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培训PPT.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培训PPT.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要求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要求 一、工作目标 (一)摸清底数现状;(二)开展全员培训;(三)健全制度规程;(四)配全安全设施;(五)制定监管标准;(六)建立长效机制。二、重点要求二、重点要求(一)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一)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三)配备合格防护用品、防护设备;(三)配备合格防护用品、防护设备;(四)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危险告知;(四)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危险告知;(五)正确做好安全检测、环境评估;(五)正确做好安全检测、环境评估;(六)始终保持空气流通、空气达标;
2、(六)始终保持空气流通、空气达标;(七)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安全协调。(七)认真做好安全交底、安全协调。第1页/共49页2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范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范围 一、重点行业 冶金、铸造、造纸、印染、造酒、建材、机械、纺织、烟 草、商贸、食品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等。二、重点场所 煤气管道、水泥窑炉、纸浆池、发酵池、酒槽池、腌渍池、污水池、电解槽、储罐、反应塔(釜)等。第2页/共49页3第一章 有限空间概念第3页/共49页4 第一节第一节 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定义 一、定义:一、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围封的容易产生缺氧,或存在有毒、易燃易爆气 体,导致职业中毒、职业危害、可燃混
3、合气体爆炸的空间。围封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自然通风不良,氧含量不足或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空间足够大但有限,工作人员可以完全进入完成指定工作;(二)进出口受限制、出入口或人孔仅能够容纳一人进出;(三)并非为长时间工作而设计,非常规、非连续作业场所。第4页/共49页5第二节第二节 有限空间分类有限空间分类 一、密闭设施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地上
4、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封闭试验室等。第5页/共49页6有限空间识别(一)化工储罐-是 自来水箱-是 通信电缆井-是 污水集水井-是 污泥堆场-是 隧道-否第6页/共49页7有限空间识别(二)沟槽-是 闸门井-是 驾驶舱-否 反应釜-是 污水窖井-是 有水污水池-是 地下商场-否第7页/共49页8有限空间识别(三)下水管道-否 储罐-是 地窖-是 低洼地-是 加油站-否 压载舱-是 货舱-否 第8页/共49页9第三节第三节 有限空间危害因素和特点有限空间危害因素和特点 一、有限空间危害因素 (一)燃爆危害: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5、引起燃烧或爆炸。(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22%燃烧概率增加。(燃料的燃点温度降低,如CO在空气中的燃点为609,在纯氧中的燃点为388。)(三)中毒危害:有限空间有毒有害物质容浓度超过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引起中毒。(四)其他危害:如中暑、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二、有限空间危害特点 (一)高风险作业可导致死亡;(二)绝大多数情况下可预防;(三)发生地点形式多样化;(四)许多危害具有隐蔽性;(五)有些危害难以探测;(六)多种职业危害共存。第9页/共49页10第二章 危害因素来源第10页/共49页11第一节第一节 有限空间危害因素来源有限空间危害因素来源 一、有限空间中的气体或液体
6、的泄漏或挥发 化学物质可能从化学品储罐、天燃气管道的法兰、阀门等处泄漏,进入有限空间,形成多种危害环境。二、有限空间中有机物分解 (一)有机物(生活垃圾、动植物)的分解产生CH4、CO、H2S,导致中毒或窒息。(二)氧气被细菌消耗导致缺氧。(三)有机物分解产生CH4、CO、H2S等可燃气体导致爆炸和燃烧。三、有限空间中燃烧及氧化使氧气被吸收 在有限空间中焊接、加热、切割作业会消耗氧气,铁生锈会消耗氧气,导至缺氧。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有毒气体。四、富氧环境 氧气含量22%就会增加燃烧的可能性。第11页/共49页12 五、清洁有限空间时也可能产生职业危害 (一)气体仍然能从被多孔墙壁吸收后释放出来
7、或从清洁时产生的淤泥中释放出来;(二)氧气会被惰性气体置换,导致缺氧;(三)释放出来的气体会达到爆炸浓度,导致燃烧爆炸;(四)清洁剂与某些物质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六、有限空间涂刷涂料 涂料及溶剂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或二甲苯有毒气体,对喷刷人员危害极大。七、可燃性固体颗粒的形成 碳粒、粮食粉尘、纤维、塑料屑以及很细的可燃性固体颗粒会形成易燃易爆环境。第一节第一节 有限空间危害因素来源有限空间危害因素来源第12页/共49页13第二节第二节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 一、急性中毒的表现 1 1、神经系统 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限局性体征、
8、颅内压增高等症状;2 2、呼吸系统 表现为窒息、鼻炎、咽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症状;3 3、循环系统 表现为心率加快、四肢冰冷、脉细弱、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第13页/共49页14 二、硫化氢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硫化氢被列为I级 1、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味(臭蛋味);2、比重比空气重,易积聚低洼处;3、易溶于水、酒精、气油;4、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4.046.0%;5、硫化氢属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6、在作业环境中,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当浓度超过3040毫克/立方米时,其臭味减弱;达到75300毫克
9、/立方米时不能察觉其存在;达到375750毫克/立方米时,发生肺水肿、意识丧失、呼吸困难;达到1000毫克/立方米,可发生电击样死亡,数秒钟发生猝死。7、有机物发酵腐败时可产生硫化氢。腐败:原料中的蛋白质经微生物的分解,产生大量的胺类及硫化氢等。咸菜、咸鱼腌制过程中也会产生硫化氢。第二节第二节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第14页/共49页15 2003年5月12日上午7时许,某造纸厂职工王某进入纸浆池,该池容积约36平方米,池口开有0.3平方米出入口。8 时 20 分,该厂职工赵某、钱某、盛某发现王某下池一直没有上来,便相继下池查看,均被闷倒在浆池里,副厂长闻
10、讯急着下池救人,但爬到中途就受不了,司炉工张某等人连忙将其拉出。此次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经过情况第15页/共49页161、未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下池作业操作规程;2、未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3、职工下池作业和救援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4、未经清水冲洗和空气置换冒险下池作业5、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人员增加;6、未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事故原因分析第16页/共49页17 某印染公司总经理贾某将清理圆形蓄水池(直径2.8米,深8米)包给邻居王某,王某又叫了小工章某。2005年5月4日上午,章某通过池边爬梯下到池底,将池底废弃棉纱杂物搬运上来;下午 1 时,当
11、章某从池底爬到池口准备上来,突然掉落下去,王某、贾某等5人先后下池施救,均在池内中毒昏倒,事故导致3人死亡、3 人受伤。事后对池内空气进行检测分析,确定为硫化氢中毒事故。事故经过情况第17页/共49页181、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下池作业,导致中毒事故;2、没有防护措施,盲目下池施救,导致伤亡扩大;3、安全培训缺位,现场监管缺失,没有安全交底;事故原因分析第18页/共49页19 三、一氧化碳三、一氧化碳l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难溶于水l 可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12.574.2%l 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l 有机物可分解产生一氧化碳 一
12、氧化碳属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进入体内后主要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 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以致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从而组织细胞得不 到足够的氧气。四、甲烷(沼气)四、甲烷(沼气)l 甲烷,CH4。在标准状态下是一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l 可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5.315.0%l 甲烷是天燃气的最主要成分。l 一些有机物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产生的沼气其实就是甲烷。第二节第二节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有限空间有毒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第19页/共49页20事故经过情况 2007年8月6日上午9时许,肥城市新世纪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罗全朝、张攀 2 名工人在对肥城阿斯德化工
13、有限公司煤气车间5#造气炉进行修补作业时,由于煤气炉四周炉壁内积存的煤气(一氧化碳)释出,导致2人一氧化碳中毒,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第20页/共49页21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施工队在未办理任何安全作业手续、未通知设备所在车间的情况下,安排施工人员进入5#造气炉底部耐火段进行修补作业,作业过程中,由于煤气炉四周炉壁渗透的一氧化碳释放,导致2人中毒,1人死亡,1人受伤。间接原因:企业未与外来施工队伍签定安全协议,对外来施工队伍管理不严。第21页/共49页22事故经过概况 某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检修,合成反应器喷管损坏,需要进入容器内进行维修。某月某日8时许,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
14、个入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入孔加水进行冲洗,17时许,进行通风,17:15许,安全处有关人员采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因可燃气体测定不合格,因而每隔15分钟再测定一次,直至19:45测定合格,随后签发“进罐作业许可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00许,2 名架子工进入合成反应器搭建脚手架(未戴个人防护呼吸器),2名操作工及1名临时工在容器外监护,大约13分钟左右,容器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9名检修工在情况紧急下未佩戴防护呼吸器进入容器抢救,也先后中毒,其中7人勉强爬出,公司经理和成品工段负责人闻风赶到,戴上隔离面具将容器内4人救出,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1名架子工和1名临时工抢救无
15、效死亡,其余2人经抢救后脱险。第22页/共49页23事故原因分析 此事故教训是深刻的。造成事故的原因:一是设备没有进行有效隔绝。该反应器共有16条管线与之连通,物料分别有一氧化碳、甲醇、甲酸等,操作人员只是关闭阀门而未加盲板,由于阀门不严,致使一氧化碳进入反应器;二是置换处理措施不当。该反应器未进行彻底置换,未打开所有人孔进行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仅用水冲洗,这只能将甲醇、甲酸等溶解洗掉,而不能将一氧化碳洗去;三是分析方法不全面。进入有限空间的容器作业应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分析、氧含量分析、可燃气体分析,但仅进行氧含量和可燃气体分析并合格,未分析有害气体浓度,动火标准不能作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
16、唯一标准;四是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在签发“进罐作业许可证”时,已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救护人员不戴防护器具就进入容器救人,导致事态的扩大,监护人员监护不力等均属违章行为。第23页/共49页24事故经过概况 2000年7月28日,福州山水科技园内建筑工 地1名施工人员在孔桩下面收水样,突然倒下,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赶往救援,3名施工人员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相继下去救人,但不幸也中毒昏倒。工地上其他 人员急忙报警,附近的武警战士赶来,戴着非供氧式防毒面具在其他人监护下进行救人,但是很快也发生昏迷。最后由消防特警中队的武警战士,戴着供氧式防毒面 具,穿着防化服,才将孔桩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限 空间 作业 培训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