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发生规律及预报.pptx





《植物病害发生规律及预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害发生规律及预报.ppt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群体水平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科。是植物病理学的分支学科。植物病害流行学(botanicalepidemiology)第1页/共75页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第一节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植物病害流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环境寄主病原物 人为因素l定性描述病害群体性质l通过定量观测建立关于群体动态的数学模型。第2页/共75页一、发病程度的计量指标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第3页/共75页(1)发病率: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它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或一定寄主单位上出现的数量。发病率是指发病田块、植株和器官等发病的普遍程度,一般用百
2、分比表示。第4页/共75页(2)严重度: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发病器官在单位面积上发病情况。严重度表示田块植株和器官的发病严重程度。l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第5页/共75页(3)病情指数:病情指数表示总的病情,由普遍率和严重度计算而得。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第6页/共75页二、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二、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依据菌量积累所需时间的长短和度量病害流行时间尺度的不同,将病害流行划分为两大类型: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第7页/共75页(一)积年流行病害(一)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单
3、循环病害)l 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菌量增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菌量增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第8页/共75页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播种后,粘附在种子表面或粪肥、土壤中的病菌孢子发芽并侵入小麦幼芽,由叶鞘侵入并达生长点。以后病菌以菌丝的形态在植株体内随小麦的生长而生长,最后到达穗部侵入开始分化的幼穗,破坏穗部的正常发育。至抽穗时,在子房内的菌丝又形成黑色的厚垣孢子,充满整
4、个麦粒。第9页/共75页(二)单年流行病害(二)单年流行病害(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l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在病害循环中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第10页/共75页马铃薯晚疫病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天,在一个生长季内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7亩)地块内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10天后在中心病株的四周约1000面积内
5、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为迅速。但是,由于各年气象条件或其它条件的变化,不同年份流行程度波动很大,相邻的两年流行程度无相关性,第一年大流行,第二年可能发病轻微。第11页/共75页防治策略比较单循环与多循环病害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防治单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清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的逐年积累。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第12页/共75页单年流行病与积年流行病比较单年流行病与积年流行病比较比较项目单年流行病积年流行病侵染循
6、环多循环单循环再侵染多次无病原物繁殖率高低发病部位局部叶斑病系统病害传播方式气传、雨传种传、土传自然传播距离远近环境敏感性强弱传播体寿命短长病原物越冬率低高典型病害黄瓜霜霉病小麦腥黑穗病防治对策降低流行速度(r)消灭初始菌源(X0)第13页/共75页三、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病原物对寄主的侵染活动和病害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的。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按照研究的时间规模不同,流行的时间动态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和逐年流行动态。第14页/共75页植物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
7、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为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progresscurv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率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第15页/共75页病害季节流行曲线病害季节流行曲线不同的多循环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类型的季节流行曲线:第16页/共75页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A.S型曲线S型曲线: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发病高峰。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
8、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寄主群体不再增长。第17页/共75页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 B.单峰曲线单峰曲线(马鞍型):甜菜褐斑病、白菜白斑病等在植物生长前中期发病且达到高峰,后期因寄主抗性增强或气候条件变为不利,导致病情不再发展,但寄主群体仍继续生长,故病情高峰从高峰处下降。第18页/共75页 D.多峰曲线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多峰曲线:稻瘟病、玉米大斑病等在作物的一个季节中,病害由于环境变化或寄主阶段抗病性变化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峰。C.双峰曲线第19页/共75页病害流行过程的阶段划分(S S型)0 20 40 60 80 100 始发期 盛发期 衰退期
9、0.51.0病情指数日期0.05衰退期逻辑斯蒂期指数增长期菌量积累和流行的关键时期第20页/共75页指数增长期是菌量和流行的关键时期,它为整个流行过程奠定了菌量基础。病害预测、药剂防治和流行规律的分析研究都应该以指数增长期为重点。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是用于描述病害流行过程中,病害数量增长的主要数学模型。第21页/共75页四、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亦即病害的传播过程,反映了病害数量在空间中的发展规律。病害的时间动态和空间动态是相互依存、平行推进的。没有病害的增殖,就不可能实现病害的传播;没有有效的传播也难以实现病害数量的继续增长,也就没有病害的流行。第22页/共75页1
10、、病害的传播特点病害的传播特点主要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气传病害的自然传播距离相对较大,其变化主要受气流和风的影响。土传病害自然传播距离较小,主要受田间耕作、灌溉等农事活动以及线虫等生物介体活动的影响。虫传病害的传播距离和效能主要取决于传病昆虫介体的种群数量、活动能力以及病原物与介体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第23页/共75页2、病害传播是病原物有效传播的结果病害传播是病原物有效传播的结果,但病原物的有效传播受到一系列非生物学和生物学因子的影响。如:气流传播包括孢子由产孢器官向大气中释放,随气流飞散和着落在植物体表等三个过程。孢子的气流传播规律几乎与空中非生物微粒的气流传播一样,受其形状、大
11、小、比重、表面特性和气流运动等物理学因素的影响。但孢子经过传播以后能否萌发和侵染,引起植物发病还受到一系列生物学因素的制约,包括孢子的数量、密度、抗逆性和致病性,寄主植物的数量、分布和感病性,以及对孢子萌发、侵入和扩展有显著作用的环境因子等。只有导致侵染和发病的孢子,才最终实现了病害的传播。第24页/共75页3、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差异很大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差异很大,可区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传播流行学中常用一次传播距离和一代传播距离的概念。一次传播距离:病原菌孢子从释放到侵入植物体这段时间内所引起的病害传播,以日为时间单位,表述为一日之内实现的病害传播距离。一代传播距离:病害一个潜伏期内多次传播
12、所实现的传播距离。第25页/共75页近程传播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中程传播传播距离为几百米至几公里。远程传播传播距离达到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第26页/共75页病原孢子在大气中的远程传播第27页/共75页五、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五、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一)病害流行的要素(一)病害流行的要素大量强致病力的病原物大面积集中栽培的感病寄主植物有利于病原物发生和繁殖的环境条件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寄主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诸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流行的强度和广度。第28页/共75页(二)病害流行因素的分析(二)病害流行因素的分析1寄主植物的感病性虽然人类已能通过抗病
13、育种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因不加选择而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存在感病的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n感病的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广泛存在的。第29页/共75页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第30页/共75页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
14、病害大流行。在种植寄主植物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抗病性丧失,导致病害重新流行。第31页/共75页4病原物数量巨大有些病原物能够大量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有的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侵染菌源数量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素。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传毒介体的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素。第32页/共75页5有利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有利于流行的条件应能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且出现在病原物繁殖和侵染的关键时期。n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流行。第33页/共75页气象因素能
15、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露)和日照最为重要。n土壤因素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等,往往只影响病害在局部地区的流行。气象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所采用的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在不同情况下对病害发生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具体分析。栽培管理措施还可以通过改变上述各项流行因素而影响病害流行。第34页/共75页(三)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三)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对某种病害来说,在诸多流行因素中,往往有一种对某种病害来说,在诸多流行因素中,往往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起主要作用,这些因素就称为该病害或少数几种起
16、主要作用,这些因素就称为该病害流行的主流行的主导因素导因素。l病害的大流行往往与某些流行因素的剧烈变化有关。l在寄主植物与病原菌双方发病条件具备时,适宜的气象条件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l地区之间和年份之间主要流行因素和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变动造成了病害流行的地区差异和年际波动。常发区(流行的最适宜区)易发区(流行的次适宜区)偶发区(流行的不适宜区)地区之间根据流行程度和流行频率差异分为:第35页/共75页 流流行行主主导导因因素素的的时时空空条条件件性性很很强强,“主主导导”是是相相对对的的概概念念,同同一一种种病病害害,处处在在不不同同的的时时间和地点,其流行主导因素可能全然不同。间和地点,
17、其流行主导因素可能全然不同。从从长长远远的的观观点点来来看看,种种植植制制度度的的变变更更、品品种种的的更更换换、病病原原物物致致病病性性的的变变化化以以及及抗抗药药性性的的产生产生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就就一一个个生生长长季季节节而而言言,环环境境条条件件是是否否满满足足往往是促成当年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往往是促成当年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第36页/共75页 灰灰霉霉病病过过去去是是一一种种次次要要病病害害,近近年年来来由由于于保保护护地地蔬蔬菜菜大大面面积积的的种种植植,灰灰霉霉病病迅迅速速上上升为十几种蔬菜的主要病害。升为十几种蔬菜的主要病害。大大量量化化学学
18、农农药药的的使使用用,使使得得灰灰霉霉菌菌产产生生了了抗抗药药性性,所所以以灰灰霉霉病病已已经经成成为为当当前前菜菜农农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临的主要问题。第37页/共75页 玉玉米米大大斑斑病病于于18991899年年首首次次在在东东北北发发现现,19631963年年以以前前很很少少大大面面积积流流行行,19661966年年以以后后连连续续在在东东北北和和华华北北大大流流行行,分分析析原原因因主主要要是是品品种种抗抗病性的变化病性的变化。原原来来,在在19631963年年以以前前我我国国种种植植的的玉玉米米多多为为农农家家品品种种,抗抗性性基基因因比比较较丰丰富富,后后来来大大规规模模地地开开展
19、展杂杂交交育育种种,大大面面积积推推广广了了一一些些对对大大斑斑病病高高度度感感染染的的杂杂交交种种(如如维维尔尔165165),遇遇到到7 7、8 8月月降雨较多降雨较多的年份,该病很快大面积发生。的年份,该病很快大面积发生。第38页/共75页 小小麦麦赤赤霉霉病病流流行行的的主主导导因因素素是是气气象象因因素素,更更确确切切地地说说是是小小麦麦扬扬花花期期的的湿湿度度和和降降雨雨次次数数,因因为为其其它它因因素素如如温温度度、菌菌源源条条件件比比较较容容易易满满足足,品品种抗病性虽有差异但缺乏免疫品种。种抗病性虽有差异但缺乏免疫品种。第39页/共75页第二节植物病害的预测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
20、,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n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第40页/共75页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作防治决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范围。预报(测)量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状况的指标,例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等。预报(测)因子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行因子第41页/共75页一、预测的种类一、预测的种类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1、流行程度预测(prediction of emergencesize)2、发 生 期 预 测(prediction of emergen
21、ceperiod)3、损失预测(predictionofloss)第42页/共75页按预测时限的不同可分为:1、超长期预测(predictionoftendency)2、长期预测(long-rangeprediction)3、中期预测(medium-rangeprediction)4、短期预测(short-rangeprediction)第43页/共75页1 1、流行程度预测、流行程度预测最常见的预测种类。最常见的预测种类。预预测测结结果果可可用用具具体体的的发发病病数数量量(发发病病率率、严严重重度度、病病性性指指数数等等)作作定定量量的的表表达达,也也可可用用流流行行级别级别作作定性的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病害 发生 规律 预报

限制150内