤其是局部有创伤者;会阴冲洗可缓解症状;会阴冲洗可缓解症状;产后产后1 1周症状逐渐消失周症状逐渐消失(3)会阴第10页/共61页盆底肌及其筋膜,因分娩
6、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且常伴有盆底肌及其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且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产后一周内,盆底组织水肿消失,组织肌纤维部分断裂。产后一周内,盆底组织水肿消失,组织张力开始逐渐恢复张力开始逐渐恢复轻重者如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加之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轻重者如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加之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可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劳动,可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在产褥期坚持做产后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在产褥期坚持做产后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孕状态(4)盆底组织第11页/共61页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包括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包括乳汁产生和射乳)。
7、乳汁产生和射乳)。(二)乳房的变化产后产后2-32-3天乳房极度膨胀,表天乳房极度膨胀,表皮静脉充盈,乳房局部温度和皮静脉充盈,乳房局部温度和体温升高,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温升高,腋下淋巴结肿大,待乳汁排出后多能自然消退。待乳汁排出后多能自然消退。第12页/共61页雌激素、孕激素及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雌激素、孕激素及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后呈降。产后呈低雌激素、高泌乳激素水平低雌激素、高泌乳激素水平,尽管尽管垂体催乳激素垂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但吸吮是泌乳的基础,但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吸吮动作吸吮动作能能反射地引起反射地引起脑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脑垂体后叶
8、释放催产素,催产,催产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细胞收缩喷出乳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细胞收缩喷出乳汁。汁。副乳房与乳胀同时出现,腋下有鸡蛋大小副乳房与乳胀同时出现,腋下有鸡蛋大小乳腺组织乳腺组织第13页/共61页副乳可以发生在乳线上的任何部副乳可以发生在乳线上的任何部位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在腋前缘处。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在腋前缘处。亦可见于腋中央和腹壁。偶尔也亦可见于腋中央和腹壁。偶尔也可见于腹股沟处可见于腹股沟处,但极少见但极少见.一般一般发生在腋前区或腋下,也可见于发生在腋前区或腋下,也可见于胸壁、腹部等,副乳有三种情况:胸壁、腹部等,副乳有三种情况:副乳第14页/共61页(1)有乳腺组织无乳头。
9、副乳第15页/共61页(2)有乳头无乳腺组织。副乳第16页/共61页(3)有乳头又有乳腺组织。凡是有腺体组凡是有腺体组织的副乳,同正常乳房一样受性激素的影织的副乳,同正常乳房一样受性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经前期胀痛,还可发响,呈周期性变化,经前期胀痛,还可发生与正常乳腺相同的常见疾病,如增生、生与正常乳腺相同的常见疾病,如增生、囊肿、副乳腺癌等。妊娠时明显增大囊肿、副乳腺癌等。妊娠时明显增大,有乳有乳头的在哺乳期间甚至还分泌出乳汁来头的在哺乳期间甚至还分泌出乳汁来 副乳第17页/共61页(三)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3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妊
10、娠期周恢复至未孕状态。妊娠期生理性贫血在产后生理性贫血在产后2-32-3周纠正。周纠正。在产后最初在产后最初3 3日内,胎盘娩出后,子宫缩复,大量的血液从日内,胎盘娩出后,子宫缩复,大量的血液从子宫涌入体循环,使血容量增加子宫涌入体循环,使血容量增加15%-25%15%-25%,特别是产后,特别是产后7272小小时内,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病产妇极易产生心衰,产褥时内,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病产妇极易产生心衰,产褥期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期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量第18页/共61页(四)消化系统的变化产后产后1-2日
11、内产妇常感到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但食日内产妇常感到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但食欲不佳,以后逐渐好转。胃液中盐酸分泌减少,需欲不佳,以后逐渐好转。胃液中盐酸分泌减少,需1-2周周恢复,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卧床时恢复,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卧床时间多,缺少运动,易发生便秘。间多,缺少运动,易发生便秘。第19页/共61页(五)泌尿系统的变化产后最初产后最初1 1周的尿量增多,于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周的尿量增多,于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生理性扩展,约需管生理性扩展,约需4-64-6周恢复正常。在分娩过程中,周恢复正常。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
12、降低,加之会阴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加之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第20页/共61页(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分娩后,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分娩后,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 1周时已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降至未孕时水平。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6-10周月经复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潮,平均在产后10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一般在产后潮延迟,一般在产后4-64-6个月恢复排卵,但不一定月经来个月恢复排卵,但不一定
13、月经来潮,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也有可能受孕。潮,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也有可能受孕。第21页/共61页(七)骨骼肌肉系统的变化在分娩和生产过程中,肌肉紧张和用力,常导致产后在分娩和生产过程中,肌肉紧张和用力,常导致产后2424小时下肢疼痛和无力。小时下肢疼痛和无力。大多数产妇在接受有关运动、饮食和休息的知识指导后,大多数产妇在接受有关运动、饮食和休息的知识指导后,肌肉张力可在肌肉张力可在6 6周后完全恢复,但有的妇女需要更长时间,周后完全恢复,但有的妇女需要更长时间,或者无法恢复。或者无法恢复。第22页/共61页(八)腹壁的变化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妊娠期出现
14、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腹壁原有的紫红色新妊娠纹,变成永久性银白色旧妊娠纹。腹壁原有的紫红色新妊娠纹,变成永久性银白色旧妊娠纹。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膨胀的影响,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膨胀的影响,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分离,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约需呈不同程度分离,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约需6-8周恢复周恢复第23页/共61页产褥期症状二、产褥期临床表现生命体征产后宫缩痛褥汗恶露第24页/共61页了解产褥期母体表现及常见问题,新妈妈更放心,护理更专业1.1.产后产后2424小时内,体温略升,一般不超小时内,体温略升,一般不超3838,可能与产程长
15、,可能与产程长致过度疲劳有关,属于分娩反应,致过度疲劳有关,属于分娩反应,2424小时后会很快降热;小时后会很快降热;不哺乳者产后不哺乳者产后3434天内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天内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热,体温达热,体温达37.83937.839,称为泌乳热,一般持续数小时,最,称为泌乳热,一般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多不超过1212小时,体温下降,不属病态,属正常生理现象。小时,体温下降,不属病态,属正常生理现象。(1)生命体征体温二、产褥期临床表现第25页/共61页2 2)产后脉搏略缓慢,约为)产后脉搏略缓慢,约为60706070次次/分,与子宫胎盘循环停分,与子宫胎盘循
16、环停止及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约于产后止及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约于产后1 1周恢复;不属病态;周恢复;不属病态;3 3)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使呼吸深慢,腹式呼吸,使呼吸深慢,14161416次次/分;分;4 4)产后血压平稳,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产后血压平稳,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1)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第26页/共61页产后产后2424小时内,体小时内,体温略升,一般不超温略升,一般不超3838体温:体温:缓慢而深,缓慢而深,1416次次/分;分;呼吸:呼吸:略缓慢,约为略缓慢,约
17、为6070次次/分分脉搏:脉搏:平稳,大多恢复平稳,大多恢复正常正常血压:血压:生命体征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身体评估一般情况:第27页/共61页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的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产后宫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的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产后宫缩痛。缩痛。疼痛时呈强直性收缩,可触及腹部的宫体硬如板状,呈疼痛时呈强直性收缩,可触及腹部的宫体硬如板状,呈球形,一般于产后球形,一般于产后1212天出现,持续天出现,持续2323天后自然消失,天后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催乳素分泌增多或注射宫缩药时疼痛加剧。哺乳时反射性催乳素分泌增多或注射宫缩药时疼痛加剧。(2)产后宫缩痛第28
18、页/共61页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妊娠后期体内所滞留的水分必须在产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妊娠后期体内所滞留的水分必须在产后排出体外后排出体外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也不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于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也不是身体虚弱的表现,于产后产后1 1周内自行好转。周内自行好转。产妇甲状腺机能亢奋,尚未恢复,脂肪、糖、蛋白质代谢旺盛,故多产妇甲状腺机能亢奋,尚未恢复,脂肪、糖、蛋白质代谢旺盛,故多出汗。出汗。产后进食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多喝汤水,也是产后多汗的原因产后进食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多喝汤水,也是产后多汗的原因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受凉,勤换汗湿衣服。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褥期 常识 护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