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二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片泵二学习.ppt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三节 叶片泵(二)教学内容n 掌握双作用式叶片泵的结构特点n 理解单作用和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异同点n 理解双级和双联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n 理解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变排量的原理第1页/共13页一、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1.配油盘的组成n 2个吸油窗口n 2个压油窗口n 环形槽n 三角卸荷槽(压油窗口上)第2页/共13页1.吸油窗口:与吸油腔相通2.压油窗口:与压油腔相通3.环形槽:与叶片根部相通为了抵消叶片顶部受油压作用而产生的叶片卡死无法伸出的现象,在叶片底部通压力油,但是在吸油腔由于叶片顶部受低压油,根部受高压油,液压作用力不平衡,使得叶片顶部以很大的压紧力抵在定子吸油区的内表面,使磨损加剧,
2、尤其当压力较高时,磨损加剧。所以吸油区叶片两段压力不平衡,限制了双作用式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提高。所以在高压叶片泵的结构上必须采取措施,减小叶片压向定子内表面的力。第3页/共13页4.4.三角卸荷槽三角卸荷槽当相邻两叶片同时位于吸压油腔之间时,正好将吸排油腔隔开,这时就形成封油区,由于旋转时两叶片间容积不变,所以不会发生困油,但从吸油过渡到压油,密封腔突然与压油腔相通,是密封腔内油压突然升高,压油腔中的油液倒流进密封腔内,造成流量损失,同时流量脉动变大,产生压力冲击。解决方法配流盘的压油窗口的一端开三角卸荷槽,油液在进入压油区之前先通过三角槽,使其压力逐渐上升,用以减少过渡的压力冲击、脉动、噪声,
3、消除困油。第4页/共13页二、叶片的倾角当叶片旋转时,叶片受侧向力的作用使其叶片以倾斜的方式前端受力顶在转子槽的前部,叶片后端顶在转子槽的后部,这样非常容易将叶片卡死在转子槽内,使叶片不能及时伸出和缩回时增大叶片磨损。所以叶片泵叶片的安装一般都会以离径向方向倾斜一个角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侧向力,减轻叶片在转子槽内的倾斜力度,提高叶片伸缩的灵活性。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沿转子转动方向反向倾斜,一般倾斜角为2030,称为后倾后倒角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沿转子转动方向同向倾斜,一般倾斜角为1014,称为前倾后倒角 第5页/共13页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叶片沿转子转动方向反向倾斜双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叶片
4、沿转子转动方向同向倾斜第6页/共13页三提高双作用叶片泵压力的措施为了防止叶片在吸油区(低压油区)由于顶端受低压油而底部受高压油,叶片顶部以很大的力顶在定子吸油区内表面,使磨损加剧。为了解决叶片两端压力不同,常用的措施有:n 减小作用在叶片底部的油液压力,将泵的压油腔的油液通过阻尼槽将油压降低后通到吸油区底部。n 减小叶片底部承受压力油作用的面积,可采用复合式叶片结构。n 使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作用平衡,叶片槽中有两个可以作相对滑动的叶片,每个叶片都有一棱角边与定子内表面接触,在叶片的顶部形成一个油腔a,叶片底部油腔b始终与压油腔相同,并通过两叶片间的小孔c与油腔a相连通,因为使叶片顶端和底部
5、的液压作用力得到平衡或者也可采用叶片装弹簧结构。第7页/共13页第8页/共13页四双级叶片泵和双联叶片泵1.双级叶片泵(获得较高油压)由两个普通压力的单级叶片泵装在一个泵体内在油路上串接而成。如单级泵的压力可达7Mpa,双级泵的工作压力就可达14Mpa.P=P1+P2第9页/共13页2.双联叶片泵(获得较大流量)由两个单级叶片泵装在一个泵体内在油路上并联组成。两个叶片泵的转子由同一传动轴带动旋转。输出流量为两个油泵的油量之和。V=V1+V2第10页/共13页五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单作用叶片泵,通过改变转子与定子间的偏心距e,就能改变泵的输出流量。1.特点(1)能借助输出压力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2)输出流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当负载较小时,输出流量较大;当负载增大时,活塞推动定子,偏心距减小;当负载增大到与弹簧弹力相等时,e=0,输出流量V=0.所以称为限压式(3)可以通过转动调压螺钉来改变泵的最大压力值。第11页/共13页第12页/共1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3页/共1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